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就职上任的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5月4日伊拉克国际会议结束后,于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的国际会议中心,接受了本刊记者严明的专访.杨洁篪外长谈到了他与各国领导人及国际外交界人士的交往与情谊,谈到了他上任外交部长之后的个人感受与决心,谈到了他及外交部的工作职能与任务,也谈到了他对前任外长李肇星及对外交部同事的印象与评价。 这是杨洁篪履新中国外长之职后首次以较长时间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 一天参加了12场外交活动 《凤凰周刊》:这次我们跟随您两天的时间,看到除了伊朗问题会议本身内容外,您也大量地与各国外长、领导人接触,这是否也是这次会议之外的一个主要收获? 杨洁篪:是的,我认为当前外交的一个特点是,多边外交变得越来越重要。我本人很喜欢多边外交,过去在我的外交生涯里面,我也曾经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出席过多次大型国际会议,我认为国际会议是高效率的外交工作场所。 在这次会议期间,我会见了伊拉克马利基总理,还会见了10多个国家的外长,有些外长在走廊里见面,简单的进行交谈,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昨天,我从上午8时40分一直到晚上10时,一共参加了12场活动,我觉得这是一种高效的外交。 《凤凰周刊》:在会见一开始,很多外国贵宾都首先祝贺您担任中国外长这一新职务,而且这也是您首次作为中国外长出国访问,那您自己对担任中国外长有什么个人感受? 杨洁篪:我觉得担任这个职务是国家和人民对我的信任,现在中国的外交正在蓬勃发展,这是在中央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所得到的一个大好局面。但是当前的国际形势还在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和老的挑战。因此,在这个时候出任外长,我感到自己的任务是很重的,但是我的信心是很足的,我的干劲是很大的。 我要坚定地执行国家的外交政策,同我在外交部的同事们一起,努力开拓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中国现在变得越来越繁荣、富强,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为中国营造更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尽我们的力量。很多的老朋友和新朋友向我表示祝贺,我非常感谢他们的一番好意,我也期待着今后和他们一起工作,除了会见以外,可以常打打电话、通信,我觉得外长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我们同各国、各国际组织关系顺利发展。 我要做好外交参谋 《凤凰周刊》:在您履新外长之职后,国内、国际媒体都广泛关注并且发表评论,比如说杨部长和李部长风格不一样,但是异曲同工,李部长刚中有柔,杨部长柔中有刚等等。您如何看待这些评论? 杨洁篪:我非常尊重我的前任李肇星部长,我认为他是一位很杰出的部长。在外交部,我也有幸几次担任他的直接下属。所以我非常感谢他对我工作、各方面的指导,我要向他学习,当然每个人的性格不可能一样,我想我要汲取各位前任的长处,使得自己在外交工作中能够把事情办的更好一点,能为世界多一分和平、多一分合作、多一分发展,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凤凰周刊》:外交部经常对外解释:我们不是外交的决策单位,而是执行单位。您对此怎么理解? 杨洁篪:当然,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中国政府制定的,外交部是一个执行机构,但是,外交部也有责任和义务,提出各方面政策的建议,所以今后我要更多开动脑筋,更多博采众长,更多地倾听同事们的意见,以便做好中央的外交的参谋。
![杨洁篪:坚定执行国家外交政策](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411512584070.jpeg)
《凤凰周刊》:法国大选期间有些总统候选人谈到关于中国的外交问题,称由于达尔富尔问题应该抵制北京奥运会,也有候选人支持北京奥运会,表示想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对于这些表态,您有何想法? 杨洁篪:我想2008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事,得到了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和欢迎,我想这个事情不应该被政治化。我们同法国有着非常友好的双边关系,我们高度重视今后同法国关系的发展,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互利友好合作。 法国大选令人瞩目,不管法国哪个党执政、法国哪位政治家担任政府领导人,我们都愿意同其建立和发展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来推进中法关系。我想这符合中法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愿望。来源:《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