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刘立新
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证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自1987年第一家证券公司成立以来,在证券业出现过不少名噪一时的大券商,但多半昙花一现,券商内甚至出现"三年怪圈"现象。但王东明和他所掌舵的中信证券打破了这一"诅咒",成为近年来证券业的无敌战车。 自2003年任董事长后,王东明将中信证券从一家二流券商打造成行业龙头,不断放大着业界的想像力,并创下中国证券市场一个又一个纪录:控股两家基金公司,到香港拓展空间,中国市值最大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在新股IPO承销量、中信系控制的证券市场成交份额等方面都已达到独霸天下的地步。目前,王东明同时任中信证券董事长、中信基金董事长、华夏基金董事长,此种情况在业内亦无人能敌。 王东明是如何将中信证券从一个中等规模券商带上王者宝座的? 力拔券商上市头筹 中信证券成立于1995年,在最初的证券市场上并非位于第一方阵,在经营上甚至可谓乏善可陈。有人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信证券一直专注于投行业务,甚少涉猎自营和委托理财业务。 2001年,中国股市处于漫漫熊市中,券商全行业处于崩溃边缘,委托理财、违规国债回购、挪用客户保证金等问题成了券商成长过程中不断暴露出的痼疾。 在券商全行业不振的情况下,中信证券却幸运地逃过此劫。正是因为专心于投行业务,甚少涉猎自营和委托理财业务,秉承并严格执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宗旨,中信证券躲过了让众多证券公司遭受灭顶之灾的"劫数"。在市场低迷、全行业深陷泥潭之际,中信证券在逆市中起航,逐渐站到了行业前排。1999年增资时,中信证券从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做了准备。在两年多的上市准备中,中信证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在观念更新、业务模式转换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 2003年中信证券选择上市,并成为国内第一家IPO上市的券商,而上市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当时的大环境下,各家券商都希望上市,这也源于国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发展、动态监管政策的实施,还有外资投行的进入,使得国内券商的上市迫在眉睫。而条件限制使得多数券商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IPO上市做强做大。 对于上市,王东明曾表示,中信证券成立以来,一直探索自己的发展路子。在7年时间里,公司经历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发展和大起伏,以中信证券目前的经营能力和资产质量,过几年"小康"日子可能不太难,但现在的证券市场与几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证券公司的收入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有的业务新生了,有的业务萎缩了;有的收入利润率提高了,有的则微薄了。这就要求证券公司要实现升华,提升档次,包括经营体制、技术水平、业务能力、法人治理结构等。达到这些目标的充分条件和有效途径之一,是上市。有人评价,中信证券的公开发行上市,开辟了证券业上市的新纪元,为自身未来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金融企业板块增添了一支生力军。由于其资产规模和市场份额都比较大,中信证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证券业的发展方向,是考察证券业的一个窗口。近年来,上市券商从仅有的中信证券一家扩大到海通证券、宏源证券、东北证券等,券商上市演绎得如火如荼。 坚持三大战略 业内公认,近几年中信证券投行业务突飞猛进,由第二梯队一跃而入顶尖行列。探究个中原因,是战略制定对了。 多年之后",有所为有所不为"成了业内外对中信证券的共同评价,这在当时的券商中颇为难得。为在"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证券行业"突围",在其从弱到强的过程中,中信证券顺势建立了大项目、大网络和大平台的发展战略。 早在1999~2000年,中信证券就制定了大项目战略。过去10年,中信证券的经营战略是坚持以融资为主的卖方业务不动摇;坚持以稳健的风格管理自有资金和客户资产,严格控制买方业务的风险。大项目战略硕果累累,中信证券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业务逐渐占据了市场制高点。 中信证券相关人士介绍,在争取大项目过程中,非常注重投行人员对业务机会的判断。在选择项目时,首先要进行论证,找出未来比较有价值的行业,再细分到子行业,最后具体到公司。从1999年确定"融资业务坚持高端路线"的大项目战略之后,中信证券一直在完善和坚持中。 几年的坚持终于得到了成绩。2003年,长江电力公开发行上市,中信证券股票融资额排名市场第一,大项目战略初见成效;2004年,武钢股份增发,进一步巩固了大项目战略的优势;2005年,中信参与股改项目总市值份额28%,而且主要是未来可能的"大项目",2006年储备的大型投行项目有中铝、中行、国航、广深等。大项目战略可谓全面开花结果。 中信证券人士表示,大投行项目所以成功一是靠长期的坚持,同时也靠公司上下一心的努力,当员工有困难的时候,可以直接救助于中信集团的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王东明在人才管理方面坚持根据战绩吃饭,而不是有稳定收入的金饭碗机制。2007年牛市中,在众券商不断提高薪水的情况下,中信证券则保持着一贯的低工资、高奖金的激励政策。居安思危,王东明深知市场一定是周期性的,在牛市中积累优势,才可能在熊市中不受市场过大干扰。近年来,中信作为主承销商或联合主承销商参与了中国银行、中国国航、保利房产、江山化工、工商银行5单IPO项目,还担任中国人寿、广深铁路、平安保险、中国铝业、中信银行等的A股主承销发行。大项目战略,一直为中信所倡导并依然在推进。 随着竞争的加剧,中信证券也正在试图打造全面的业务架构。据了解,最近一年,中信证券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部、房地产金融部、企业发展融资部,与麦格理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也早已进入实质运行阶段。公司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在产业基金、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专项受益凭证、衍生产品、融资融券业务等方面,积极设计产品,开展准备工作,力图突破买方业务的瓶颈,增加非通道业务收入。 2002年,中信证券启动大网络战略,在一次内部办公会上,王东明明确指出,"国有企业若不主动进取,等待别人来救你,那基本就没大戏了,中信要趁着市场低迷,进行扩张。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经验看,本土证券公司构建销售网络是应对外资竞争的主要手段。我们相信,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也必将走过与此大致相同的道路"。 目前,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信万通和金通证券的营业网点数量总和已经达到了200多家,成为国内拥有营业网点最多的证券公司。 自有资金的运用效率需要提高、资产管理业绩和规模有待提升,权证、股权投资、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更多地与买方业务的投资能力相关,一时间都成为中信证券必须直面的现实压力。 2006年,中信启动大平台战略:收购华夏基金、新设若干条与买方业务相关的业务线,加强打造基金管理、资产管理、集合理财、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风险管理、衍生产品、金融期货、商人银行等业务,力图突破买方业务的瓶颈,实现公司盈利的均衡增长,从而将融资业务的优势和销售网络的优势,与资金优势相结合。 反周期收购 回顾2001年,证券市场步入长达5年多的漫漫"熊"途,靠天吃饭的证券行业苦不堪言,而此时的王东明则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反周期收购。 所谓的反周期收购,是指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吸纳股权,在市场高企的时候扩张股权。在股市转牛、公司股价和市值都连创新高时,中信证券又开始连续融资。 之后一段时间内,中信证券开始了令业界咋舌的收购行动。2004年底,中信证券控股万通证券;2004年9月,中信证券收购广发证券失利,但王东明步步为营的收购行动并没有终止。 2005年8月,中信证券联手建银投资重组华夏证券,成立了中信建投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出资16.2亿元持有新公司60%的股权;2006年,中信证券通过收购金通证券而形成的全资子公司中信金通证券正式成立。 王东明借助一系列的收购行动,使中信证券一举确立了其行业龙头地位,营业部数量从当初的45家增加到165家,总资产从2003年底的118.1亿元增加到2007年底的1897亿元。 其间,中信证券也不忘在市场高企时扩张股权。2006年,公司成功完成定向增发5亿股A股,筹资46.40亿元,净资产突破100亿元,成为国内资本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2007年8月,又二次增发3.34亿股,募集资金总量约为250亿元,增发价格为每股74.91元,在当时创下了增发价及融资额两项纪录。 2007年9月12日,中信证券的反周期收购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峰,经过四轮收购最终实现了对华夏基金100%的控股。华夏基金在合并前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1800亿元,管理着16只证券投资基金、1只亚洲债券基金及多个全国社保基金委托组合和企业年金委托组合,并获得国内首批QDII业务资格,合并后的新华夏基金由王东明担任董事长,掌控资产规模超2000亿新华夏基金。 正是通过对反周期理论的反复运用,采取"低买"和"高卖"的策略,中信证券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末,中信证券的总资产为1896.54亿元,公司净资产达到540.23亿元,中信证券自2003年上市以来,市值成倍增长,由2003年末的193.81亿元增长到2007年末的2959.51亿元,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券商和全球第四大券商。作为反收购大师,王东明在次贷危机中看到商机,伺机将反周期收购如法炮制在海外金融机构上,加大海外业务的拓展力度。但事实情况却一波三折,在国际化方面,中信证券发展的并非一帆坦途。 国际化步伐不停 中信证券的行业龙头地位,并没有让王东明满足,带领中信证券成为国内领头羊后,王东明将目光投到了全球。他曾表示,目前最大的压力是尽快实现国际化,否则中信永远不能在国际资本市场排上号。 缩小与国际大投行的差距,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化项目的运作,被视为国际化的第一步。在中信集团内部,2002年已成立中信资本,开展香港乃至国际投资银行业务,但业务开展缓慢。2004年,中信提出成立中信证券(香港)公司的计划,但是进展也并不顺。 国际化战略首先遭遇的就是政策障碍。在不断的努力和游说下,监管层最终放行。2005年下半年,中 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通过增资,中信证券以累计3亿港元收购上述中信资本旗下3家子公司,同时向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发行7750万股,占发行后股本的20%。 中信在香港的业务开始展开。中国银行在香港发行H股项目中,中信证券(香港)公司就担任副主承销商。根据中信的计划,近期中信证券香港公司主要集中于H股以及A+H的发行,对于一些国际化发行的客户也将配合国际投行提供全球性服务,同时获取国际化发行的经验。这被认为是效仿中金和中银国际的发展模式。 有业内人士表示,现阶段,中信证券除应该抓住时机,积极引进优秀的华尔街人才外,把设于香港的中信证券国际运营好,是最好的选择。2008年6月初,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已完成对中信证券国际的全资收购和部分增资。 目前,中信国际拥有雇员约250人,旗下拥有中信证券融资(香港)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经纪(香港)有限公司和中信证券期货(香港)有限公司3家全资子公司。2006年,中信证券国际承担了中国银行、工商银行H股发行的副主承销商。2007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国际担任中信银行H股发行的联席保荐人兼联席牵头经办人。2008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国际担任中国铁建H股发行的联席保荐人兼联席牵头经办人,进一步积累了海外大项目的经验。 2007年,次贷危机使得欧美金融机构市值普遍严重缩水,中信证券正看好了这个机会,意图继续运用反周期策略,并把握人民币升值的大好时机,加大海外业务拓展的力度。 2007年10月下旬,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的交易逐渐浮出水面。但到了2008年3月,贝尔斯登遭遇挤兑风波,在美国监管当局安排下,被摩根大通全面收购。 事实上,正是一系列复杂的审批流程,客观上避免了中信证券身陷贝尔斯登"陷阱"。中信证券可以说非常幸运。但相比于过去1个月才频频出手华尔街的日本金融机构,对于金融形势和风险的判断上,中信证券还存在一定差距。2008年8月9日,中信证券公布的2008年半年报如此写道: "受总体政策环境和国际市场动荡等因素限制,国际市场开拓难度较大。公司目前的国际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 即使遭遇挫折,国际化依然是中信未来剑指的方向。也是在上述半年报中披露,公司下一步要尽快做大做强中信证券国际,充分利用这一海外业务平台,将公司主要业务延伸到海外,力争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衍生产品、并购等业务方面有新突破。 有众多企业栽在国际化上。经过贝尔斯登后,中信证券国际化会更加谨慎和稳健,相信在适当时机,王东明依旧不会放弃这个做大中信证券的未完成的一步,即便风险处处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