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鹤泸
因为出卖汇源,朱新礼在最近常常被激愤的反对派骂为“卖国贼”,而被同时提起的对照人物,就是大他七岁的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 身处同一行业,同样白手起家培育出一个顶尖的民族品牌,甚至都与法国饮料巨头达能有过密切合作,朱、宗二人的确存在太多相似之处。但就是拥有如此多共同点的两个人,却代表了两种迥异的商业思维。 对于自己付出了20年心血的娃哈哈,宗庆后无疑是当儿子养的。当年他正是因对“儿子”的爱而与达能联姻,而后也同样因对“儿子”的爱而与达能反目。尽管在旷日持久的“达娃”案中,宗庆后表现得强势甚至有些蛮横(赶走达能派来的管理层),但他得到了员工和经销商的一致拥护——正如往常。也是在这种坚持下,“娃哈哈”品牌最终逃脱了落入他人之手的命运,“儿子”终于保住了。 与宗庆后不同,朱新礼对企业的理解多少有些出乎一般人的认知。那句铿锵有力的“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在很多人听来都格外刺耳。虽然,和宗庆后一样,朱新礼为汇源付出巨大,但这句话却在很大程度上淹没了他平时对汇源所投入的情感。在担忧汇源品牌的未来之外,可能这才是人们无法理解朱新礼的深层次原因。 中国人一向讲情分,讲求专注。长久以来,企业家们理所当然地把企业当成儿子养,投入大量心血和精力,更有无可替代的情感。也因而,多数中国创业企业家,在创业的同时也就选择了自己一生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为此倾其毕生,甚至不少企业家因二代不肯接班而辗转难眠。这无疑是令人尊敬的。 但事实是,这种令人尊敬的传统模式,正因企业家价值观的转变而衍生出另一种未来模式。从这个角度看,应该说,朱新礼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早有端倪。 对比日常管理,可看到宗、朱二人的迥然不同。在娃哈哈,拥有强烈商业敏感的宗庆后达到了被崇拜的程度,下属们发现他的决策总是对的,因而娃哈哈一直以来推行集权管理方式,没有空降兵——也不是宗庆后没试过,而是效果总难以让他感到满意。对于品牌观念,宗庆后显然也是“内敛式”的,对“儿子”的独有欲甚至让他挑战商业规则,设立了大量非合资企业,利用“娃哈哈”这一品牌赚取了超过10亿的利润。 而在某些方面,朱新礼却恰恰相反,比如对空降兵的运用。事实上,朱新礼在心态上非常开放,无论是早年就聘请洋外援还是“非常欢迎‘两乐’做果汁”,都显示出他习惯于用全球思维来看待果汁行业。而在解决合作纠纷方面,朱也显示了其“灵活”性。在意识到德隆即将出事之后,他没有声张,更没硬顶,而是积极寻找下家,并与德隆方面协商,最终靠回购化解了危机。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与价值观,决定了朱新礼今天的选择。尽管与传统的中国创业企业家的活法截然不同,但同样令人尊敬。 就像朱新礼所说的“这是市场行为,你算得上帐要去做,算不上帐你就不要去做。”在市场越来越成熟的未来,市场法则或许将越来越多地替代感情因素,成为第二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