喝普洱茶的好处和坏处 我的普洱茶是真的



系列专题:普洱茶加盟

    2005年的一天,郑炳基的茶叶店里突然来了两位西装革履的客人,闷不吭声地在店里上上下下打量了一圈,操着一口浓浓的港台腔说:“买茶叶,15吨!”听完这一声吆喝,所有的店员都停下了自己手中的活。

  “15吨在当时来说,等同于公司一个月的销售额。”销售部经理解释道。

  听说来了个大主顾,老板郑炳基赶忙迎了出来:“我问他们要多少,他们说要十五吨、几十吨都可以,至于价格就按我们的出厂价,而且还不用包装,马上开车拉走。”

  员工们一听喜上眉梢,不还价,不用包装,几十吨的包装费就能省下不少钱,没想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让他们给碰上了。一边赶忙将大主顾迎接到茶艺室,泡上最好的茶叶,一边所有的员工都高高兴兴地去仓库搬货。正搬得起劲时,老板郑炳基突然传出话来,叫他们别搬了。

  老板的决定让所有的员工一头雾水。“他们买的是七级的散茶,我觉得这里边肯定有问题。”郑炳基如实地道出了他的疑惑。

  原来,普洱茶一般分为十二等级,从特级茶到十二级茶,茶叶的级别越低,品质也越差。一般的顾客品茶,只选择五级以上的茶叶,很少有人选择低品质的茶叶。现在有人却要购买这么多吨的七级茶,这不得不引起郑炳基的怀疑。

  接下来的对话,更让郑炳基认定了这两个客商心怀鬼胎,“我问他们准备怎么做,他们说只买我们的散茶,不要我们的招牌,也不要我们加工。我当时就反应过来,他们要拿去做假。因为七级做假比别的级别容易,先压成饼,压完以后重新再加工,加工后实际上有点腐烂,但是很成形成条,比较好蒙人。”

 喝普洱茶的好处和坏处 我的普洱茶是真的
  郑炳基凭着七级茶叶,不包装两点断定对方想造假。如果时光倒回到几年前,郑炳基不敢这么肯定,当年为了摸清造假的门道,他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开车上山手哆嗦

  2004年10月,香港长泰集团董事长郑炳基在昆明度假时,无意中听朋友提起云南普洱茶厂正在改制的消息。从未做过茶叶生意的郑炳基联想起正在席卷香港、台湾市场的普洱茶热,马上驱车赶到了云南普洱县,当天就签下了收购协议书。13天后,在还没有看到茶叶基地样子的情况下,他断然以2100万的价格正式签订了收购合同,朋友们都觉得郑炳基的做法太过莽撞,可当他兴冲冲地邀请大家一块去参观茶叶基地时,朋友们不忍拂他的好意,还是全部前往。

  “一看,我傻眼了。大部分的茶园都已经撂荒,茶农跑了大半,虽叫集团公司,可工人只剩下19个,6个茶叶基地也相隔甚远,开车上山一路上我的手都哆嗦。”郑炳基边说边比划开车时双手发抖的动作。

  朋友徐老板这回也算是长了见识:“云南所有的穷困县我都去过,但是像这样的基地公路我还是头一次走,弯弯扭扭的,非常危险。”

  普洱乡的生活环境很差,晚上睡觉会听到虫子叫、猫叫、狗叫、鸡叫,然后整个环境与沿海地区的繁华发达有着天壤之别,“虽然跟我想像中的差别很大,但我的思路很清晰,我一直看好普洱茶这个行业,这个市场。”郑炳基信心十足地说。

  郑炳基之所以花这么大价钱去收购,其实不仅看中了普洱茶这个行业,还看重的是六个茶叶基地之一的版山是当年的皇家贡茶园,这里遍地都是古茶树,和古茶树一起交错生长的是恐龙时代的植物桫椤树,是现存最古老的植物标本。收购茶场后郑炳基还跟随当地的哈尼族人民一起去祭拜了茶王。

  虽然吃穿住用行和自己以前的生活都天差地别,可是郑炳基还是坚持了下来,招茶农,聘技术工人,修路,养猪,建沼气池,整理茶园,干得不亦乐乎。茶山大都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顶,山路危险,交通不便,很难买到新鲜的菜吃,郑炳基却懂得苦中作乐,给自己枯燥的生活找一些乐趣,“我们山里养了很多鸡,我体力好,有时候追着鸡满山跑,从这头冲到那头,但总是抓不着。别人看着都说挺滑稽的。”说到这些趣事,郑炳基“嘿嘿”直乐。

  光阴在郑炳基付出的辛勤汗水和收获的喜人成绩中飞速交替。一年后,郑炳基迫不及待地带着凝聚自己无数心血的普洱茶冲向了市场……

  假茶叶令好茶叶滞销

  郑炳基迫不及待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对自己的茶叶非常有信心:“我很看好我的产品,质量绝对有保证,因为茶秧基地是自己的,我去之前抱着很大的希望。”

  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茶叶,郑炳基意气风发地去了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可是跑了整整两天却发现根本没有人要他的货。

  “有人说我的茶叶太新,牌子都不认识。我承诺说质量有保证,而且价格便宜,人家还是不认同。我说要不寄给你卖吧,人家直接回绝我,别说寄给我卖,就是送给我我都不要。”偌大一个京城没有一个人要郑炳基的茶叶,不服输的郑炳基又带着他的茶叶去了深圳、广州、东莞,订货的人寥寥无几。

  面对这种状况,郑炳基心情很难受:“我觉得我们的茶叶质量、品质都那么好、价格又那么便宜,可为什么没有人要?”百思不得其解的郑炳基带着两个推销员,冒充买茶叶的顾客,敲开了一家又一家的普洱茶专卖店。悄悄地一打探,他发现市场到处都在炒作老茶饼,销售新茶的商家几乎没有。

  摸底的结果让郑炳基的心顿时凉了半截,自己接收企业才一年,哪里来的老茶去销售?带着一肚子的委屈,郑炳基找到了当地的一个茶叶专家,咨询出路。

  “专家告诉我,据官方统计,普洱茶的年产量大约在八万到十一万吨之间。但广东某些地方,普洱茶的年销售量竟然有二十多万吨,显然很多茶叶是造假的茶叶。”造假?茶叶也能造假?听完专家的分析,郑炳基的大脑一片空白。

  之后,郑炳基又查找了很多相关资料,对普洱茶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普洱茶有一个基本的特质,是一种大叶种茶,比一般的小叶种茶叶大,生产过程比较简单,所以很容易仿冒。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跟水泥钢筋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郑炳基怎么也没想到茶叶竟有这么大的学问,还有真假之分。为了证明这个事实,郑炳基又一次回到茶叶市场购买了很多普洱茶。

  就算是为了朋友,只卖真普洱茶

  带着精心淘来的贵重普洱茶,郑炳基拜访了各路专家,仔细琢磨后终于弄明白其中的门道:“那些市面上号称几十年的老茶,有一部分充其量只是一两年的老茶而已。因为内扉上并不会注明生产日期,只要换上一个破旧的包装,那些普通的茶饼,摇身一变就成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茶饼。”

  “普通的茶饼,如果是生饼,一块大概是十五元到二十元,如果是熟饼就是二十元左右,但通过造假,只要几个月或一年的时间,一饼茶就能变成几百、几千到几万元不等。”郑炳基用数字说明造假带来的暴利。

  这些还是小伎俩,随后得知的一些消息惊得郑炳基脊梁骨发麻:“我们通过种种关系,打听到所谓的老茶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把我们加工好的茶重新用高温蒸,蒸完以后,就丢到已经关闭的砖窑里让蚂蚁咬,咬到茶叶烂了,纸也烂了,再重新晒干,晒干以后就拿去骗顾客,说我们这个是老茶,你看存的时间长了,茶都已经有点腐烂了,纸也破了。”提起这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商贩,郑炳基恨得咬牙切齿:“还有人更缺德,用高锰酸钾水泡茶叶,用这种方法茶叶腐烂得更快,颜色也比较通透明亮。”

  听着那些让人恐怖的造假手段,再看着眼前这些霉味扑鼻的劣质老茶,郑炳基突然想起2005年的一天,一个朋友神秘兮兮地找到他,递给他一样东西。

  “我朋友小心翼翼地给我,好像宝贝一样,还让我小心点。”郑炳基一边回忆一边描述,“刚一打开霉味就扑鼻而来,整块茶饼都已经腐烂了,上面能看到虫子爬过的痕迹,还有虫子拉出来的大便。”

  朋友告诉他,这块茶饼是他花了两万高价好不容易求来的,茶饼上的那些排泄物,是茶虫拉的屎叫“茶软”,据说是最金贵的,想请郑炳基帮忙鉴定一下。

  “我觉得恶心,可能不懂的人觉得这是百年老茶,懂的人就知道这不是茶,是垃圾。我说我虽然刚进这个行业不久,但至少知道喝到肚子里的东西,发霉变质的肯定对身体有坏处。”郑炳基的回答并没有让朋友信服,仍旧小心翼翼地收起了自己的宝贝。

  朋友的痴迷、无知和被骗,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了郑炳基的脑海里。那些所谓的茶软说不定就是白蚁留下的,郑炳基越想越恶心,他发誓就算是为了朋友他也只卖真普洱茶。“心里很难受,觉得行业危机很大。”郑炳基叹息道。

  只要不赚昧心钱,鬼洞我都敢去撞

  为了让新茶尽快得到市场的认可,郑炳基灵机一动想到了开专卖店。结果生意一天比一天惨,顾客一听说没有陈年普洱茶,扭头就走。

  茶艺师形容当时的惨状:“一开始根本没人光顾,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那儿。”

  “第一年我定的是卖出80%,结果卖了50%;第二年还不如第一年,只卖了30%,导致昆明的仓库,普洱的仓库全部堆满了茶叶,生产车间连周转的地方都没有。”郑炳基坦言。

  “看着仓库里堆了那么多货心里很着急,再这样下去公司难以正常运转,工资也低,日子不好过啊。”茶艺师说完,皱了皱眉头。

  生意一直没有起色,现在突然有人上门而且还是笔大买卖,这对郑炳基来说,就像是雪中送炭。可是郑炳基却怀疑客商要造假,被他制止继续搬运的员工们忐忑不安地等待结果,没想到,郑秉基却转身把两个客商撵出了门外。

  “我说对不起,我的茶叶不卖给你们。”郑炳基的话音还没落,两个港客商顿时呆了,“对方立刻变了脸色,一直盯着我,不可理喻的样子。肯定认为我是个傻瓜,不会做生意。”

  销售部经理从销售角度出发,极力劝说郑炳基:“公司在刚起步的艰难期,如果能做成这个大单,肯定就能渡过难关了,大家都会很高兴的。”可即使说破了嘴,郑炳基仍坚持不卖:“只要是合法的而不是昧心钱,讲难听点,鬼洞我都敢去撞。但是我绝对不干缺德的事”。

  好的机会,再苦再难也要做下去

  送上门的生意就这样黄了。大家都不能理解郑炳基的做法,公司的高层先后离开,那些本来还留着最后一丝希望的销售员也纷纷辞职走了。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几天,郑炳基又接到几个代理商要求解除合约的电话。

  虽然做好了孤军奋战的准备,可是员工的离开、经销商的解约都让郑炳基觉得备受煎熬,“我连做梦都在想,茶园面积这么大,如果没人管,没技术指导,企业最后会怎么样?”

  销售迟迟跟不上,没有资金茶场就无法正常运转,无奈之下郑炳基只好找朋友借钱,“当我赚很多钱的时候,有很多朋友整天围着我转,可现在我最需要朋友帮忙的时候,有的人却避而远之,甚至给我下了结论说姓郑的,这是个大事业,你肯定搞不上去。”郑炳基深刻地理解了“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的古训:“他们的话刺痛了我的心,我一定要把它搞好。”

  员工辞职,经销商解约,生意一片惨淡,连朋友也都弃他而去。郁闷至极的郑炳基又一次走在古老的茶马古道上,看着眼前深深的马蹄印,遥想当年悠悠古道,匆匆形色,尘土飞扬,马蹄零落,从太阳升起之处,一直走到日落之乡,进贡的马帮用肉身丈量着大地,他们该是何等的艰难。郑炳基突然找到了勇气:“既然老天爷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再苦再难我也会把它做下去。”

  扭亏为盈,资产评估3个多亿

  日子就在郑炳基的坚持中一天天过去,生意也一如既往地冷清,仓库里的茶叶越堆越多。就在郑炳基陷入绝望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奇迹般地变化。

  2006年1月份,店里的生意突然变得出奇的好,专卖店里人满为患,没出几天,各地积压的货物竟然全部卖光。

  店长兴奋得手舞足蹈:“我感觉特别忙,有时候一下子来好几拨人,泡茶,配货、开单、送货,都快乱成一团了。”

  茶艺师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数着钱交去财务的时候心里特别高兴,想着店里有希望了,工资又要涨了,心情特好。”

  “这次春茶我们举行了一个代理商订货会,没想到八天时间就订出三千多万。”郑炳基笑呵呵地说。

  积压了许久的茶叶,怎么突然在一夜之间热销,郑炳基心中一阵纳闷。没过多久,郑炳基上网时突然看到了一则消息,他似乎悟出了点什么:“整个新闻媒体都在报道普洱茶,主要是报道普洱茶的功效,减肥、降脂、预防动脉硬化、预防冠心病等。”

  “现在真的很忙的。在普秀阁,早晨一开门就有客户找来了,然后一直忙到下班,还要经常加班。回去后胳膊都酸疼。有些客户专门从外地冲着去南普洱茶集团普秀阁这个牌子来的。”茶艺师说完,下意识地揉揉了胳膊。

  看到眼前慕名而来的顾客,郑炳基再次灵光一现,他要成立一个演出团:“做茶是离不开文化的,茶马古道曾经重回北京,影响力非常大,所以我觉得我一定要成立普秀阁演艺团,对我们以后打品牌、宣传茶文化是很有好处的。”

  演艺团成立后,排练了大量的祭茶舞、采茶歌等文艺节目,在茶叶店里表演,从此专卖店前天天顾客盈门。不仅如此,他的演艺团还登上广州“哥德堡号”的演出现场。现在郑炳基不但实现了扭亏为盈,资产评估3个多亿,还将把皇家普洱的产地版山开发成普洱观光园。

  普洱茶看似朴实无华,全然没有绿茶的俊秀,花茶的清香,惟有仔细品味,才能感受它的甘醇。种茶、采茶、制茶、卖茶,正是参透了普洱茶的真正的品质,才让郑炳基终于品尝到了事业的甘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0748.html

更多阅读

每天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 骑自行车对腰有好处吗

每天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简介骑自行车的运动是一项很好的锻炼方式,运动中可以让全身都参与。比如腰部、下肢、双臂等等,会让你的周身关节更加灵活、下肢更加有力度,周身肌肉更加紧致,促进脂肪的燃烧。坏处:臀部坐在自行车鞍座上时间

养狗的好处和坏处 十大禁养猛犬排行榜

狗狗现在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爱狗人士也越来越多,但是就在狗狗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们养狗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今天小编就根据身边的情况跟大家探讨一下,希望可以让有够没狗的人都知道养狗狗的利与弊。先来说说养狗有什么好处

办信用卡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信用卡哪个银行的好

办信用卡有哪些好处和坏处——简介随着现在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信用卡已经是很多人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它除了省去消费时候掏钱的麻烦,各大银行的信用卡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比如刷卡打折,刷卡抵现金等,此外,信用卡的消费还能换为

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 骑自行车能减肚子吗

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简介自行车是现在比较环保的一种出行方式,大多是人在去比较近的地方会选择骑自行车,虽然骑自行车会有很多好处,但是也要注意它带来的坏处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工具/原料自行车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

献血的好处和坏处 医生透露献血的坏处

献血的好处和坏处——简介献血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很多人不清楚献血是否有危害,其实献血是有两面性的,并不一定都是副作用,那么,献血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呢?请看详解。献血的好处和坏处——献血的好处和坏处献血的好处和坏处 1、献血可以

声明:《喝普洱茶的好处和坏处 我的普洱茶是真的》为网友最骄傲的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