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对开发商来说,现金流是最重要的,断臂求全也是好汉之举;长远来看,要拓展多元化融资自救,避免重蹈“华山一条路”的覆辙。
撰稿·陈基强
全球金融海啸中,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春江水暖鸭先知,房企H股最先感受到海外寒风。从2007年11月到2008到11月间的1年间,海外房地产类H股大幅缩水,市值缩水都超过75%,合生创展、富力地产和盛高置地3只股票市值缩水超过90%,仅剩下一年前市值的1/10。缩水量上,富力地产市值缩水达1000亿,碧桂园缩水总量更多,达到1300亿,相当于两个苏州市的GDP。房地产企业遭遇到生存危机。 2008年10月,国房景气指数连续10个月回落,达到99.68点,两年来首次处于“不景气”线以下。1-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6.5%,商品房空置面积同比增长了13.1%(截至10月末)。北京、上海成交量严重萎缩,分别达到了49.6%和40.4%。全国70个城市中,有35个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下降,深圳和广州的新建住宅销售价格降幅较大,同比下跌15%和7.4%。一连串的灰色数字,让整个市场信心全面受挫。 金融风暴下,市场前景不明朗,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无论是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选择了观望。2008年第三季度,上海商品房的消化率仅为58%,交易惨淡,观望气氛浓郁。 金融风暴也引起海内外信贷紧缩,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在2008年遭遇了大考。 200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资金出现了巨大的缺口,约达7000亿元。至2008年9月,全国共有120余幅土地流拍。临近年关,面临清偿银行贷款的压力,开发商不得不降价销售或卖地求生。南京城区楼盘的打折销售,招商地产出让旗下子公司来缓解资金困境等策略,皆为应急之举。近月来,有十余家房地产企业向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提交了股权转让申请。面对如此危机,这条紧绷了14个月的资金链是否会戛然而断?地产全行业陷入了数年来最为艰难的萧条局面。6万多家地产公司,数以万计员工的就业,众多白领和农民工的收入,都系于一条产业链的兴衰。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业有着最广泛的关联影响,其低迷状态必将传导到下游的建材、建筑施工、家居等行业,上溯至上游的钢铁、水泥、土地等行业,乃至金融安全。地产行业在信贷政策重负下的萧条,比想象的后果更为严重。 假如有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倒闭,从而影响到银行对企业的信心,进而引起信贷紧缩,是不是会惊起像雷曼兄弟、AIG那样的波澜呢? 为应对危机,中国已连续降息,并推出扩大内需的“4万亿”计划。也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且出台了一系列放松首次房贷的政策。然而,面对市场这样低迷的局面,救市不容松懈:当前对开发商来说,现金流是最重要的,断臂求全也是好汉之举;长远来看,要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自救,避免重蹈“华山一条路”的覆辙。 为活跃市场气氛,积极放开户籍政策,拓宽购房群体是不错的手段;而商业物业不是必需品,与住宅的目标消费者不同,放开商业物业市场,也是政府的一条良策。上次房地产低谷时,出台了买楼退税政策,如今也不妨借鉴。(作者为基强联行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