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创新,东软不仅立足于强手如林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更跻身于曾经为少数公司所把持的数字化医疗领域
---------------------------------------------
2007年9月,东软集团生产出的第1000台医用CT机下线。在沈阳举行的由300多名医学摄影专家及医院方代表参加的产品交付仪式上,身为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刘积仁认为这是“东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与开放式创新战略有机结合的结晶”。 从1997年东软生产的第一台CT机首次亮相医疗设备市场到今天,其CT机产品已达到1200余台。此外,东软还生产核磁共振机(MRI)、数字X光机和彩超设备等医疗产品,共十大门类,近50多个品种。2007年该集团总计33.5亿元人民币的营业额中,来自医疗系统的业务收入为6.93亿元,占据1/5。 东软进军医疗设备市场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生存。在东软成立的1991年前后,全球高科技行业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美国的微软公司几乎成为全球软件企业的标杆,立志成为“中国微软”的中国软件企业也不在少数。然而与另两位同事共同创办起东软的刘积仁却试图另辟蹊径,因为“拷贝(微软)的人本来就很多,你不知道自己能排在几千名之后”。 当时的中国尚不能生产CT机,全部依赖进口。高昂的成本和维修费使得许多医院只好选择二手设备,而二手设备又存在诸多质量隐患。据此,刘积仁判断,中国需要自己研制的CT机,13亿人口对数字医疗设备的需求无疑巨大,而大型医疗设备中的核心技术是软件和系统控制技术,恰恰是东软的优势所在。但是,全球高技术医疗设备市场长久以来始终被美国的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以及日本的东芝和日立等几大公司所把持,与它们竞争,其难度丝毫不亚于效仿微软。 最初的困难在于说服用户接受自己名不见经传的产品。东软第一台CT机上市时,距沈阳400公里的辽宁省建昌县医院院长在亲自观看了该设备的调试过程后才同意购买的,并且提出了颇令东软费解的要求:“我就要这一台,帮我画上记号。”原来这位院长是担心国产的设备质量“第一台没问题,第二台就不行了,以后的就更不行了”。东软当初挤入医疗设备市场,较高的性价比是打动国内客户的主要因素之一,东软当时推出的CT机售价比国外同类产品低25%左右。再加上周到的服务,东软的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硬件外包 刘积仁坚信,要取得客户的信任并将之维系,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才是根本。1996年1月,东北大学计算机影像中心并入东软集团,东软借此逐步突破数字化医疗设备的技术壁垒。2002年数字医疗公司在东软集团中率先开始申请专利,如今数字医疗已拥有专利申请数近百项。 在生产模式上,刘积仁为东软开辟了“虚拟制造”这一带有创新性的生产方式:除了设备中最为核心的软件部分由东软自己开发以外,硬件部分全部外包给外部供应商来生产。“这样,每一个部件都可以找世界一流的供应商,产品的硬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一个高水平,”刘积仁说。 东软的进步吸引了跨国企业前来合作。2004年,飞利浦投资东软,双方合作成立了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所产设备分别标示“东软”和“飞利浦”两个品牌,通过东软和飞利浦各自的网络在国内外市场销售。刘积仁把二者的合作称为“开放式创新”,双方的研发力量合二为一,不仅推动了东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同时有利于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东软医疗业务的海外拓展始于2000年,其CT产品先后通过了欧洲和美国相关监管机构认证;2003年第一台螺旋CT出口到美国市场;2007年其医疗产品的出口地已达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东软在医疗领域的产品线还进一步扩展到医疗IT产品和服务,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东软的远程医疗系统承担了医疗IT保障工作,这种远程医疗方式在奥运会历史上尚属首次。 概括东软的发展,刘积仁认为是创新让东软不断前进。对东软而言,创新是“生存的需要”,他说:“如果不能时时刻刻用创新来推动的话,我们很难生存下去,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太强大了。” 作者:汪沁(Annie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