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亦斌:恒变才能走得更远



     “产品架构看起来很多元,实际上产业链的内在黏合有一条清晰的主线。”新海宜董事长张亦斌一边说,一边抽着雪茄。

  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的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光通信、软件、视频、LED四大业务板块。张亦斌解释,这样的一种架构可以统称为信息化的产业链,做硬件和软件都是满足信息化需求,电商和LED业务也是如此,从而使公司有一个整体的提升。

  这样的产业布局脉络,和张亦斌的个性有着很大的关系,他是一个锐意创新的人,如今又开始了战略转型,深入重构盈利新模式,尤以“多元化”为重要标志。他究竟要打造怎样的业务新组合?在此过程中,他又如何遵循企业发展规律,推动公司去家族化,不断朝着可持续治理的方向前行?

  开创成新 去单一化,重构业务模式

  董事会:光配线是公司的传统主业,为什么要选择向软件业务领域切入,您的战略考量是什么?

  张亦斌:目前,中国平均上网的带宽只有4MB左右,国际平均水平大概是8-10MB,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均上网带宽是四五十兆,中国香港甚至出现了千兆带宽,内地的发展空间很大。近日,工信部、住建部联合发文,今后新建住房必须强制光纤入户,这一政策对新海宜来说无疑是利好,我们的细分领域是光配线网络,即ODN。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的是,这个行业未来可能会看到天花板,市场增量的高度发展期已经过了,今后面临的可能是存量市场的激烈竞争。所以,从现在开始布局转型势在必行。

  每个公司的成长经历不同,产业布局也各不相同。如果说做硬件是建信息高速公路的话,五彩缤纷的软件和内容就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各式各样的车辆,人们是需要通过高速公路使得生活更加便捷和丰富。光通信的业务范围终究还是比较窄的,发展空间相对有限,而软件等领域,则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基于时代的发展需求、信息化的需求,调整并确立清晰的战略定位,才可以更好地回报股东。进行战略转型,对我们来说也是企业的“二次创业”。

  董事会:其实软件业务本身,也面临着转型压力。

  张亦斌:我们是在机缘巧合的时候,开始朝着软件外包发展的。2007年,新海宜收购深圳市易思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易软主要给华为做软件服务外包,当时只有200多人,现在发展到大概3500多人,而当时的核心人才都一直留任。收购深圳易软,可以说是新海宜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从光通信业务转型到软件业务。确实,现在的深圳易软也遇到了转型问题。

  深圳易软之前的发展,我们牺牲了一些利润率,以确保迅速将规模做大;毕竟在快速扩张阶段,企业的费用和成本都会高一些。最近几年,深圳易软的规模扩张速度相对放缓,开始注重改善产品和销售服务模式,研发利率相对提高一些,这导致增速没那么快,但盈利能力逐渐回升。不过我们也很清醒,华为在销售业务中的比重相对比较大,现在华为的业务占到软件公司的70%,软件公司又占新海宜整个收入的50%。有华为这样的大客户,对保证收入规模、稳步向上发展是有利的,但单一大客户的风险是,客户的议价能力很强,会让公司的毛利率有比较大的压力。

  董事会:软件领域除了继续创新产品、服务本身,也要对客户进行适当的多元化转变,这其实是在进一步重构业务模式。

  张亦斌:“去华为”的战略目标是在一到两年内,把对华为的销售占比降到50%左右。具体的解决路径,包括软件的解决方案,以及非华为的软件外包业务。其实,很多公司都有这样的需求,但自身不可能培养一批软件工程师,成本太高,外包可以为企业节约大笔成本。

  现在深圳易软的非华为业务主要有几个方向:信息通讯服务、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等,这几项业务的比重会逐渐提高。在通信领域,母公司需要和运营商打交道,我们对对方的硬件需求非常了解。同时,运营商还有很多软件的需求,我们利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协同效应,就可以在通信领域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给运营商做一些软件的服务。而教育、电力信息化服务、金融、航空等领域都有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前景也很乐观。

  同时,深圳易软的软件外包业务也正在向软件解决方案转型。比如我们与全球最大的软件供应商SAP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对方提供软件的基础架构,股份公司在这个基础架构上进行二次开发,更加方便高效。电商领域也会下大力气发展。

 张亦斌:恒变才能走得更远
  此外,视频和LED业务也是发展前景看好的业务。新海宜的LED团队来自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同国际研发团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上市公司提供资金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国家对产业政策的扶持以及正在释放的巨大LED照明市场,都为新海宜LED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对于视频监控来说,国内安防城市、平安城市的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像伦敦等国际都市早就实现了视频监控覆盖,这样将抬高违法的成本,降低违规行为的出现,从而导致视频监控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一领域,同样存在这巨大的发展空前。

  目前,新海宜形成了以苏州和深圳双城发展,涉及光通信、软件、视频、LED四大业务板块的完整产业链。公司进一步的战略转型将从光通信业务转到以软件业务为主,软件业务又从外包向软件解决方案转型。2012年,公司的软件收入和通信收入大致持平,未来几年,软件行业的收入规模可能会迅速增长,超过光通信收入。从目前看,软件行业的发展空间还相当大。

  新海宜的“新”字,就是取义“开创成新”,就是指企业要在发展过程中时刻保持创新,创新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群力为海 去家族化,推动价值包容

  一项新事业的开创,总要有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能够跟着自己甘愿冒险的人,最初无非是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因为这些人最容易统一为一个目标,达成一致,沟通效率也最高。不过随着公司上市,家族企业必定要社会公众化,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创始人也不可能一直都是大股东。作为家族持股30%多的新海宜,董事长张亦斌又有着怎样的治理思维?

  董事会:家族治理有其特有的授权文化,这与上市公司之间有交集,也可能存有潜在的冲突,您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

  张亦斌:新海宜董事会是创始人和新加盟人才共同构成的董事会,最大的特色是责任大于权利。作为股东和董事长,我更大的责任是确保企业更好的发展,作为一家上市多年的公司,我们在公司治理、人才引进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制度,用制度来管人、制度来管事。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民营企业董事会的规范运作需要有一个过程。但是,只要建立起有效的制度措施,大家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很多发展中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我们是竞争性企业,是创业的一代,还没到坐享其成的时候。包括我的孩子也是这样,将来一定要从基层做起,假如没有干过基层,就不知道普通员工的疾苦。

  董事会:您提到了价值观,这对新海宜来讲可能尤为重要,众所周知,软件类企业的治理难度是很大的。

  张亦斌:一个团队需要一致的核心价值观,需要有人唱主角,有人打边鼓,有人鼓掌。

  1998年是新海宜成立的第二年,我释放了出20%多的股份给员工。虽然苏州经济比较活跃,但地方比较小,企业要想留住人不容易。假如当初不释放这些股份,新海宜就走不到今天。现在,在新海宜各个业务板块和重要岗位上,都有持有股份的核心员工,新一期的股票期权计划中,大部分的业务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也受到了期权激励,业务板块的每个团队都有领头人,实行总经理负责制,都有评估考核。始终给核心员工股份,就会让员工有归属感,有了归属感,大家的想法和做法就都一样了。

  深圳易软的软件外包业务的核心优势就是人才。一是规模大,员工有将近4000人,在行业内排名前十肯定没问题,但跟印度做软件外包的从业者大概有10万人相比,还是不够的。二是在人才培养梯队的路径方面,我们更侧重从在校生阶段就开始培训,如果基层的工作干得很好,就会逐渐升职。除了本职工作,我们还鼓励员工创新,如果做得好,获得市场认可,个人就会有很大收益,公司也会获得更大收益。这样一来,大家都有一种创新的精神,有竞争合作的意识。我觉得,公司4000人规模的团队中,什么样的人才都有,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董事会:对人才的这套做法,目的是不是为了最终形成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公司治理更进一步?

  张亦斌:我们的企业永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给你机会、注重结果”是新海宜一贯秉承的信条,谁来干都可以。不过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去家族化的时间和方式也各不相同。所谓“去家族化”实际上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创始人的股份将会不断稀释,公众化公司的架构会更加明显。而在另一方面,中国真正的职业经理人,也需要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民营企业里得到历练、不断学习,才能担当大任,扛起为社会和股东谋利益的大旗。新海宜部分高管、部门主管实际上都是职业经理人,相信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许10年以后,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加成熟了,家族持有的股份就只有15%、甚至是更少,去家族化也就理所当然。

  市场在不断变化,企业的架构也需要与之相适应。我很欣赏台湾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说的那句话:“除了老婆不变,其他都可以变。”我希望看到企业以一种动态的发展,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当然在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中,董事长要当好企业的灵魂。

  董事会:您曾有过游学经历,跳出企业一段时间后,作为大股东和董事长,您有怎样的感悟?

  张亦斌:中国企业的董事会很少有争论,这可能跟东方人的表达方式有关。为了让董事会制度真正落地,真正念好商业经,我确实有过一段商学院的游学经历。

  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国的移民文化,最大的启发是,先进的文化要有包容性。其他商学院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伦敦商学院对风险控制比较重视,洛桑商学院关注点是品牌和家族传承,日本早稻田商学院强调波浪理论、提倡忍耐等。

  刚才我说到了新海宜名字说的“新”,另外两个字分别是指“群力为海”和“至善是宜”。我希望所有员工团结起来,实现企业的蓝图;希望努力做好企业,对社会发展有益。只有这样,你才是具有行业影响力、受人尊敬的企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351.html

更多阅读

学会创新议论文 学会算账,创新项目才能走得更远

说起算账,没人会感到陌生,每个企业都有一本账,财务部会把创新项目过程中的各项支出清晰的罗列出来。一个创新项目从头到尾花了多少钱,看看总数便可以一目了然,但如果你认为这就可以了,那你可就错了。

混业经营 雅戈尔 混业经营只为走得更远

     服装界里的“地产玩家”、开发商圈里的“投资高手”、资本圈内“最能干的裁缝”,这是媒体给雅戈尔总结的标签化说法,但这真实地反映了雅戈尔的三大主营业务。雅戈尔官网上对自己的介绍是:创建于1979年,经过33年的发展,逐步确立

还要走多远才能不悲伤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前些日子,我们几位原来同在一家公司走出来的老总聚会,其中一位老总跟我说:“老梁,如果你不从公司走出来,估计等到公司上市时你也可以分到一些股票。”我反问:“依据何在?”他看看财务老总:“你看他都得了几百万股,我猜老板也不会不

市场化:今年走得最远

 市场化运作一直是高交会追求的目标之一。与往届高交会相比,第七届高交会无疑是市场化走得最远的一次。   政府运作将逐步淡出   深圳市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主任助理李成侠介绍,今年高交会市场化探索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

声明:《张亦斌:恒变才能走得更远》为网友爆菊之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