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岭
二十三年前,本刊社长周岭以红学家及央视版《红楼梦》编剧的身份参与遴选演员并给邓婕、陈晓旭、欧阳奋强、张莉等全体演职员讲课;同时应邀给北影版《红楼梦》的全体演职员讲课。此次重拍《红楼梦》,周岭社长被礼聘为顾问,并出任“红楼梦中人”海选全国总决赛评委。今年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初七,北京卫视播出了周岭社长主讲的“七品红楼”。为飨读者,本刊独家敦请周岭社长将“七品红楼”中的部分内容重新结撰,在本刊“格调人生”栏目连载。
《红楼梦》开宗明义:"朝代年纪、地舆邦国皆失落无考",故意模糊时间地域的界限。但作者在叙述过程中,还是会流露出一些时代的痕迹。譬如对荷包的描写,就非常明显地透出了清代的风习。
在清代,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荷包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荷包有两大功能,第一是实用功能,第二是礼品功能。《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提到贾元春端午节颁赏,即有上等宫扇、红麝香珠、荷包等物品。不单端午,几乎所有的年节、所有的礼仪活动中都有荷包的影子。 为什么在清代荷包的使用如此普遍?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荷包的来历。带荷包源于满族先民遗风,满语称作"法都"。满族早在关外的时候,是一个马上民族,男子平时狩猎,战时出征。在马上行军赶路,要解决吃的问题,最方便的做法就是随身携带。用什么带呢?荷包就派上用场了。所以荷包最早是用来带在身上装干粮的。那时满族人在马上有两种东西必不可少,一个是荷包,一个是腰带。这个腰带不是真正束腰的腰带,而是为了以防万一:行进间勒马的缰绳断了,立刻从腰间扯出替换,不会耽误行程。 后来荷包的功能扩展了。承平时期不用打仗,骑马只是偶尔为之,多数时间不在马上,荷包就开始有了多种用途。 首先是装散碎银两或金银锞子。金银锞子一般重量在一两以下,有梅花式、海棠式、笔锭如意式、八宝联春式等等。《红楼梦》中刘姥姥离开贾府的时候,鸳鸯给她整理要带回去的东西,特地从荷包里掏出两个"笔锭如意"的金锞子给她瞧,还开玩笑说:"荷包拿去,这个留下给我罢!"刘姥姥忙客气道:"姑娘只管留下罢。"鸳鸯一笑,忙给她装上,说:"哄你顽呢!我有好些呢。留着年下给小孩子们罢。" 再说说第二个用途。《红楼梦》里多次提到各种熏香,宝姐姐身上是冷香丸的味儿,林妹妹身上也有一股奇香,却不是那些香饼子、香袋子的香。林妹妹说,我不带什么香,我也没有什么"罗汉"、"真人"给的香,"想必是柜子里头的香气,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除了衣服要熏香,家里面的摆设、挂件也要熏香。除此之外,还要随身带着香料。随身带的香料一般做成香饼,装在荷包里。所以贾宝玉有一次到处找香找不着,茗烟提醒他,二爷荷包里不是有香吗?果然找出了两块沉香速香。那时候需要熏香、上香的事情很多,所以随身带香就成为人们的一个习惯了。 荷包的第三个用途就是用来装零食。《红楼梦》中贾宝玉所佩戴的荷包中就装着"香雪润津丹"。"浪荡子情遗九龙"一回中,贾琏见尤二姐拿着一个荷包,就说:"妹妹有槟榔,赏我一口吃。"尤二姐说:"槟榔倒有,就只是我的槟榔从来不给人吃。"贾琏欲近身来拿,尤二姐怕人看见不雅,连忙把整个荷包都撂了过来。贾琏接过荷包,拣了半块尤二姐吃剩下的搁在嘴里吃了,然后又把剩下的都揣了起来,狎亵之态跃然纸上。尤二姐的这个荷包是用来装槟榔的,所以又叫槟榔荷包。 荷包的第四个用途就是装各种随手要用的日常用品,比如扳指、眼镜、小梳子等等。扳指是什么东西呢?说它像戒指吧,好像哪个手指头都戴不牢,有人就说是不是束发箍,其实扳指是用来保护拇指的。在清代戴扳指很普遍,尤其是满人。满人马上得天下,骑射少不了,每天拉弓如果不套一个东西,皮早被磨破了。拉弓时食指中指用来固定箭的尾部,扣弓弦主要是靠拇指的力量。用拇指扣弓弦一定要垫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用品——扳指。后来扳指逐渐演化成为装饰物。其实历史上很多生活用品最后都礼品化或者收藏品化了,比如鼻烟壶、扇子等等。像扳指这么小的东西如果不戴在手上的话,很有可能就丢了,所以要装起来。经常放在荷包里的,还有眼镜、梳子等物品。那个时候眼镜使用不是太普遍,但据书中所写,贾母是用过眼镜的。比如说尤二姐来了她戴上眼镜,命鸳鸯、琥珀"把那孩子拉过来,我瞧瞧肉皮儿"。元宵夜,贾母命摆"戏酒",在榻头的茶几上就摆着一个眼镜匣子。贾母"歪在榻上,与众人说笑一回,又自取眼镜向戏台上照一回"。有人研究这个眼镜的用途,说贾母这么大年纪用的肯定是老花镜,可是她怎么会戴着老花镜去看戏呢?其实这是不了解当时"戏酒"的一些情况。当时家里面摆的"戏酒"不用搭一个很远的舞台,而是有戏有酒,一边吃喝,一边看戏,甚至唱戏的就在眼前作场。所以贾母拿眼镜照一回戏台是很正常的。再说说荷包里装的梳子。这个梳子很特别,不是梳头发用的,而是梳胡子的,梳完就随手放在荷包里了。所以荷包是个很实用的东西,必不可少。 除了实用,荷包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礼品功能。上对下赏赐东西,下对上进贡、呈送东西,都会用到荷包。各地督抚每年都要进贡给宫里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荷包。逢年过节皇上也要例行赏赐给臣下荷包,以示眷宠。据《啸亭续录》记载:乾嘉时期"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荷包在送礼的时候是很有讲究的,什么样的场合送什么样的礼。比如,荷包有各式各样的形状,有的形似葫芦,称为"葫芦荷包";有的形似心形,称为"鸡心荷包"。鸡心代表了人心,所以送一个鸡心荷包就意味深长了。《红楼梦》里没有提到谁送过谁鸡心荷包,但在当时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这样的事情。aihuau.com 做荷包是当时每个闺中女子都要掌握的技能,前面我们说了,它有实用功能所以要做,有礼品功能所以要做。除此以外,它还有信物功能,这就更要做了。纵观清代文学作品,几乎在每个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故事背后,都少不了荷包的影子。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秘不示人的荷包,比如《红楼梦》中傻大姐捡到的那个"绣春囊",其实也是个荷包,只是上面绣的图案是不堪寓目的"春宫图"而已。 了解了荷包的功能,再来了解一下荷包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我们知道,荷包最早是用来装食物的,因供马上行军使用,所以一定要做得结实。最早的荷包一般是用布或者皮子做的。说到这儿,不妨提一提乾隆皇帝的嫡福晋。乾隆皇帝弘历有个比他小一岁的嫡福晋。在弘历十六岁那年,十五岁的嫡福晋嫁给了他,后来成了皇后。这个皇后是出了名的俭省,俭省到从来不用珠宝翠钻等贵重饰品,日常头上戴的花是通草做的假花。对照《红楼梦》里的王熙凤,"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何等的奢华!而那位皇后从不用这些东西,就连荷包也是自己亲手所做。然而,这只是表面上的俭朴,实际上是另一种奢华:荷包系用鹿羔皮手制而成。不是生下来以后的小鹿羔,而是把母鹿杀了,从肚子里取出小鹿胎羔,然后把它的皮剥下来做成荷包。 清代日常用的荷包多为缎面,颜色分红、蓝、黑、绿四种,没有黄色。为什么没有黄色?因为黄色是皇上的专用色。雍正时平定青海叛乱有功的大将年羹尧,后来获罪的罪名中,就有擅用鹅黄色荷包等"僭越"罪状。所以,荷包不能用黄色。 荷包的织绣工艺十分复杂,有平金、缂丝、打子、弹墨、戳纱、堆绣、刺绣、透绣等各种各样的制法。那个时代的女孩子从小要学女红,"德言工容"中的"工"就是女红。女红主要指织绣、裁剪、缝纫等手工活儿,其中就有做荷包的内容。 《红楼梦》里的女孩儿都喜欢做荷包,只有一个人总是"剪"荷包,她就是林黛玉。"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贾宝玉大展才华,博得贾政喜欢。众小厮向宝玉讨赏,将宝玉身上所佩之物尽行解去。黛玉生气地说:"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完赌气回房剪烂了正在做的香囊。直到宝玉从里面所穿红袄襟上取出荷包,她才自悔莽撞。香囊和荷包名字虽然不同,实际上是一回事,只是里面放的东西不一样。囊内充香料以辟邪秽者为香囊,囊空以纳器物者为荷包。 荷包是怎样一个携带法呢?清代男装袖子窄小,所以东西要放在荷包里。一般荷包多挂于腰间。至于前举宝玉的那个荷包是挂在衣襟揣在怀里的,只是一个特例。那时候腰间挂件,称"七件头"、"九件头"。即或挂七件,或挂九件,少有挂双数者。后来这个规矩渐渐松驰,一、两件也行,七、八件亦可。荷包束口多用丝绳,松紧开合,随手取纳,既实用又美观。 清代都门竹枝词:"金线荷包窄带悬,戳纱扇络最鲜妍,烟筒毛去湘妃竹,眼镜镶来玳瑁边。" 如今,荷包已成为寥落的昨日话题,鲜有人提起了。然而荷包确曾装着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王朝,显赫过,辉煌过;荷包亦曾孕育了一个怀金悼玉的美丽故事,至今仍然显赫着,辉煌着。荷包的时代随着曹雪芹远去了,荷包的记忆却随着《红楼梦》永驻在世世代代读者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