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鹏程
道士和尚诵经修行外,尚费许多心思来创品牌、推产品、抓业绩……比古代名僧高道辛苦得多
四川青城山的道士们,会酿一种以弥猴桃为原料的酒。乳白色,故名“洞天乳酒”。爬山逛道观的朋友,常要饮它一盅,配上用山上白果炖的土鸡,令人齿颊留香,在这清幽绝尘的山上,越发流连不忍遽去了。
我读过黄裳的游记《逝去的足迹》,知道早在1956年他游青城山时,就住在山上跟道士们喝酒,吃腊肉、白果炖鸡,可见那原是山上惯用的饮食。道士们与和尚不同,汉地僧人以茹素为常,道士之斋戒却不一定忌荤腥。《天隐子斋戒》说:“食也有斋戒者,斋乃洁净之务,戒乃节约之称。百味未成熟者不食、五味太多勿食、腐败闭气之物勿食,此皆宜戒也。”道教戒律,大要不过如此,故饮酒食肉,可以无碍。但现今老腊肉、白果炖鸡和洞天乳酒,被唤做“青城三绝”,除了道观,各家店铺也纷纷以此为招徕,情况却与曩时不同。从前,不过是就地取材,随意搭配着用餐的日常饮食;现在则是用来开拓财源的商品,成为道观经济之一环。 这只是大陆目前千千万万宫观寺院中的一个例子,类似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像茶,最早种茶来卖的,是湖南衡山,佛道教共同在广济寺附近开荒,辟了百亩茶场,后来还在南岳玄都观成立了一个佛道生产合作社,道士们就是社员。现在各名山之宫观寺庙,种果、植蔬、栽茶者,已不可胜数了。 古代宫庙经济,主要是靠政府赏赐的土地和民众之捐献。如唐高祖敕建亳州老君庙,赐户就有二十余。到清末,北京白云观,也就是丘处机埋葬之地,占地仍达5800亩,规模可见一斑。这么多田地,道士们都租给了佃户去耕稼,因此光是地租就足敷日常之需了,何况还有香火和经忏、斋醮之收入,以及百姓额外之捐献,财力雄厚,自然不在话下。可是民国以后,屡经战事,加上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宫庙没被砸被毁,殆已万幸,岂复能再保有其田地?就是剩下来的那一点地,也无佃户再来为他们耕种,想靠农牧产品来维持宫观之开销,就只能自己去耕作或经营。所以像青城山道协,办了道家酒厂、茶厂;武当山办了制药厂;江苏茅山道院办了泥塑场这样,都是时势所迫,不得不然。有些地方还有制香厂,或生产宗教用品呢! 但寺院若在城市中,并无山林,这种模式就不适用了,只能设法发展寺观商业。所谓寺观商业,就是把宫观寺院本身当成一处商场来经营。除了卖香烛、法事用品,流通经书、贩卖工艺品、开设素食餐厅、小卖部、茶社等等,还可以祈福、还愿、避煞、安太岁等诸名目,批发或零售各宗教事务。例如点“平安灯”,一个多少钱之类。南京栖霞寺就出售新年钟声。钟声怎么出售呢?据说新年撞钟是吉祥的,可以保平安、增智慧、迎富贵什么的,总之,和尚们告诉你说敲钟非常好,要你一定得来敲,不敲你就会后悔。然后,每一响钟声零售,666至1008元不等,总共可撞百零八下。 ???近年某些传统庙会甚至有复苏之迹象,如每年春节期间,白云观的庙会就是。要热闹到正月十九以后,因为这一天是丘处机生日,称为燕九会。据说丘道长会化身为士绅、游人、乞丐,重回观中。有幸相逢者,便能消灾解厄,逢凶化吉。北京之庙会如此,上海城隍庙也不遑多让。 语云:穷算命,富烧香。人困顿时就老想卜问前程;发达了,就谢谢神佛保佑,并请他保佑我继续发达下去。大陆人现在越来越富,宫观寺庙的香火自然也就越来越旺。而寺庙本身又处此商品化大潮流中,传统的寺院宫观经济,迅速转型。不但自办农商工厂,更逐渐将自身商品化,其情况大抵如是。其间当然也有清浊之分。有些宫庙仍不失清逸之气,虽贩酒卖茶,仍是超世斋心的好道场;有些则恶俗难名,坐在山门口的胖弥勒,跟商家放在柜台上招财进宝的招财猫,没啥不同,都腆着个肚皮,呵呵笑,瞧着来人的钱包。 ???我从前老想着年岁稍大些以后,就要蓄起胡子,挽个髻,戴上道冠,背一柄剑,做道士装束,三山五岳恣其游历。现在看看,出家或许会比在家更忙,更要烦心钱榖之事,所以还是算了吧。偶尔上山去喝茶、饮酒、吃白果炖鸡就好啦! 龚鹏程:学者,原台湾佛光大学校长。近年以讲座教授身份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