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原始的悸动和思考:若有所思》
8 那些天生使自己对社会新闻和小道消息不感兴趣的人是幸运的。 9 把握真正的中道是很困难的。 讨厌的是往往在争论之初就出来个第三者说,你们两方各有几分道理,但又不全有理,各有对的地方,也各有错的地方。他这样说也许没说错,可等于什么也没说。 10 我们总是说要限制我们自己的精力,我们却总是走上一条又一条岔路。

11 谁也不敢说自己一生走过的道路最适合于自己。 12 成功就是当洋溢的生命力突然冲决堤坝而汇入了一条合适的渠道。 13 愿天底下愚蠢的考试不淘汰聪明人,可是当聪明人参加那种考试时却也是愚蠢的。 14 想先写一批通俗作品挣钱再来写纯文学作品的人,或先到印度做生意再回英国本土写作的人,总是要面临手段成为目的的危险。 15 我们的起点常常就是我们的终点,但我们不能也不会固守这一点,我们必须兜开去才能丰富自己,并且兜的圈子越大越好,但是我们很可能兜不回来,生活中的一条分岔把我们引入另一条分岔,除非我们借助某种超越或飞升。 16 在一座名山的道路上人群从早到晚总是络绎不绝,而离开道路仅仅几米的灌木林却成为人迹罕到的地方,是道路禁锢了人们。 17 处在海的底部,倘若不是一颗强力的深水炸弹怎能撼动波澜于表面,否则就得甘心忍受那黑暗的寂静和寒冷。 18 人们常常谴责悲观主义者,可是往往谴责者还不如被谴责者做出那样多有益的工作。 19 生态环境、资源保存的问题可纳入代际正义的范畴,此即所谓“要对得起子孙后代”,乃至“即使不久于人世,也要栽种树木”的精神。然而,不仅仅在社会层面有代际正义的问题,在个人和家族的延续上似乎也有这个问题。有的伟人后代之猥琐、之碌碌无为,简直令人怀疑他们的精力和才华被他们的父辈占夺尽了。还有客观上的遮蔽,有的儿子自暴自弃只是因为其父亲太光辉灿烂,他怎样努力也超不过去,人们说到他永远只是说他是“×××的儿子”。因此,我们在使用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时,有时不免会犹疑:也许这里不仅有我们先人的遗留,还有我们后代的一份。因而就要像节省地球上的资源一样,也不让我们的才华和名声张扬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