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有两个预算目标,其一全部运行经费不超过雅典奥运会,即少于24亿美元,其二将有不少于1600万美元的结余
作者:王8194;安/文
面对美国奥委会主席彼德·尤伯罗斯,真的不好意思! 1984年我报考一家报社,主考人给我提了一个大大的问题:你怎么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4年前,那年深圳特区刚刚动工,中国百姓刚刚有了身份证,纺织部女部长吴文英穿了一身时装便成了轰动新闻,而中国第一次参加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由于苏联阵营的抵制,中国一下子捞回15块金牌……但这些与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关系?急赤白脸间,我偷了个巧,对了,就说洛杉矶奥运会,就说洛杉矶奥运会的操办者尤伯罗斯。你知道怎么界定职业选手和非职业选手吗?当时美国人坚持只有非职业选手才能参加奥运会。美国人认为,如果拿了国家的生活和训练补贴,那就是职业选手。可以想见,美国选手大多是非职业选手,他们拿俱乐部的钱,而非国家的;相反,中国运动员是典型的职业选手。 尤伯罗斯本人也是个“非职业选手”。他算不上大亨,不过是一个为航空公司、饭店、轮船公司订票的运输咨询公司的小老板。但尤伯罗斯脑子里是美国的商业思维,用“非职业”手段把个奥运会办成了经典。 1978年10月,洛杉矶市取得了第23届奥运会承办权。十分不幸,1个月后,洛杉矶议会通过议案,禁止使用公众资金办奥运。接着美国卡特政府也表示,不给奥运会1分钱。好个尤伯罗斯奋起神勇,空前地第一次以商业运行承办了奥运会,并赢得2.25亿美元的盈利。美国《时代》周刊把尤伯罗斯举为1984年名人。 并不是因为尤伯罗斯是美国人,而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办奥运就一定会盈利。同样是市场经济国家,此前办奥运却都是政府贴钱的。比如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就亏损10亿美元,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更是计划体制的展示,耗资90亿美元,亏损甚至无从算起。 我对主考人说,什么时候,中国运动员不那么职业化了,中国办奥运会不用政府大把贴钱了,中国的尤伯罗斯能够施展才能了,中国差不多就进入市场经济了。中国改革的目的,就是能够“非职业化”地办一场奥运会。 当时听了我这一番侃,主考人一脸的茫然。或许是我表述不清,或许是“非职业”离当时中国现实太远,主考人确实难以理解。如今,中国人要办奥运会了,政府的补贴还是有的,但社会融资和商业化已占大头。而且,由于中国处于转轨期,一些做法过于商业化了,花样翻新青出于蓝,令老尤自叹不如。 现在要给北京奥运会算一笔盈亏账为时尚早。不过,从一开始筹办,北京就很有商业意识,有很强的预算约束,“非专业”渗透到每一个环节。看看这些数字吧: 北京奥运会第一版预算是16.25亿美元,2007年10月第二版预算为20多亿美元,不到1年时间这一数据提高了约25%,在24到25亿美元之间; 北京城建投入2800亿元,场馆投入不超过130亿元,这130亿元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约占一半,另一半资金来自社会融资,包括海内外捐赠; 北京奥运会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国际奥委会的拨款,国际奥委会将把奥运会电视版权和“TOP”计划部分收入按比例划拨给北京奥组委,此项入账将近11亿美元,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北京奥组委的市场运作收入,包括市场开发、特许经营、门票收入等,这三方面收入超过11亿美元; 北京奥组委蒋效愚副主席透露了北京奥运会的两个预算目标,其一全部运行经费不超过雅典奥运会,即少于24亿美元,其二,将有不少于1600万美元的结余…… 这些数字中一定会有让尤伯罗斯羡慕的。但不管怎么说,尤伯罗斯是商业办奥运的第一成功者。然而,至今也没闹明白,2000年我为什么写了《遥祭尤伯罗斯》:6月22日尤伯罗斯去世,享年66岁。真的不好意思,很对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