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万科而言,在这个特别年头里发生的诸多特殊事件,也许注定是值得思考和铭记的——
□文/本刊记者 鲁渝华 2008年10月9日,一位在万科工作了9年的钟姓员工,用向自己泼汽油在公司内自焚的方式,强烈地表达了对万科裁员离职补偿金过低的不满。次日,这一石破天惊的新闻登上了各大网站的头条,万科再度成为了人们议论纷纷的焦点。 一个月前,万科同样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的。2008年9月,万科在杭州、南京、上海等地遭遇了一场史上最强的“退房风暴”,一些退房不成的业主甚至用送花圈、念悼词的方式诅咒“万科丧失的商业诚信”。影响恶劣,耸人听闻。 在此之前的20年间,万科一直是国内房地产业的“标杆”、资本疯狂追逐的对象,并以其良好的品质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正面形象出现的。其董事长王石,思想深邃、高瞻远瞩,以及爬山出海式的特立独行方式,而被企业界公认为“国内企业家不可超越的顶峰”。 所有的一切正面形象似乎在2008年都轰然坍塌,除了员工自焚、“退房门”外,这个一向追求完美、相当长一段时间被人认为是无懈可击的企业还遭遇了年初的“拐点门”、年中的“捐款门”等负面事件。事件层出不穷、接二连三,社会迷惑不解,公众疑窦丛生:万科怎么了?为什么是万科?! “拐点门” 大风首先起于“拐点门”。 2007年12月13日,“中国(珠三角)最具投资价值房地产评价暨颁奖活动”在广州举行,作为地产行业举足轻重的人物,王石也被邀请参加。 没人记得在当时闹哄哄的环境中各与会者是如何发言的,总之第二天,一家媒体惊天性地曝出,“地产界的‘教父’王石亲口承认,房地产业的拐点来了!” 四天过后,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和珠三角地区房价下跌等因素的影响,地产股集体暴跌。联想到王石几天前“及时而爆炸性”的言论,惶恐不安并蒙受巨大损失的地产老板们开始认为,是王石的“拐点论”在无形之中唱衰了整个行业。 未久,中国著名房地产营销策划专家王志纲站出来大声驳斥:“王石的‘拐点论’是有商业图谋的!”王志纲“揭发”道,万科集团业绩表现不错,但王石仍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散布楼市“拐点论”,唯一的解释就是,王石这次高调宣传“拐点”,最有可能的是,万科想利用“拐点”造成的楼市低迷,迫使中小房企老板恐慌,从而“并购很多的小老板”。 这一看似合理的推断很快得到了一些地产界人士的赞同。很快,有开发商站出来要讨个说法,要当面对质,问王石“居心何在?”、“同为圈内人,‘老大’万科不设身处地维护行业的利益,反倒在多事之秋散布消极言论,居心叵测。” 议论甚嚣尘上,2008年1月21日,王石不得不在博客上发文,称“拐点论并不是万科突然抛出的观点。”他同时强调,拐点论的出发点也并非“向政府表态,避免更严厉的政策出台”。 王石还还原了当时的场景。有记者问:“10月以来,以广州为代表的一些楼市普遍遇冷,广州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量下降严重,作为开发商代表之一的你,是否认同楼市出现拐点的说法?”“你问的问题和我们大会的主题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出于礼貌,我依然会回答你这个问题——是的。”王石事后还承认,当时他回答这个记者的问题时就感到“不爽”。
对万科而言,在这个特别年头里发生的诸多特殊事件,也许注定是值得思考和铭记的——
□文/本刊记者 鲁渝华 2008年10月9日,一位在万科工作了9年的钟姓员工,用向自己泼汽油在公司内自焚的方式,强烈地表达了对万科裁员离职补偿金过低的不满。次日,这一石破天惊的新闻登上了各大网站的头条,万科再度成为了人们议论纷纷的焦点。 一个月前,万科同样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的。2008年9月,万科在杭州、南京、上海等地遭遇了一场史上最强的“退房风暴”,一些退房不成的业主甚至用送花圈、念悼词的方式诅咒“万科丧失的商业诚信”。影响恶劣,耸人听闻。 在此之前的20年间,万科一直是国内房地产业的“标杆”、资本疯狂追逐的对象,并以其良好的品质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正面形象出现的。其董事长王石,思想深邃、高瞻远瞩,以及爬山出海式的特立独行方式,而被企业界公认为“国内企业家不可超越的顶峰”。 所有的一切正面形象似乎在2008年都轰然坍塌,除了员工自焚、“退房门”外,这个一向追求完美、相当长一段时间被人认为是无懈可击的企业还遭遇了年初的“拐点门”、年中的“捐款门”等负面事件。事件层出不穷、接二连三,社会迷惑不解,公众疑窦丛生:万科怎么了?为什么是万科?! “拐点门” 大风首先起于“拐点门”。 2007年12月13日,“中国(珠三角)最具投资价值房地产评价暨颁奖活动”在广州举行,作为地产行业举足轻重的人物,王石也被邀请参加。 没人记得在当时闹哄哄的环境中各与会者是如何发言的,总之第二天,一家媒体惊天性地曝出,“地产界的‘教父’王石亲口承认,房地产业的拐点来了!” 四天过后,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和珠三角地区房价下跌等因素的影响,地产股集体暴跌。联想到王石几天前“及时而爆炸性”的言论,惶恐不安并蒙受巨大损失的地产老板们开始认为,是王石的“拐点论”在无形之中唱衰了整个行业。 未久,中国著名房地产营销策划专家王志纲站出来大声驳斥:“王石的‘拐点论’是有商业图谋的!”王志纲“揭发”道,万科集团业绩表现不错,但王石仍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散布楼市“拐点论”,唯一的解释就是,王石这次高调宣传“拐点”,最有可能的是,万科想利用“拐点”造成的楼市低迷,迫使中小房企老板恐慌,从而“并购很多的小老板”。 这一看似合理的推断很快得到了一些地产界人士的赞同。很快,有开发商站出来要讨个说法,要当面对质,问王石“居心何在?”、“同为圈内人,‘老大’万科不设身处地维护行业的利益,反倒在多事之秋散布消极言论,居心叵测。” 议论甚嚣尘上,2008年1月21日,王石不得不在博客上发文,称“拐点论并不是万科突然抛出的观点。”他同时强调,拐点论的出发点也并非“向政府表态,避免更严厉的政策出台”。 王石还还原了当时的场景。有记者问:“10月以来,以广州为代表的一些楼市普遍遇冷,广州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量下降严重,作为开发商代表之一的你,是否认同楼市出现拐点的说法?”“你问的问题和我们大会的主题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出于礼貌,我依然会回答你这个问题——是的。”王石事后还承认,当时他回答这个记者的问题时就感到“不爽”。 不过王石承认,“房价短期内价格上涨过快,超过大多数家庭收入的增长幅度,在一定时间内也必然会造成相对购买能力的下降,导致成交萎缩,这也是市场内在的规律”。 这样的解释在老板们损失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基本上没人会听。在网上,王石的话被描成是在为万科“降价”吹风,万科旗下的楼盘将启动全国性的“降价潮”。 2008年3月20日,“修正主义者”王石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得不又专门澄清了一遍“拐点论”,指“拐点论”被媒体误解或者过度解释。之后,万科官方还在各地召开记者会解读年报,万科“坚定不移地看好行业的长期前景”,“中国城市住宅价格长期深幅下跌的空间并不存在”,“由于刚性需求的存在,未来的房价没有进一步深幅调整的空间”。很显然,“王石是被误读了”。 虽然此事以媒体的刻意曲解、王石被误读的方式落下帷幕,不过,在舆论铺天盖地的一边倒下,万科和王石一贯的正面形象,还是受到了不少的影响。 “捐款门” “拐点论”事件还没平复几天,另一场看似没有被误读的事件又缠上了王石。 5月12日,四川汶川爆发了8.0级大地震。当天下午,王石通过其博客发布,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出220万元的善款。 这一“吝啬”而“抠门”的举动遭到了广大网友的集体炮轰和强烈谴责,有网友发帖道:“2007年,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第一,超过523亿元,净利润超过48亿元,此次捐赠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难道一向标榜社会责任、处于暴利的房地产行业的老大万科的责任只值220万元?” 面对公众的指责。王石对此做出的回应是,“赈灾才开始,请节省谩骂的气力用在赈灾行动上吧”。 5月15日,为回应质疑,他写下一篇名为《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博客文章,他在文章中称,“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慈善成为负担。” 这一被认为是“彻底暴露开发商丑恶嘴脸”的辩解很快激起了全国网民的公愤,王石的表态为公司以及他本人带来了更多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辱骂。彼时的背景是,全国上下一片哀伤,社会各界几乎都倾尽全力,抗震救灾。 万科的一些员工也拒不接受王石的表态。有员工表示,在灾难面前万科员工的捐款大大超出王石所规定的10元的标准。其中深圳分公司的200余名员工捐款19万元,达到人均捐款近千元。“听到王石的话,心里觉得很难过”。 而在资本市场上,万科似乎也被抛弃,从15日到20日,万科股价大跌12%。 5月19日,各种压力之下,王石开始不得不就“捐款门”事件道歉:“我现在认为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我所说的那句话还是值得反思,在这里对广大网友表示歉意!” 5月21日,万科披露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决定出资1亿元参与震区的重建工作,并已重点选定四川绵竹市遵道镇。公司强调,该工作为纯公益性质,不涉及任何商业性的开发。不过,万科的这一亡羊补牢式的做法并没有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不少人把万科的做法解读为不敌压力为自己“正名”,认为万科“想拯救的不是灾区,而是社会对自己的信任危机”。 不过王石承认,“房价短期内价格上涨过快,超过大多数家庭收入的增长幅度,在一定时间内也必然会造成相对购买能力的下降,导致成交萎缩,这也是市场内在的规律”。 这样的解释在老板们损失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基本上没人会听。在网上,王石的话被描成是在为万科“降价”吹风,万科旗下的楼盘将启动全国性的“降价潮”。 2008年3月20日,“修正主义者”王石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得不又专门澄清了一遍“拐点论”,指“拐点论”被媒体误解或者过度解释。之后,万科官方还在各地召开记者会解读年报,万科“坚定不移地看好行业的长期前景”,“中国城市住宅价格长期深幅下跌的空间并不存在”,“由于刚性需求的存在,未来的房价没有进一步深幅调整的空间”。很显然,“王石是被误读了”。 虽然此事以媒体的刻意曲解、王石被误读的方式落下帷幕,不过,在舆论铺天盖地的一边倒下,万科和王石一贯的正面形象,还是受到了不少的影响。 “捐款门” “拐点论”事件还没平复几天,另一场看似没有被误读的事件又缠上了王石。 5月12日,四川汶川爆发了8.0级大地震。当天下午,王石通过其博客发布,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出220万元的善款。 这一“吝啬”而“抠门”的举动遭到了广大网友的集体炮轰和强烈谴责,有网友发帖道:“2007年,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第一,超过523亿元,净利润超过48亿元,此次捐赠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难道一向标榜社会责任、处于暴利的房地产行业的老大万科的责任只值220万元?” 面对公众的指责。王石对此做出的回应是,“赈灾才开始,请节省谩骂的气力用在赈灾行动上吧”。 5月15日,为回应质疑,他写下一篇名为《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博客文章,他在文章中称,“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慈善成为负担。” 这一被认为是“彻底暴露开发商丑恶嘴脸”的辩解很快激起了全国网民的公愤,王石的表态为公司以及他本人带来了更多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辱骂。彼时的背景是,全国上下一片哀伤,社会各界几乎都倾尽全力,抗震救灾。 万科的一些员工也拒不接受王石的表态。有员工表示,在灾难面前万科员工的捐款大大超出王石所规定的10元的标准。其中深圳分公司的200余名员工捐款19万元,达到人均捐款近千元。“听到王石的话,心里觉得很难过”。 而在资本市场上,万科似乎也被抛弃,从15日到20日,万科股价大跌12%。 5月19日,各种压力之下,王石开始不得不就“捐款门”事件道歉:“我现在认为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我所说的那句话还是值得反思,在这里对广大网友表示歉意!” 5月21日,万科披露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决定出资1亿元参与震区的重建工作,并已重点选定四川绵竹市遵道镇。公司强调,该工作为纯公益性质,不涉及任何商业性的开发。不过,万科的这一亡羊补牢式的做法并没有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不少人把万科的做法解读为不敌压力为自己“正名”,认为万科“想拯救的不是灾区,而是社会对自己的信任危机”。 6月5日,万科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57岁的王石向全体股东至少表达了6次歉意,并表示在此次震灾中,万科虽然对救灾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并没有得到社会承认。“很大原因是因为我在博客上不合适地回答了网友提问。”他拿着道歉稿一字一句地念,神情肃穆,手微微颤抖。 面对王石的无条件道歉,股东们表现不一,有的股东并不买账,认为“道歉来得太晚,有越描越黑的危险”。一位拥有200股万科股份的股东当即发难:“你只会道歉,那股东们的损失谁来弥补?”一向一言九鼎的王石不得不有些低声下气地对股东们表态,如果因为其个人言论,导致万科走势弱于大势,弱于行业,他将立刻辞职。 事隔多日,王石称自己依旧在痛苦中,对不成熟的举动表示无尽的后悔和遗憾。万科虽然承诺捐出1亿元重建灾区,但“社会形象已经一落千丈”。 王石其人 王石不是老板,准确地说,他只是庞大的万科系下的一名职业经理人。20年来,围绕“是万科成就了王石,还是王石成就了万科”的话题一直未曾间断。但在社会公众的心目里,有时已经理解为“王石就是万科,万科就是王石”。 2000年之前,王石的表现大多中规中矩,不声张、不高调。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件事是,1998年1月,他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接见,其对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和看法得到了总理的充分肯定;次年他发起组织“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并被推举为首任轮值主席;1999年4月他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中国企业高峰会”,代表中国房地产业界在论坛上做专题发言,由此逐步成为地产界符号性的代表人物。 到了2000年前夕,王石的底气积累得差不多了,他开始更加广泛地走进公共平台和频繁登陆大众媒体。随着入选央视拍摄的改革人物传记片《20年20人》和2000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王石的名声迅速溢出业界,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这位“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人物”开始成为媒体上的魅力明星。他有登山、滑翔、出书等足够吸引人们眼球的事件,他的每一个动静,都不会被媒体遗漏。他一身名人风范,行走在聚光灯下,他有足够多的粉丝。 他追求完美,滴水不漏,“不说错话的能力”叫人叹服。他出席不同的场合,不断变幻他的“LOGO”:他是一个一丝不苟,西服笔挺,仪态潇洒的老帅哥兼酷老板;他是一个戴遮阳帽,穿登山服,胡子拉碴——每天都是一样长——坐在嘉宾席上的发言人。 他不放过任何表达思想的机会。王石把房地产融入城市文化,《万科周刊》发了不少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文章,多次被公开发行的刊物转载。王石像一个哲学家一样不断构筑他的概念。他知道哪些概念即将被社会买账,他率先把它描绘出来,例如“重建行业秩序和公信力”,“新住宅运动”和“关注普通人”。 他把“资本家的问题”转由“普通人的角度”来提:呼吁城市建设要“关注普通人”。他关于“普通人”的定义是,“不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权的白领、蓝领、自由职业者和中小工商业主。”这正好呼应着某种正在萌动的社会情绪。 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时,主持人要求现场每一个企业家写下“你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信条”,其他人的答案都是“诚信”,只有王石写的是“社会责任”。这样的回答使他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获得了“加分”。 在思维观念和话语方式上,王石把和他同样出身的新一代资本家甩开了。当他的那些同行们开始在公共领域发言,要么“说不圆”,要么甚至被视为“挑衅公众”时,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社会活动家”了。并且感觉他处处正确,处处被媒体选中。 王石从来不安分。用他的话说,他是继承了母亲的民族血液里的勇敢成分。他的母亲是锡伯族,一个在历史上曾经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他喜欢法国作家斯汤达的《红与黑》,有着“于连那种不甘于平庸,以个人之力奋斗拼搏的野心”。他的《道路与梦想》开篇第一节,标题五个字:“野性的精神”。 于是,他稳稳地占据了新一代资本家最耀眼的中心,被称为“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领袖”。他的传奇一直是正面的,几乎没有经历过负面的考验。 “退房门” 从无负面新闻容易让人理解为两点,一种是绝对完美,无懈可击;另一种则是娇柔做作,惺惺作态。而当“拐点论”和“捐款门”事件接连地发生后,不可否认的是,在公众眼中,对原本印象很好的万科的理解,多少有些微妙的变化。 对处在多事之秋的万科而言,这意味着自己将处在一个更为敏感的当口,“退房门”由此又拉开序幕。 2008年6月29日,南京市万科光明城市三期业主召开了一次维权媒体见面会,率先就万科光明城市房屋销售中的欺诈问题发难。 欺诈的直接原因是业主在团购时,以每平方米9000~1万元的较低价拿下。但到4月底5月初的时候,有业主通算了万科光明城市全部楼栋价格才发现,按照南京市物价局的“一房一价”政策,相关部门对万科光明城市三期住宅商品房价格的批复,其基准价格为每平方米7360元。“按当地政策12栋和13栋只能卖3900元每平方米,才能拉平7000元的均价”。 9月4日,万科与业主代表面谈,业主要求万科补偿差价5200万元,而万科给出的底价是1600万元,业主认为,这是个无法接受的价格。双方谈判陷入僵局。 就在同日,南京的事情尚未完结时,杭州这边又风生水起。 9月4日,万科在杭州楼盘的近50名业主涌到了万科世贸中心的“住宅文化体验馆”门前,拉出了“强烈要求退房、万科还我公道”的标语。中午12点,现场人开始集聚,达到了一百多位业主。业主们将万科在杭州的总部团团围住,要求就“四盘促销、变相降价”的行为做个解释。
事件源于前一天万科在杭州的四个楼盘发起降价销售,最低折扣一度达到了7.5折。如此一来,有业主认为,还没交房,自己的房子就白白损失了20多万元。 “万科的人坐在那里不表态”,冲突由此升级,部分言行过激的业主开始阻碍打折活动的进行,万科的“魅力之城”不得不于下午4点就结束销售,早早打烊。 两天过后,浙江万科总经理傅明磊与业主代表进行谈判。谈判只进行了30分钟,双方分歧太大,不欢而散。 9月12日,万科发布公告,称能够体谅客户的心情,但不可能接受任何没有法律、合同依据的补偿、退房要求。万科希望合同双方遵守契约精神,对业主深表遗憾,不过立场绝不改变。 6天过后,万科上海金色雅筑楼盘一些业主直接采取了“罕见过激的行动”。在连续交涉退房不成后,9月18日上午,近60名老业主聚集于万科上海总部,他们身着统一的白色T恤、扛着花圈、抛洒大量纸钱,自称是为万科举行“葬礼”。现场还放起了哀乐,这些自称受难的业主还打出了条幅,“向万科的商业诚信默哀”。 当天下午,深陷舆论漩涡的万科集团不得不破天荒首次在上海、深圳、北京三地召开记者会,全面回应近期热点。在记者会上,万科总裁郁亮称,万科绝不可能同意客户无原则退房要求。他表示,万科每个项目的价格定位都是根据市场状况、竞争状况,以及自身发展来确定的。他表示,万科确实有降价、有促销,现在有180个楼盘在建,有90个楼盘在售,其实降价的很少。 从年初的“拐点门”,到现今地产界果真应验的降价大势,种种迹象表明,万科并无过错。同样,“捐款门”是王石在不当的场合说了看似正确的观点,其实也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只可惜,湮没在滚滚负面新闻中,这些理性的见解,无人理会。 8月18日,正是周一,万科集团总裁郁亮给全体员工发出了一封长信。在这封带有鼓劲性质的邮件里,郁亮有些担忧地提到:“未来发展还有待观察,但漫漫寒冬很可能就在后面等着我们。” 对于迷雾中万科而言,这个冬天,的确是有些异样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