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冰/北京报道
2008年9月29日开始,一场非常“特别”的展览,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这场名为“移动的地平线”展览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所有展品都来自于一家企业的收藏。而对于中国美术馆而言,也是第一次举办国际企业的收藏展。 瑞银艺术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这是一次具有超越性历史意义的展览。”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他表示,中国美术馆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艺术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艺术交流,但在以往的国际交流中,中国美术馆都是与国际上的艺术博物馆进行合作,把博物馆的藏品带到中国;而这一次却是和一家企业合作,来举办这样的展览活动。 “可以说,此次与瑞银集团合作在中国美术馆的对外交流史上都是非常特殊的一次。”范迪安说,“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合作可以引发一个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如何开展企业艺术收藏,并探讨如何在中国形成良性的、积累型的艺术收藏道路,推动国内的企业进行艺术收藏。” “瑞银的艺术藏品数量总计4万多件,其中精选了1000多件作品,先后带到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博物馆进行展出,其中包括很多博物馆级的作品和市场价值很高的作品。”瑞银集团艺术藏品展负责人佩特拉?艾思(Petra Arends)博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据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兼主席李一介绍,此次带到北京的作品有150多件,是从1000多件藏品中精选出来的。瑞银艺术展始于2004年12月,首次展出在MOMA(纽约现代艺术馆)进行,之后又先后到过希腊、瑞士、悉尼、东京、墨尔本、伦敦、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另据了解,瑞银从三、四十年前就开始收集艺术品,并以当代作品为主,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美化办公环境”。直到2000年,瑞银收购了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普惠公司(PaineWebber),而后者创立于19世纪,其前CEO 唐纳德?马伦(Donald B. Marron)是美国重要的当代艺术藏家之一,因而其藏品也成为今天瑞银藏品的主体。 瑞银收藏品的种类非常的广泛,包括油画、版画、素描、雕塑、摄影作品和影像等多媒体作品,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来自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比如中国艺术家曹斐拍摄的短片,讲述了西门子工厂里的年轻工人们,是如何在工厂车间的过道里实现着他们的梦想。 中国也有企业收藏 在国外,企业收藏(Corporate Collection)已经相当普遍。比如,许多国外的银行都会把3%左右的利润用于艺术品投资。以德意志银行为例,迄今为止,该银行已经收藏了超过1万件艺术品,比德国现代美术馆的艺术藏品数量还要多。而在中国,尽管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了尝试。 艺术品收藏起步较早、也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主要有保利集团、万达集团、今典集团等。相信还有不少人会记得当年保利集团以3317万港币的巨资在香港回购圆明园三件生肖兽头铜像一事,可谓声名大振。而实际上,该集团近年来投入到艺术市场上的资金已累计达七、八亿元人民币。万达集团建立的宝斋、今典集团的今日美术馆都在业界有很高的声望。企业开始从事艺术品收藏的动因往往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创始人或所有者的兴趣;二是企业的类型,比如酒店、金融机构等会更加“自然”地开始企业收藏。而企业收藏的宗旨和目的也无外乎如下一些:展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等,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一些投资增值,甚至合理避税的目的。 但艺术品的投资并不是简单的金钱游戏,它不仅需要财力,更需要非凡眼光、品位和魄力。 1995年,时任建设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的王岐山,以非凡的魄力斥资605万一举拍下油画《毛主席去安源》。以今天的市场价格来估算,这幅作品的价格已经接近亿元。但更为重要的是,此举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自身形象和文化魅力,也增强了员工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自信心。 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收藏家的参与,他们也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据业内人士估算,在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总成交额中,企业直接或间接的投入已经超过了40%。各大拍卖场上,我们熟悉的企业家面孔越来越多。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就曾表示,在该协会注册的5000多名正式会员中,企业家约占20%,而且这个比例在快速增加。 (辅文)对话艾思: “瑞银从不把艺术当投资” 对于在企业收藏上还处在刚刚起步、懵懂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瑞银的成功模式无疑是非常诱人的。 那么,瑞银的企业收藏模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否具有可复制性?《中国经济周刊》独家对话了瑞银集团艺术藏品展负责人佩特拉?艾思(Petra Arends)博士,在加入瑞银艺术品珍藏部之前,她曾担任瑞银艺术品银行部门(UBS Art Banking Team)的业务负责人。 《中国经济周刊》:企业收藏在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已经非常普遍。在您看来,企业收藏与个人收藏有什么不同? Petra Arends:个人收藏你可以想收藏什么就收藏什么,但是企业收藏你就要考虑什么藏品适合于你的企业,并且要与企业文化、品牌形象相契合。另外,企业收藏的种类、数量、风格等也会非常广泛,不像个人收藏,大多会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品类上。 《中国经济周刊》:瑞银的艺术收藏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创建企业文化和品牌塑造,那么,它是否有赢利任务或者目标? Petra Arends:完全没有,我们从来没有、也不打算做任何投资性的行为,我们这个部门从来没有想过要赢利,我们是个完全的“cost center”(成本部门),但是我们给整个瑞银带来很多东西。另外,我们从不把艺术当作投资。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瑞银的收藏中有多少来自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从图录上看,中国艺术品中新媒体方向的比较多,比如曹斐等人的作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 Petra Arends:非常遗憾,我们现在拥有的中国艺术品的数量可能还不到我们全部藏品的1%。这是因为虽然我们的收藏有40年的历史,但是我们最近三、四年才开始关注和收藏来自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新媒体作品对于我们来说也很新,但他们很适合我们,因为这些作品对于企业来说很容易展示,观者也很容易进入。这也表明,我们是企业收藏,并不是博物馆收藏,我们可以关注非常新鲜的艺术作品。 《中国经济周刊》:瑞银已经有很多年成功的企业收藏经验,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才刚刚开始尝试。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您觉得瑞银模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可以复制的模式吗? Petra Arends:我觉得在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收藏,或者说还非常非常的少。中国企业收藏的模式往往是从私人收藏开始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动因是来自于企业所有者的个人兴趣和爱好。由于历史的不同,瑞银的模式是否可以被中国企业来引用,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但是我觉得探讨瑞银模式会对中国企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