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成功的“拷贝”者



腾讯十年,马化腾一直没有停止过“拷贝”,以至于在腾讯的每一款产品中,都能找到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产品的影子。腾讯因此成为一家覆盖全网用户的门户网站,马化腾也成功了。但是,他并不感觉轻松,因为别人也可能随时会拷贝他

  

  作者:王晓慧

  “腾讯不存在资金紧张问题。”面对业界对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互联网行业资金状况的质疑,今天的马化腾,虽然书生气依然,但多了些沉稳和干炼。

  11月11日,被许多单身人士戏称为“光棍节”;但对于腾讯来说,却是个沸腾的日子——腾讯十年庆典。也就在此时,“腾讯资金紧张”的说法弥漫开来。腾讯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媒体的误读,腾讯不存在资金紧张问题。”

  记者从11月13日腾讯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看,腾讯净利润较第二季度下降7.8%。但是,高达8.105亿元人民币(1.189亿美元)的经营盈利依然比去年同期增长72.3%。

  腾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正如十年前没有人能预言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一样。十年腾讯,“拷贝”过太多的产品,它身上有着太多互联网公司的影子。因此,腾讯依然被很多业内人士定位为“拷贝者”。但是,对今天的腾讯来说,是否“拷贝”,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开食:单纯模仿 只为吃饱

  十年前,大学毕业五年的马化腾是深圳润迅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由此结识了很多“网虫”朋友。其中一些人后来也成了叱咤互联网江湖的风云人物,如网易的丁磊、金山的求伯君。

  1998年11 月,马化腾和他的大学同学张志东等五人,凑了50万元人民币,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腾讯的雏形。

  腾讯的最初业务是为一些寻呼台做系统集成,几个合伙人既当销售员,又做工程师,忙得不亦乐乎。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ICQ在当年已经席卷全球,却没有中文版。由此,马化腾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想法,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模仿ICQ的功能和特性,开发出了中文界面的即时通讯工具——“网上中文寻呼机”,简称“OICQ”。无论从哪方面看,OICQ都是马化腾当年模仿ICQ的一个随兴之作,也是QQ的前身。

  不过,这个软件的诞生并没有给马化腾带来多大惊喜。因为,当时像马化腾那样的“拿来主义”在互联网企业中几乎遍地都是。当时国内已经有好几款同类软件,只是都没有打开市场。毫无疑问,OICQ也没有给当时的市场带来多大的惊喜,马化腾想凭OICQ赚钱的想法几乎破灭。

  对于开发OICQ的举动,有人说马化腾是因为看到了ICQ以2.87亿美元的“天价”从以色列卖到美国,也有人说他是看到了高喊免费的.com公司在大洋彼岸掀起的股市高潮,还有人说他是看到了中国第一批网络英雄们的风起云涌,也想借机搏一下。对于这些说法,马化腾不置可否,“我只是感觉这个聊天工具中隐含着巨大的商机。”1999年初,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OICQ放到互联网上,由原来的定向赠送改为免费下载方式,这一举动一下子应了学生所需,免费下载的OICQ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

  接下来的事情,让马化腾有些应接不暇。这个一度不被人看好的软件,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发展了500万用户,这让马化腾在兴奋之余不免担忧起OICQ的生存问题。因为,用户量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要不断扩充服务器。当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让小作坊式的腾讯公司不堪重负。无奈之下,马化腾到处去蹭别人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用了一台普通PC机,放到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然后,把程序偷偷装进别人的服务器里运行。但是,这只能暂解燃眉之急。

  那段日子,对于马化腾来说是一种煎熬:“明知道有收入,有前景,可以支撑用户发展,可制约我们的就是没有足够的钱买服务器和带宽,产品的口碑是做到了,可没有资金。”据一位当年腾讯的老员工回忆,1999年11月,公司账上只有1万多元。

  19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运营后一年,腾讯开始正式融资。“之前也接触过一些VC,甚至想过卖公司、卖OICQ。”马化腾回忆起当时的境况,似乎已经没有了当时让他痛彻心扉的感觉。

  记者曾在一个自称是腾讯员工的一封信中,看到对那段时期的描述:几个创始人每天必定在一起吃午餐或晚餐,用这个时间沟通。为此,他们几个人经常吵架,还拍桌子,甚至相互不理睬。不过,马化腾从来不吵,只会生气,生气的时候言语刻薄。那时候,由于公司没有钱,大家的心情都不好,包括员工,因为已经发不出工资了。但是,又不敢过问此事,只是祈祷风投会光顾腾讯。

  当时,一个企业融资,要么有核心技术,要么有好的项目。但对于腾讯来说,融资的唯一优势就是“用户”。那时,OICQ用户已经是百万级了,但没有任何收入。风投的人问马化腾,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马化腾说,“以色列的ICQ卖了几千万美元,它才有多少用户?我们现在的用户比他们多,所以,我们也值这么多钱”。就凭这句话,腾讯幸运地拉来了IDG和李泽楷旗下盈科数码220万美元的投资。按照腾讯当时550万美元的估值,风投占股40%。 “对于这次融资成功,有技术层面的原因,更多的是运气。”马化腾毫不掩饰自己的幸运。“深圳不像北京,北京是海归的圈子,那里的企业找投资人比较容易。在深圳融资当时很难,所以,我们算是幸运的。”

  据一位当年腾讯的员工回忆,就在那次融资过程中,马化腾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他是平躺在床上,举着笔记本电脑办公的。

  通吃:多领域涉足 不惧消化不良

  220万美元占了腾讯公司40%的股份,这在今天看来,风投占了太大的便宜。但是,马化腾认为,当时的情况下,最要紧的不是给他们多少股份,关键是公司要能够活下去。“现在很多新创公司,很惜售股份。我们当时给风投40%股份确是多了,加上后来他们手里的可转债,股份已接近50%了。直到2001年,IDG和电讯盈科退出,南非的传媒大鳄MIH以3000多万美元取而代之。”

  就凭这220万美元,马化腾把腾讯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腾讯暂时没有了生死存亡的忧虑。OICQ注册人数继续疯长,与之相背离的是,OICQ依然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他们发现,自己曾模仿的ICQ也一直没有找到盈利模式。

  看到搜狐、新浪通过广告盈利,马化腾也决定将OICQ的盈利模式从网络广告入手。2000年7月,腾讯试水网络广告。几个月的时间,腾讯的广告销售很快跃居仅次于新浪和搜狐,排位第三。但是,相对于每天新增注册用户几十万、一个月就要新加两台服务器的投入而言,广告收入杯水车薪。

  融资后的几个月,腾讯再次陷入资金危机。整个2000年,腾讯都在两个传言中度过:传言之一,是腾讯将要全面收费;传言之二,是腾讯要被卖掉,收购方是TOM或脉搏网。

  拥有上千万的用户,却无法从中盈利,马化腾开始打起客户的主意。有一次,他在浏览一款韩国软件时,发现一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于是,马化腾把它搬到了OICQ上。他还找来了诺基亚和耐克等国际知名公司,把这些公司最新款产品、服饰放到网上,让用户下载试用、试穿。所有注册用户都可以得到一如既往的免费服务,因为有大量的用户基础,腾讯无须花一分钱就得到了这些公司的产品设计,而用户也乐于让自己站在时尚前列。因此,当马化腾向这些大企业伸手要广告费的时候,他们也乐意给。于是,大把的“银子”就这么源源不断地流入了马化腾的腰包。据记者了解,腾讯这一块业务增长很快,目前已经有超过40%的用户尝试过购买。

  马化腾回忆,“腾讯当时赚钱的速度和当初注册用户的疯长速度一样。”仅仅半年时间,腾讯的现金流就开始正常运转。到2001年年底,腾讯实现了1022万元的纯利润。

  期间,腾讯为了应付持续了一年多的ICQ的版权官司,于2001年3月,将OICQ的名字改为QQ。

  腾讯出名了,腾讯有钱了。于是,它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克隆”工作。

  腾讯学习新浪的短信和铃声、拷贝网易的交友业务QQ男女、模仿盛大开展网络游戏……随即将它们发扬光大,统统放到QQ社区上。这样的结果是令人惊异的:2002年,腾讯实现净利润1.44亿元,比2001年增长10倍多;2003年,腾讯净利润为3.38亿元,比2002年又翻了近一番。

  紧接着,腾讯又在网络拍卖和在线支付上与马云一争高低;此后,腾讯又冲入搜索市场,向百度的李彦宏叫板。

  腾讯的那段日子,看上去牛劲十足。实际上,马化腾当时对他所做的这一切并没有太大把握:“对于每个领域来说,我们就是慢慢试,不试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成?有信心,步子才能逐渐放开。我们为此也走了很多弯路,学了很多东西。当初,我们对网游一窍不通,更不知道如何在网站上做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也避免了大家躺在功劳簿上过日子。做电子商务的时候,我们整天在拍拍网上买东西,找感觉。”

  马化腾希望通过产品的多元化来留住客户。“我们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当用户流失的时候,这些业务都可以叠加,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也有很多人说我不专心。其实,了解当时情况的人知道,对于即时通信业务,用户90%的基本需求我们都已经满足了,必须得想别的招,否则就是等死。与其等死,还不如到处找一找,或许还能抓住机会。”

  为了这样一个目标,腾讯疯狂地寻找各种产品进行拷贝和整合,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2004年6月,腾讯控股在香港上市。腾讯涉足的众多领域和开发的一系列产品,终于在当年的《招股说明书》中得到理顺,它将腾讯的盈利方式划分为三部分:互联网增值服务(包括会员服务、社区服务、游戏娱乐服务)、移动及通信增值服务(包括移动聊天、语音聊天、短信铃声等)和网络广告。其中,前两部分收入占据了腾讯总收入的96.1%。

  人们刚刚搞清楚腾讯的业务范围,腾讯又相继推出QQ.COM门户网站、QQ邮箱、自主开发的网络游戏、互联网搜索和个人电子商务网站等多项业务。腾讯几乎涉足了互联网的所有应用领域,以至于有人预言:“腾讯即将成为所有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对手!”

  “拷贝”这一捷径并不是马化腾独创,但是,很多人“拷贝”后死了,腾讯“拷贝”却活得有滋有味。其实,马化腾一直特别强调“用户资源”,因为这是腾讯最大的砝码和收入源头。

  挑食:围绕核心竞争力 注重营养搭配

  当腾讯为公司的高速发展振臂高呼的时候,马化腾突然意识到:腾讯的管理团队和业务架构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发展需求。

  2005年年底,腾讯已经拥有了30多个业务部门,员工超过3000人。但是,这么大的公司,包括马化腾在内的高管层几乎没有跨国经验的管理者。

  “2005年是我们管理团队和业务架构改变最大的一年。原有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形势,组织架构太扁平了,我们不具备国际化的能力。”为此,马化腾开始到处召集人马,发招聘启事,通过猎头介绍,甚至不惜“挖角竞争对手”。

  经过几个月的调整,2006年,腾讯公司架构调整完成,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这次大规模的公司架构调整,马化腾毫不避讳是借鉴了华为等企业的经验。同时,腾讯还效仿华为、中兴等企业,建立起了新的企业薪酬体制。

  经过一系列调整,腾讯完成了从小企业向中型科技企业的跨越。此时,经过长时间的借鉴、加工、再造之后的马化腾,也开始寻思起腾讯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在选择产品之前,会考虑它离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有多远。比如做电脑商情、人才招聘、旅游,这些都是传统行业将互联网作为工具而已,与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离得很远。包括B2B业务,与消费者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永远都不会去做。”但是,据记者了解,随着百度C2C产品的问世,腾讯的拍拍和阿里的淘宝等涉足C2C业务的企业,无疑将掀起新一轮的正面争斗。这对于在2007年9月才开始试运营的拍拍网而言,无疑又是一次考验。

  面对记者对腾讯竞争优势的质疑,马化腾早已胸有成竹:“这块业务,我们有很多核心竞争力。首先,腾讯拥有互联网增值服务收费和无线增值服务收费等很多收费模式。其次,网上购物开始走向普通老百姓,我们拥有大量的用户资源。我承认,淘宝对培育网上购物市场起了很大作用,我们也感受到这个业务的实用性和前景。但是,这块业务是免费的,需要烧很多钱。今后的发展主要看谁的综合服务好,这也是一个全业务竞争,腾讯这方面的资源还是比较全面的。”

  虽然如此看重这块市场,马化腾依然明确表示,“电子商务不会成为腾讯以后发展的最大中心,最大的重头还是广告。”

  对于腾讯另一个业绩不错的领域——网游,他却有自己的看法,“现在来看,这个市场比较可悲的是局势太乱,行业还没有进入稳定时期。中国很缺乏真正有想法和沉下心做事的人,很多开发产品的人可能开发到一半就被别人挖走了。所以,还需要有一个阶段,等到行业格局基本稳定了,运营商、发行商、开发商的关系比较稳定了,可能才是市场成熟的时候。比如韩国,开发网游产品的企业基本就几家。可中国不是这样,很多小公司,开发一个小产品就可以拿去上市,这个市场就被搞乱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利润太高。等市场稳定了,利润小一些,优胜劣汰之后,格局也就相对清晰了”。

  其实,马化腾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忽略了腾讯也曾是这些公司中的一员。

  同样是电子商务,不做B2B,全面围攻C2C;同样是网游,以静制动,局部尝试。腾讯终于学会了取舍,而这份取舍一旦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就可能将竞争对手一举蚕食。如今的腾讯,你可以在上面找到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痕迹,但是,经过腾讯的再加工,似乎又很难找到它们的影子。

  对于整个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态势,马化腾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没有人能预言互联网未来的企业形态和商业模式,正如十年前没有人能预言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一样。

  记者手记

 马化腾:成功的“拷贝”者
  马化腾不是一个原创者,而是一个“拷贝者”;他不是互联网的第一,但是,他能在这个互联网领域把“拷贝”做到了第一。

  当腾讯成为年轻人最主要的娱乐选择之一时,以往对它的轻视之词大多烟消云散。其实,“拿来主义”在互联网企业中非常盛行,除了腾讯,许多中国互联网企业都是靠对美国“硅谷”商业模式和企业制度的“拷贝”,进而获得风险投资,最后成功。而“拷贝者”们同样明白,单纯的模仿可以生存,却无法发展和壮大。腾讯的成功,同样是由模仿到借鉴,再到创新的一个过程。

  既然腾讯可以拷贝别人,别人同样也可以效仿腾讯。即便很多人都认为,短时间内中国互联网领域不可能出现一家类似腾讯,差不多覆盖全网用户的公司,马化腾依然无法放松警惕,“我始终很担忧,觉得有危机感!”

  总是背负着这样的压力,会导致自己很累。马化腾经常这样开导自己:“这个危机感只要早点发现、早点应对,就有胜算。往前走一步,看清楚情况,就能决定下一步朝哪个方向走、钱往哪方面放。知道了怎么花钱,只要用技术解决问题就好。但是,现在还是太缺乏人才。”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

  采访马化腾后不久,各大媒体便传出消息:51job被指“恶意挖角”,腾讯要起诉15名离职员工。腾讯起诉的理由便是:某公司为了谋求便捷发展,不断对腾讯员工进行恶意挖角,给腾讯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造成了极大困扰,并导致腾讯所投入巨资的一些研发项目搁浅、商业机密流失。

  “挖角”行为,并不是互联网独有。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从竞争对手那里得到自己所需的人才,不光可以得到对手的产品信息,还可以不费周折地将对手的产品直接拷贝为我所用,这种捷径同样可以复制。

  其实,2005年,腾讯也曾“挖角”竞争对手MSN的高级项目经理熊明华担任联席首席技术官、技术长。当时腾讯的发言人也曾明确表示,熊明华15年的工作经验有助于提升腾讯的流程管理水平。

  记得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曾说过,“第二代企业和企业家主要是服务的业务模式,像分众、聚众、腾讯、百度、携程、如家,等等。它们大都没有核心技术,大都是通过拷贝而获得成功。科技的重要性无可置疑,但是,不要认为一定拥有核心技术才可以征服世界。如今,大家都在铺天盖地创新,谁能说创新不重要?但是,创新也不一定是你成功的先决条件。”

  2007年,腾讯市值突破100亿美元,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之最;2008年,腾讯用户达4.3亿,这一系列的数据似乎已经说明,腾讯利用“拷贝”战略已经成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2022.html

更多阅读

马化腾qq被盗 走进他的真实生活,qq帮主马化腾

1 马化腾当年的惠多站叫Pony-soft,Pony是马化腾在大学期间为自己取的英文名字,英文意思是小马驹,腾讯的员工喜欢私下谈话称其为“小马哥”,而当面则叫他pony。  2 马化腾是潮汕人,10来岁随父母从潮州到深圳,他的家庭条件很好,他的父亲

马化腾回忆创业 还原马化腾艰苦创业的经历

   腾讯和马化腾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苦命例子。1998年创立时,腾讯的核心业务既不是即时通讯工具QQ,也不是搜索和社区,而是开发和销售“BP机寻呼系统”,一年后才发现当初进入的市场早已饱和了,于是转到互联网寻呼系统(TIPS),并且只赔不赚地

乔布斯是不是世界富豪 为什么马化腾不是乔布斯

李翔   464   2010-04-12   李翔   当时代华纳公司决定出售自己旗下的即时通讯业务ICQ时,中国公司腾讯成为参与竞购ICQ的公司之一。ICQ由三位以色列IT人开发,后来被美国在线以2.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当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合并

马化腾:要时刻做好忧患准备

 大洋彼岸一波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也让中国互联网产业经历着一场阵痛,一些试图从中小企业掘金的网络公司也开始频频抱怨“冬天来了”。曾经熬过冬季的腾讯公司,其主要创始人、现任腾讯CEO马化腾对此的回答也许更有参考价值。   有

马化腾女儿 马化腾中国造

 在今天,有数以千万计的电脑上跳动着一个可爱的企鹅QQ的形象,而他的创造者就是马化腾。正是在10年前,马化腾与4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在深圳注册了腾讯公司。10年后的今天,腾讯已成为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集团。9月9日《福布斯》杂志

声明:《马化腾:成功的“拷贝”者》为网友明月风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