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一 我们这个民族喜欢寅吃卯粮,比如破坏环境搞发展就是典型的一例。由此看来,我们中学生的午餐差是病状,而不是病根。

现在国内的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很多都在学校用午餐。这顿午餐事关孩子的健康。但有些学校的午餐的质量奇差,不仅质量差,而且卫生差。这方面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 日本中、小学都有自己的食堂,有专门的厨师,如果学校太小就几家合用一个食堂,反正孩子的伙食不能外包,不会请送餐公司。后勤外包(也叫“后勤社会化”)曾经被吹的神乎其神。也不是不好。孩子的事不能外包。美国中、小学的午餐是外包的。但西餐比较简单,三明治加牛奶和水果,比起中餐来要卫生的多,营养成分也在中餐之上。很多人喜欢吃中餐,甚至将中餐上升到民族感情的高度,但很多地方中餐的卫生却搞不好。 日本中、小学的午餐制也是从欧洲引进的。19世纪末,日本对外开放,参照欧洲的模式,全面改革日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1889年,日本一家私立学校率先向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免费午饭。饭食很简单,两个饭团、一片咸鱼和少许酸黄瓜。 日本经济不好的时候,由政府为在校孩子提供免费午餐。“二战”之后日本是战败国,被美军占领,广岛、长崎两城被夷为原子弹平地,全国许多地方也是一片废墟。即便是这种情况下,日本上下共同努力,为中、小学学生提供一顿能够吃饱的午餐。当时的食谱也比较简单:一碗牛奶(美国奶粉冲制)、面包卷和鲸鱼肉。奶粉和面粉都由美军提供,而鲸鱼肉当时不算美味,而是比较便宜的食物。 现在日本学校的午餐除了卫生之外,营养也很不错。有水果大酱汤(汤里是油炸豆腐和海带)、烤鸡配蔬菜、一盒牛奶,再加一碗米饭。政府规定,学校午餐必须提供孩子每日所需要的33%的热量,50%的钙和40%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那么这样的午餐得花多少钱?又由谁来支付这笔钱?在日本,午餐原料的平均成本是每份1.93英镑或260日元,由学生父母支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摊做饭、燃料和炊具等其他相关费用。 中国的学校餐全是由学生父母出钱,政府并不管,至少法律上政府没有出钱的义务。但是钱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很多城里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也是吃这些脏、乱、差的饭菜。许多家长生活得不错,出有车,食有鱼,但是这些开洋车吃大餐的父母,却不能保证孩子能够吃上健康卫生的食品。 我们的社会并不缺钱,餐饮业也是无比发达。我们的难处是,资源不能有效地用于我们的下一代的教育和身体健康上。这说明我们的民族出了问题,也可以说这是个体与群体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群体并不反映出个体的意愿,甚至不反映群体中大多数个体的意愿。作为个体我们大多是好人,放在群体中就不是我们自己了?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个体消失了,完全消失在群体之中,成了“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父母不好吗?也不能完全责怪父母。不能善待孩子,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难逃其咎,群体的过错,也是每一个人的过错。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智慧的民族。对于这点,我们自己没有任何怀疑,国际友人也捧场。但是我们这个民族喜欢寅吃卯粮,比如破坏环境搞发展就是典型的一例。由此看来,我们中学生的午餐差是病状,而不是病根。 许多人生活的不错,出有车,食有鱼,但是他们的孩子在学校却可能吃不上健康卫生的食品。在这方面应该向日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