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正在以华尔街式的机智诠释崭新的商业角色
作者:《环球企业家》周玲玲
美国证券公司Altrushare颇像那种拥有隐秘身份的“卧底”。它以证券买卖的日常业务混迹于那些以趋利为己任的公司之中,但与后者不同,它的多数股权被两家慈善组织牢牢控制,双方各占三分之一。 这不禁令人迷惑:在追逐财富的商业世界和非营利的慈善机构之间,Altrushare究竟归属何处? 答案或许是,Altrushare拥有双重本性。其实,类似的公司在当今美国已有数百个,它们混搭了营利和非营利的传统定义,以全新角色站在商业潮流的前哨。 不错,近年来,全球知名富豪慈善之举的频率和程度提升至一个新高度。但事实上,这些行为之所以被津津乐道正是因为它们与创富的终极目的背道而驰。在古老智慧中,限制个人对财富的追逐被列为重要的社会准则,它极易导致不可控制的贪婪。 最新的发展趋势却将这一智慧彻底颠覆。出于对品牌影响力的持续营建,营利性企业越来越多地开辟长期的社会责任项目,同时,在这个微利时代,单纯的募捐善款额度有限,非营利机构高涨的预算难以为继。因此,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对“华尔街方式”如饥似渴。 最近,高盛公司宣布将为SeaChange捐赠一笔总额为4千万美元的资助。SeaChange的创始人之一、前高盛公司合伙人查理斯·T·哈里斯(CharlesT.HarrisⅢ)有着非凡的志向:创办一个覆盖全球的以富人或家族基金会为基础的捐助网络,以便利用现有基金资源为创办期的非营利组织提供成长资本。 事实上,以投资方式维持资金周转的做法在基金会运作历史上屡见不鲜。美铝基金会主席梅格·麦当劳(MegMcDonald)对《环球企业家》表示,该基金会曾将资金投入股市以获回报。现在,以李嘉诚为代表的中国基金会也在如此效法。不过,最新潮流却显示出资本运作方式对慈善业更深层次的渗透,后者不仅需要维持现有规模,更需要发展壮大。 这个意义上,融资成为非营利组织面临的一大难题。非营利咨询公司Bridgespan的一项研究表明,1970年以来成立的20多万家非营利组织之中,截至2003年,只有144家的收入达到或超过了5千万美元,持续发展的前景堪忧。 大多数慈善事业的融资只发生在启动时期,而且,那些能有效管理资金的慈善组织在融资时也困难重重。成功融资机制的缺席让高盛公司从中嗅到了机遇。该公司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经理马克(MarkR.Tercek)认为:“如果能用专业知识帮助非营利组织发展,那就意味着我们的资金与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如今,SeaChange的理念已被美国教育(TeachForAmerica)实践。美国教育的主要工作是招募大学生到公立学校教书,在SeaChange的帮助下,美国教育从十几个捐赠者那里募集了6千万美元。 在社会财富大量聚集之后,各个阶层的利益平衡需要非营利组织来协调,这意味着,这类机构的成长理应被理解为一个合理的融资目标。毕竟,机构的规模是发挥更大作用的前提。 不过,非营利组织所追求的公共利益却不易量化。通常,融资回报需要十几年实现,这与数年甚至两个季度便收到成效的资本市场情形迥异。SeaChange注意到,非营利组织的绩效难以评估限制了它们的发展。为此,它在众多投资工具中选择了类似于私募的融资方式,即邀请一些捐赠者来为组织出资。通过这种方式筹资到的资金没有过多使用限制,当然也就更为有效。事实上,不仅是融资方面,常规公司和非营利组织间的相互交叉愈加深入。非营利组织将更为大胆地进入一些非传统行业,或采用创新性的投资策略。总之,“华尔街式”的运营使得营利与非营利的界限日趋模糊。 这样一来,人们对公司的既定概念很可能遭到解构:何谓营利组织?取决于如何将市场机制的活力与成果更为公平提供给所有人,而并非财富的单向度累积。而对于中国刚起步的非公募基金业来说,这种观念的嬗变颇具极大的启蒙意义。自新的基金政策出台后,截至去年年底,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已达349个,但数量的激增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成长。面对逃税嫌疑的指责,中国的非公募基金急需以成熟的商业运作思路证明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