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心灵的佳肴,智慧的盛宴:禅悟管理》
“旱苗”的启示 春耕季节去农村,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农民在插秧前一定要将稻田里放满水,可秧苗一插上,就会立刻把田里的水给放掉。结果由于稻田里没了水,秧苗自然没精打采的,有的甚至还会出现叶子发黄的现象。此时,如果马上放水入田,秧苗过两天就转青了,并且会飞快上长。可是经验丰富的老农绝不会马上放水,他对秧苗的萎靡不振仿佛视而不见,一直要等到秧苗好像适应没水的环境了,他才开始往田里放水。农民们把这种“插苗放水”的程序称为“旱苗”。据说,这是保证秧苗健康成长和获取丰收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如果秧苗插好后,不经历“旱苗”这一关,而一直舒舒服服地待在水量充足的稻田中,那它就只能舒舒服服地夭折,既不能享受成长的快乐,更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为什么呢? 秧苗的前期管理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插秧前要保证稻田里水量充足,这主要是为了让稻田的泥土松软,确保秧苗栽插时根能在泥土中伸直。如果根没有充分放直,秧苗的存活率非常低,即使活了,也结不了果;二是秧苗插好后,立刻把田里的水放掉,让秧苗处于“饥旱”状态。秧苗本身是喜水植物,在旱田之中它要生存下去,就只有让自己的根拼命往深处扎,在泥土中吸收水分。“旱苗”期间秧苗显得萎靡不振,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表面的萎靡其实正是秧苗深根苦扎的“表情”。俗话说根深叶茂,没有深扎的根须,它的苗就长不高,长高了也要倒下来;没有深根就吸收不了泥土中丰富的营养,难以结出饱满的稻米,即使结出了,头重脚轻也要倒下来。而秧苗有了深扎于田土中的根,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了:根到之处就是生命之地,根越深秧苗的生命力越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越牢固。往后秧苗不论长多高、遇到多大的风雨,稻粒无论长多丰硕、有多重,它都承载得起。可以这么说,“旱苗”是人类经过千百年的反复实践,才悟出的确保丰收的栽植之道。 万物同理,从“旱苗”这一栽植之道,联想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会受到很大的启发。为什么有的企业发展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可是猛一回首,其倒闭消失的速度之快,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呢?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经历“旱苗”这一关,花红叶绿,但没有根。现实生活中,中国人特别喜欢讲天时、地利、人和。经营企业也确实离不开这三大要素,但是辩证地看,办企业尤其是要做百年老店,应当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天时、地利、人和”。“旱苗”之道其实就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人为地制造不利的外部环境,逼着秧苗在恶劣的环境中学会生存。很多企业初创时,遇到了一个好的机会,顺利地挖到第一桶金,于是顺风驾船,勇往直前,高速发展。这就如秧苗一样,插到水田中,只要水源充足,就噼里啪啦往上蹿,长势喜人,令旁观者拍手称赞。可好景不长,一经风雨就栽倒了。对于企业来讲,只要是在顺境中发展起来的,没有经过市场急风暴雨洗礼的,不论表面多么风光,外部环境一变,它都面临死亡的威胁。 企业必须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经历“旱苗”的磨难,才能真正在市场的肥田沃土中扎下生命之根,才能健康成长、高速发展。我们都知道,沃尔玛是世界500强之首,在全球有数千家连锁店,一天的销售额近200亿人民币。有人说它创造了人类商业史的奇迹,有人说它得到了上帝的特别关爱。然而,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一言道破天机,他说:“无数的人都认为沃尔玛是一夜暴富,只有我们知道,我们为这一天,整整默默奋斗了二十年。”正因为有长达二十年的“旱苗”期,才成就了这个全球巨无霸的辉煌。创业初期,在财务极其紧张的重压下,沃尔玛不得不把自己的店开在租金低廉的一般城镇,不得不把目光锁定在普通消费群体上,不得不经营低价位、多而全的商品,不得不采取薄利多销、天天降价的策略。而为了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保证自己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能持续经营,沃尔玛不得不绕开中间商,直接从工厂进货。二十年的“旱苗”期让沃尔玛超越了一般的企业,将自己的生命之根牢牢地扎于市场的最深处,打造出适合全球市场的最佳商业模式之一。 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奇迹,也不要祈求上帝能给你特别的关照,企业是一个生命体,要让它基业长青,就必须创造条件让它有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根。 当我们为沃尔玛投入4亿美元巨资,发射商用卫星,实现全球联网,并通过全球网络,能在1小时内对全球4 000多家连锁店的库存量、上架量和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的高效率感到惊奇和羡慕时,千万不要忽视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生命现象——二十年的“旱苗”期才让沃尔玛这棵大树将生命之根扎到地球深处,并不断延伸。
![第40节:“旱苗”的启示](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434645979008.jpeg)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心在胸中人不知,行在世间自昭然。优秀的领导者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企业的前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