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讯信息首席分析师 文国庆 本周,美国经济危机继续深化。如果说10月份全球股市的暴跌反映了美国进入金融危机的高潮,那么本周美国国会关于拯救三大汽车公司为核心的辩论,以及随后的经济数据表明,这场危机已经进入全面的产业衰退阶段,美联储也认为,这场危机至少还要持续一年以上。与此相应,美国股市本周再次暴跌,全球股市紧随而行。几乎所有的股市都出现了与美国市场相近的暴跌,多数市场创下10年来的新低,惟有中国市场巍然不动。其实,也仅仅是境内股市如此,香港市场还是出现了8%的跌幅。 如上周所说,A股市场已经表现出了某种特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上周我们看到A股市场强于全球股市40%,本周继续强于世界指数14%,累计超涨52%,这是否是一种偶然现象?也许不是。 我们看到,本周依然是中证流通指数强于上证指数,大盘股弱于小盘股,这一点纯粹地用指标股护盘来解释有点勉强。从运行态势来看,尽管市场出现激烈波动,但总体上市场运行平稳,成交量均匀放大,每日涨停股迭出,热点有序转换,但龙头品种依然不倒。至少从机构资金来看,呈现持续的净流入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市场在周五出现了与其他市场相异的走势,带动境内市场再次走稳。正如我之前提示的,尽管A股市场运行态势比较欣慰,但两地日益扩大的价差,终究是悬于投资者心中的一个忧虑。香港市场的走稳,使得境内市场更为和谐、顺畅。 与各国经济清一色的负面消息不同,国内经济忧中有喜。尽管经济数据持续恶化,但我们看到“不惜一切保增长,千方百计促就业”的战略已全面展开,各项政策的推进线路日益清晰。刺激经济的计划从当初的2万亿元~4万亿元,到本周的10万亿元,计划的膨胀速度令人惊骇。无论这个计划中有无水分,但是正像我两周前所说,这个计划到底是4万亿元还是14万亿元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保增长已经成为必须实行的国策,这个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中国也有能力实施。 从国力和经济运行模式来讲,中国经济完全可以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一枝独秀。而资本市场的运行,相对会出现一些曲折,譬如A/H股市场的比价问题,大小非冲击忧虑,货币政策的阶段性配套问题。我之所以看好中国经济,很重要原因在于这场危机对美国来说是经典意义的,对于中国来说却是非典型性的,美国的危机是政策无法避免的,中国的衰退是政策可以改变的。从更大的背景来看,它是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资产价格进行的战略性调整,而最终的受益方是中国。

我总体上认为中国经济短空长多,产业的转折将在半年后出现,而资本市场的转折则可早可晚,关键在于政策能否尽早改变投资者的预期。 我认为政府近期采取的经济政策比较到位,有可能较快改变市场预期,因此对股市的走稳并不怀疑,但考虑到近来两地股市差价拉开距离较大,A股市场下周可能进入相对平静期,而香港市场有望逐步转强。从战略上看,中国经济虽然看好,但两地市场运作机制有所不同,如何运作好香港市场,摆脱欧美机构的操控,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课题。当然,这件事有人会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