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第一章救街(3)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内需拉动全指导:政府的“粮”》
这部法案也称作《1933年银行法》。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时,大萧条正处于底谷阶段,1500万工人失业,实际GNP比1929年的高峰水平降低了将近30%,投资总额几乎为零。公众回想起20年代金融业的繁荣景象,深信那就是最初的罪魁。银行家和金融家们在20年代令人既畏惧又敬仰,在30年代则成为恐惧和诋毁的目标。政界人士更是助长了民众的敌意。在就职讲演中,罗斯福总统攻击"钱商们"的"冷酷"、"轻率"和"自私",同时为自己呼求前所未有的权力,和"一支情愿为了共同利益而牺牲的忠诚且训练有素的队伍"。 这部法案反映了当时的普遍看法,认为摩根大通这类金融巨擘(既有吸收储蓄的零售银行也有华尔街经纪行)的存在为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崩溃创造了条件,庞大的金融巨头对当时整个金融体系构成了风险。 如今风水轮流转了。投行和商行分久必合? 1999年,在史无前例的经济繁荣中,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Gramm-Leach-Bliley Act)获得通过,允许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合并,宣告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废除,从而摧毁了横亘在商行与投行二者之间的这道墙。这部法律是在花旗公司(Citicorp)和Travelers Group宣布合并后推出的。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由此诞生。 从那以后,投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越来越多的银行业公司都渴望成为涵盖全面业务的"金融超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最近的行动表明,上述界限实质上已经消失,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完全破碎。
极力主张撤销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银行业限制的议员利奇(James Leach)说,如果没有对该法案的改革,就不会有摩根大通来拯救贝尔斯登,也不会有美国银行救援美林。 但更多人指出,今天危机迅速蔓延,根源就在于1999年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从那以后,商业银行能够从事全能银行的业务。目前,美国金融企业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份额从20年前的5%上升至40%,金融衍生品市场,后来也允许商业银行介入,因而投行领域的高风险渗透入商业银行。正是1999年后,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的界限被打破, 缺乏风险交叉感染的防火墙,才使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一路难以探底。 今天危机前的态势和1929年完全吻合! Auburn大学教授巴特说,换牌后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现在都在拼命吸储,让自己成为强大的商业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急于做大的潮流,这有点让人担心。 但在今天的危难时刻,对破碎的格拉斯,很多人怀有侥幸的感激。 看来,破碎的格拉斯,既是危机酿成过程的推手,又是危机颠峰时刻的帮手。 存废皆有因。 华尔街是什么? 过去20多年主导华尔街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投行模式已经出现彻底变化。 有人揶揄说,华尔街已不能再称之为"华尔街"了,应该叫银行街。
更多阅读
华为的成功之道 第14节:第一章 挑战者的成功之道(11)
系列专题:《挑战者的成功之道:不对称创新》 连载14:第一章 挑战者的成功之道(十一) 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 通过创造不对称局势,挑战者可以避开和强大对手的正面竞争,在领先者的阴影下获得生存发展的宝
17款挑战者300 27.5 第8节:第一章 挑战者的成功之道(5)
系列专题:《挑战者的成功之道:不对称创新》 连载7:第一章 挑战者的成功之道(四) 创造不对称局势,以弱胜强的秘密 很多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挑战者一开始能够在有众多强敌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就是其采取的策略自觉不自觉地创造出了各
王健林的成功之道 第7节:第一章 挑战者的成功之道(4)
系列专题:《挑战者的成功之道:不对称创新》 连载6:第一章 挑战者的成功之道(三) 你也许会感到奇怪,挑战者在砍倒对手这棵大树、削弱对手的时候,为什么对手会没有反应呢?大公司人才济济,他们真的有那么愚蠢吗?大公司有时候是会犯愚蠢可
第17节:第一章救街(17)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内需拉动全指导:政府的“粮”》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北京时间10月4日凌晨1时,许经过美国众议院的投票表决,涉及7000多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以263票支持171反对获得通过。 此前的10月2日,参议院已经表决通过,精英构
第16节:第一章救街(16)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内需拉动全指导:政府的“粮”》 问题资产保险:财政部长应建立相关计划,为美国政府购买的金融机构问题资产提供保险。财政部需要为该保险计划建立基于风险水平的保费,并应足以覆盖可能出现的索赔。 向存款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