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进步日新月异,那当年的社会主义兄弟罗马尼亚呢?
作者:林桦
2007年是欧盟成立五十年大庆,欧盟各国人民和政府都在庆祝这一节日。本人是上个世纪末就海归的老留法学生,但由于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欧洲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对欧洲始终保持着高度关注。 从2007年1月1日起,已经有二十五个成员的欧盟大家庭,又增加了两个新成员国:位于东南欧的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这使得欧盟拥有了插向黑海和亚洲大陆的直接通道。 今年初,在北京国贸CBD东三环的马路边上,忽然矗立起了一幅巨大的广告牌,上面以罗马尼亚美丽的风景为背景,号召中国人去那里考察、旅游。每每走过,不免令人眼睛一亮,令我们这代人浮想联翩。哦,罗马尼亚,一个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离我们“很近”、而最近几年似乎越来越淡出我们视线的国家,如今俨然已是欧盟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正在以新的姿态向我们走来。 当年冷战时期,罗马尼亚曾经“游刃有余”地游走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几方面都不得罪。在我们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中,《多瑙河之波》、《沸腾的生活》、《斯特凡大公》、《波隆贝斯库》等罗马尼亚的电影中那些今天看来是非常普通、甚至可能会被认为是“保守”的男男女女亲昵的镜头,曾经引起我们这代人多少幻想和冲动! 遥想“文革”期间和后期,文化和娱乐生活都十分贫瘠,外国电影是许多人惟一的消遣和寄托。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只有新闻简报”。惟有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最有人情味、最有“看头”。另外,体操皇后科马内奇的神勇和前总统齐奥塞斯库的“神秘死亡”都曾经是国人热衷议论的话题。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进步可是日新月异,那罗马尼亚呢? 就在我每天都对上班必经之路上的罗马尼亚广告牌胡思乱想的时候,公司总部来通知,集中全球的各地负责人到罗马尼亚开会。真是无巧不成书!我自恃有欧盟国家的长期签证和其它发达国家的签证和入境记录,以为去已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的罗马尼亚不需要签证。 幸好,派人到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馆打听了一下,签证官模棱两可的回答更让我觉得应该认真对待。罗马尼亚签证除了要提供一般国家签证所需要的文件、证明之外,还要提供境外保险、酒店和机票订单。另外,还需要我预备去的几个地方的内务部都提供意见等等。更糟糕的是,大使馆的签证官还不肯告诉具体的取证日期……看来,加入欧盟之后,罗马尼亚人的服务意识和态度并未跟上。 布加勒斯特机场的入境检查官仔细地翻看着我的护照,带着浓重的口音、面无表情地问:“Whereareyoufrom?”我旅途劳累、入境心切,竟然听成了“Welcome!”,高兴地随口回答“Thankyou!”后,便径直往里面走。没想到,这位老兄将我不客气地拦住,又问了一遍“你从哪儿来?”以及“来这里有何公干”之类的废话,我方才听懂了,他原来并没有准备“欢迎”本人。我有些不耐烦了,回答:“我不是有签证吗?”入境官竟然也不客气了,“请你到旁边等一下。”我想这下坏了,心里想起网上看到的东欧国家的边防和海关明目张胆索要小费的文章。总算在一番折腾之后,才让我“顺利”过关。 入境时的不愉快很快被罗马尼亚首都的良辰美景冲得一干二净。布加勒斯特绿树成荫、鲜花环绕,蓝色多瑙河的支流——登博维察河宛如青翠的玉带,将市区分为两半,并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几分灵气和动感。除了绿草、鲜花之外,布加勒斯特还有许多宽阔的林荫大道,古老的教堂、修道院和新古典式的优雅建筑,令人赏心悦目。 作为巴尔干地区惟一拥有“拉丁”血统的民族,罗马尼亚人深受法国文化和传统的影响,许多人会说法语、并想往法国的生活。许多罗马尼亚艺术家也在巴黎成名。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古老建筑和市政规划都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优雅的法兰西风情,不仅有仿巴黎的“凯旋门”,还有戴高乐将军的巨大雕塑,矗立在市中心通往机场的路上。布加勒斯特市曾经享有“小巴黎”美称,国民议会大厦正对面的林荫道喷泉涌动,被冠之以“香榭丽舍大街”的美称。由于这些文化上的相近和相通之处,法国企业和产品都在罗马尼亚占有很大的市场。 然而,导游米哈依尔的介绍,却使我从眼前酷似巴黎的浪漫和精致中陡然醒悟,被拉回到这个国家“残酷”的现实中。五十多岁的米哈依尔是一个电脑工程师,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他对罗马尼亚和欧洲历史的见解十分独特,是我原来从来没有听到过的,“颠覆”了许多我原来从国内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固有的看法。而他对来自中国的游客对罗马尼亚抱有如此兴趣,也感到十分惊讶。对我来说,更有意义的却是与他关于景点导游之外的交流。米哈依尔对目前国家的局势表示严重的不满,并对往昔充满了怀念。 我们来到1989年底,齐奥塞斯库政权倒台之前,忠于他的治安部队和群众激烈交火的“革命广场”时,米哈依尔的神情陡然变得严肃和沉重起来。他指着周围墙壁上机枪扫射留下的弹眼,不无懊恼地说:“当年,我就在广场上,亲眼目睹了推翻前政权的过程。那时,年轻的我热血沸腾,以为革命就要成功了,梦想就要实现了。”但是,近二十年过去了,原来在国营企业里担任电脑工程师、丰衣足食的米哈依尔,并没有盼来他曾经准备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而是面临失业和企业倒闭的危险,以及治安恶化、贫富悬殊、社会保险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维持生计,米哈依尔不得不出来做兼职导游。即将到退休年龄的他,恐怕很快连导游也做不动了(按人口计算,罗马尼亚是欧盟第七大国,但经济总量仅占欧盟的0.8%左右,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5.5%,2004年GDP达731.6亿美元,排名世界第49位)。 我听了米哈依尔的话,顿生同情之心,又无从安慰,便信口说:“今年罗马尼亚加入欧盟,应该会给贵国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吧。”不想,这更引起了米哈依尔的一肚子无名火:“这只会给那些跨国公司带来机会,并给那些贪官污吏贱卖公共财产带来借口,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无一好处。”当时,恰逢罗马尼亚议会正在弹劾“民选”出来的总统伯塞斯库,政局急剧动荡,民心思变,却又十分渺茫。米哈依尔对这类“西方民主”造成的国家政局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表示强烈的不满,将之同西方国家强加于伊拉克式的“民主闹剧”相提并论。 夜里,慕名前往著名罗马雅典音乐堂,倾听罗马尼亚著名的埃奈斯库乐团演奏奥地利作曲家斯特劳斯和马勒的作品。不想操棒指挥的竟是中国旅欧指挥家王进!世界真是越来越小了! 罗马尼亚地处欧亚大陆相交的巴尔干半岛,历史上就饱受来自各大列强的入侵和影响,也早已适应了在各大列强之间玩弄平衡的“危险游戏”。哦,罗马尼亚,愿你一路走好! (作者曾在法国、日本工作,目前为某跨国公司北京高级管理人,著有《丑陋的欧洲人》、《刹那樱花——一个中国白领的日本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