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机遇 金融危机是循环经济的历史性机遇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中国包装联合会资源再生办公室主任   刘向群

  “线性”产业结构是根源

  美国的金融风暴,表面是金融系统疏于管理出了问题,根本问题却在“开采→产品→废弃”这一落后的“线性”产业结构。

  首先出问题的房地产业是消耗资源最多的产业。而房地产对资源的过量需求和依赖,使垄断矿业、石油资源的托拉斯趁机以高于成本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牟取暴利。随后造成原料价格暴涨,使全球大多数企业的利润和流动资金被榨干。加上在全球范围的激烈竞争中,发达国家里许多已经僵化、老化、“贵族化”的传统企业,又不是中、印等国家新兴企业的对手,必然会因为产生大量的呆账、坏账而导致金融危机。

  不过我国的金融体系更为落后,线性经济造成的呆账、坏账更是触目惊心。所幸的是,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东南沿海地区新兴的“产品→废弃→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持续繁荣,带来的丰厚财税和外汇收入,抵消、掩盖和“剥离”了线性产业结构及其金融体系造成的损失。因此可以说,我们对美国金融体系的批判,实际上是“一百步笑五十步”。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承受着地下钱庄利率超过20%的贷款盘剥,却仍然蓬勃发展;而美国和我们的一些传统企业,享受着低于7%利率,中国的许多国企甚至还保持着对资源和市场的垄断,却仍然危机四伏。金融体系能否正常运转,关键在企业能否赢利、能否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据统计,目前的市场萧条固然与发达国家的超前、超高消费,导致银行破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占全球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已经无力购买日益昂贵的产品。

  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扩大全球消费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让他们像“珠三角”、“长三角”的贫苦农民那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循环经济的道路。而“珠三角”、“长三角”之类的“中国模式”,已经成为全球以最小的环境、资源代价和资金投入发展经济的楷模。

  在东南沿海地区靠“垃圾”、“洋垃圾”起家的老板数不胜数,甚至一个村、一个县、一个市都因之“旧貌换新颜”。专拣美国废纸的“国际破烂王”张茵女士,一举超过无数矿业大王、地产大王而成为中国2006年的首富;江苏“破烂王”陈光标为地震灾区康慨解囊1.8亿,被称为“中国首善”;从国外拣废铁的“江苏丰立集团”董事长吴岳明,在股市上出手就是几百个亿;深圳一家专拣国外“电子垃圾”的惠科公司只用了四年时间,所生产的电视机、监视器就排名世界第五。广东、浙江这两个资源小省,经济却超过了东北、西北的一些资源大省,而不无巧合的是,他们恰恰是进口“固体废物”最多的地区。

  归根到底,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目前的线性产业结构以及为之服务的传统经济秩序—工业文明,已经不能为人类提供廉价的产品和安置更多的就业;已经无法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已经不能维持公平竞争和财产的合理分配;已经养不起享受着高福利、高工资和高消费的发达国家(据报道,美国一家亏损上百亿美元的银行高管年薪高达1.6亿美元,是中国某些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高管的一万多倍)。

  另据报道,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生产的大量利用再生资源的廉价产品,不但没有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反而出口大增。销售中低档产品的“沃尔玛”,最近营业额也在上升。而对原生资源依赖越强的企业,受灾就越重。显然,此次金融危机只是线性经济的危机,对循环经济却是一次机遇。随着线性经济危机的不断加深,循环经济必然会在这一次次“全球经济大洗牌”的阵痛中发展壮大。

  因此,面对全球的两元经济(循环经济和线性经济),把资金由垂死的线性经济转向新兴的循环经济是市场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而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三大矛盾中(线性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矛盾、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小生产”与经济全球化的矛盾),线性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总之,300年工业文明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巨大的贫富差距、分配不公,使那些建立在弱肉强食、极端个人主义、资源掠夺的线性产业结构基础上的美国模式、欧洲模式,成为昨日黄花。而主张和谐,反对暴殄天物、勤俭持家的东方文明、循环经济,正如日中天。

  各国联手促成国际循环体系

  剥开美国金融体系的华丽外衣、吹去五彩斑斓的泡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已经完全腐朽了的内核——超前、超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和不可持续的资源掠夺。

  随着原料价格的回落,金融危机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原生资源终有一天会枯竭,因此,目前所有刺激经济、加大资源消耗的救市措施,只能加速以线性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的消亡。

  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线性经济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现有的管理体制又是为线性经济服务的。结果,大量的“救市”资金,正沿着传统的途径流向垂死的线性经济,为新一轮资源危机和经济过热,留下了隐患。

  而我们那些崇尚西方文明,主张模仿美国模式、欧洲模式的专家们应当看到,我们靠一件件服装、一双双鞋袜换来的几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银行债券,随着美国的美元贬值、银行破产,转眼就化为泡影。显然,我们正在为垂死的线性经济、美国的金融危机埋单。

  另外,此次金融风暴,不仅暴露出目前大量利用矿产资源的线性经济已经病入膏肓,同时也暴露出大量利用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尚不能挑起防止全球经济衰退的大梁。

  由于人类尚未建立起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的新秩序、新理念,中国的资源再生产业基本处于半地下状态,发达国家的资源再生产业也不够规范。

  在资源短缺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东、西方文明各自的优势,即:一方面,靠具有东方色彩的循环经济来维持生存;另一方面,靠具有西方色彩的开拓精神去发现新的资源和能源。只有实现东西方文明的优势互补,才可能兼顾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兼顾人类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

 危机与机遇 金融危机是循环经济的历史性机遇
  在资源缺短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的今天,发展以资源再生为主要特征的循环经济,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必将使人类进入一个“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因此,各国应当携起手来,实行国际间的密切合作,把建立全球静脉系统、促成国际大循环当成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联合起来,人类才能共渡危难,在这个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上世代繁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2863.html

更多阅读

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澳洲八大硕士语言课程

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未来大宗商品价格的趋势分析(研发中心年终宏观分析专稿执笔 李金元 编辑范适安)2008年11月2008年9月,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海啸。华尔街又一次陷入恐慌

2017经济发展六大信号 发展循环经济的六大抓手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循环经济加速前行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循环经济从理念逐渐变为行动,在全国范

翻新轮胎的鉴别 轮胎翻新搭上循环经济的车

   变废为宝,将污染变成商机的可能性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   7月19日,亚洲最大的橡胶制造厂澳大利亚顺行橡胶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顺行将在中国市场推出“新捷计划”,在中国广泛寻求合作者,共同开展翻新轮胎业务。该公司总经理不莱恩

循环能源模块 生态能源是循环经济的新途径

【内容提要】天然气、核能、煤炭、石油、水、电、太阳能等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能源的主体为天然资源煤和石油,用一点就少一点。天然资源总有枯竭耗尽之时,许多地方的煤矿已采空,油田产油率下降;天然气长途输送、

声明:《危机与机遇 金融危机是循环经济的历史性机遇》为网友我叫倍坚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