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安博(昆山)服务外包产业园正式开园。这里与近几年全国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外包产业园有许多不同,虽然园区内的“企业”同样为国内外IT巨头提供外包服务,但这并不是它的主要业务。
安博教育集团市场与企划部总监贾雪鹏介绍说,这个产业园的最大特色是未来几千名员工绝大部分都来自在校学生,包括即将毕业的职专、本科或研究生。这是目前国内第一个大规模园区型实训基地,目前国内已有110多所院校把校外实训基地设在这里。 产业园整体竣工后,同期容量超过5000人,国内外IT厂商也将在园区内有办公区,以便培训、选择自己需要的员工。开园前5个月,思科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Rick Justice曾带领中国区高管团队到基地参观,并和安博教育集团、昆山政府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实训”是从“实习”演进而来的概念,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后,“公司”将为其分配职务,佩戴员工胸卡,每天打卡上班,并在主管的指导下完成各种业务项目。而且,产业园的每个项目都是真实的,安博负责对外接包,然后由项目主管指导学生们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参加实训的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公司的管理制度,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贾雪鹏认为,“实训”对于中国的IT教育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传统IT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缺少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即院校教育和企业实际技能需求之间的结合,在此背景下,2006年4月,由国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联合安博教育集团启动“IT实训推广工程”,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指出,IT人才并不是纯知识型的人才,而是需要专项技能、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两年多来,安博在苏州、大连、天津等城市建立了实训基地,并在一些二线城市的高校建立校内基地,这些基地都是教育部IT实训工程指定培训场所。 对于安博来说,“实训”将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业务。作为一家只有10年历史的年轻企业,安博的成功之处在于擅长整合资源。安博创始人黄劲1990年赴美国留学后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1999年她在硅谷创办安博公司,主要从事Internet相关软件技术的研发服务。1998年,在教育部的撮合下,黄劲作为团长带领由旧金山领事馆组织的“硅谷留美博士企业家合作考察团”回国寻求合作机会,后来她又带领美国的风险投资考察团来中国。有了这些经历,黄劲顺势将安博的业务拓展到中国。 1999年,黄劲提出构筑开放式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交互式。一年后安博远程教育平台一经推出,即得到了国家及地方教育部门的一致认可。“构建开放式教育平台的核心是制定各种技术标准,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体系。这些产品现在已经应用到全国以千为量级的机构中,包括中小学、大学、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城市的教育城域网。”贾雪鹏说。 平台搭建完成后,安博推出了三大类服务产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企业内培训。贾雪鹏介绍说,安博的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学习者,也就是教育产业的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只有两个,一个是好的学校,一个是好的工作。 安博的思路是把一个人从小到大整个的发展过程看成一条教育链条,为了将链条纳入自己的服务体系中,2003年安博推出了一个网上学习流引擎。引擎提供的学习效果评测平台,可以帮助教育机构跟踪学习记录并了解需求和特点,同时学习者也能通过安博的引擎找到合适的学校和课程。 安博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2007年融资5400万美元后,2008年,他们又成功获得了1.03亿美元的融资。(记者/王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