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三个博士姐妹的家庭教育:玩学习》
我相信,这种语音记忆能力,还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这种重要能力的训练,大多数家长可能都忽视了,我以为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对他唱歌、哼歌,再大一点,就教他唱歌,我个人猜想,语音训练的最佳时期是在0岁~6岁,错过了这个时期,仍可以进行训练,但效果就会差多了。? 图形符号记忆能力与照相机 一部分人,对图形符号的记忆,有点像照相机一样,他个人头脑中,好像装有一架特别的“照相机”,对于需要记忆的图形符号,他能像“照相”一样照下来。当然这是一个不太准确的比喻。我发现,对于要记忆的英语单词,的确可以先对其“拍摄”,将“底片”存人脑子,然后再进行“认读”。我用这个办法来记英语单词,效率比传统的方法要高好几倍。我的三个女儿都是用这个方法记英语单词,我觉得,这是她们在攻硕、攻博前考托福、考GRE时,突击记忆大量单词时的“核武器”。? 我个人在快速记忆方面,没有进行过此类训练,也没有这方面的神功。我纯粹是猜想:所有的记忆高手和“过目不忘”的人的“秘密武器”,就是这。? 说到底,阅读就是一个信息输入过程,而记忆就是一个信息处理和存储过程,一个人的知识的多少,就取决于后一过程的信息量的存储。不然,一个人年年月月、月月年年的苦读苦学,就变成了反反复复的读、反反复复的记、反反复复的忘,反反复复地做无用功的无效劳动,大量地读,只能是大量地忘,就像猴儿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看来很辛苦,但劳而无功。? 我最头痛的事 说起读书,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背课文。读小学时,上语文课最怕老师点自己背课文。那时候,没有一个老师向我们传授什么背书的方法,后来才知道,我的老师的老师也没有向我的老师传授过什么背书的方法。老师指导我们那些小学生的惟一方法就是多读。? 多读,是几百年上千年来,读书人的最传统、最正规的背书方法。但是,这个传统方法,效率不怎么高。特别是在背俄语单词时,我尤其感到这一点。背俄语单词时,经常是记了后头忘了前头,今天记了明天忘,明天记了后天忘,常常是在反反复复做无用功。? 提到学外语,实在令我伤心。我在小学、初中没学过外语,家中没人懂外语,好像我的中小学老师中也没一个懂外语的,真正连英语、俄语是怎么回事,都不清楚,只是听一些老人说外国字尽是些钩钩圈圈。非常遗憾的是,上初中时,学校上了几节汉语拼音,当我完全没弄懂“拼读”是怎么回事时,汉语拼音课就结束了。高一时,开始接触俄语,真不知道怎么才能学好,心中非常焦急。有一次,老师点我读俄语单词,我真正是一个都不会,因为我不懂怎么个拼法。老师点了名,不会也只得开口。现在还记得,那天是杨老师点我读俄语单词,我的读法非常差劲,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使得平日不苟言笑的杨老师止不住笑了。我自幼性格内向,自尊心也怪强,这次闹的个笑话,对我的心灵打击真可谓不小。此后,我一直不好意思开口读,早自习时,只是在心里默默地读给自己听。不懂拼法,不会读,记单词自然就非常困难了,花的时间,简直难以想像。高中俄语,对我来说,真如同过关。? 依我看,现在一些中学生,在英语上遇到的困难,要比我当年遇到的困难小一些,但也还是不小。可能共同的问题是,背单词的效率不高。? 我们那时候上大学,一般的情况是,高中学的是俄语,大学就学俄语,高中学的是英语,大学就学英语。武汉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有些特殊,当时身为武汉大学副校长的微生物学教授高尚荫说,微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大学一律学英语。? 高尚荫教授的这一句话,使我这个外语先天不足的人又遇到新的难关。搞得不好,那个大学文凭还不能到手,那样,就丢脸了。那时,我们生物系6963班,30人,其中只有河南的刘爱福(当时的班长,现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的汤鉴平少数几个人是高中学英语的,其余人高中都是学俄语的。刘爱福等几个高中学英语的人编人英语快班,我则在慢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