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安 及至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来,及至众多发改委官员围住三里河,才惊觉:中国才是骨子里的社会主义呀。 纸醉金迷啊,北京西城三里河。 此话不是说三里河当地有多么奢华的消费场所,消费算什么?一个人一顿饭吃掉10万元,够飙了吧?—不是10万,是1000亿。 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年底前的50天里,把1000亿元的投资花出去。于是,各省市发改委官员群集国家发改委所在地三里河。据说,连旅馆的地下室都住满了。小小的三里河飘着那1000亿元的票子,怎不纸醉金迷?空气都醉了。而这1000亿元投资,只是国务院宣布在2010年底前总投入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的一个零头。 众多官员齐聚三里河,让公众警觉的首先是对公共财政体系的不信任,豆腐渣工程、政绩工程、重复建设、设租寻租,这些贬义词都跑出来了。对政府资金的使用,前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评价不高:中央各部委除预算资金外,还有一笔中央转移支付款项,而怎么花的,人大不知道,老百姓更不清楚,这为资金自由支配创造了较大的空间。 此次华尔街金融危机发生后,有一句话说:美国变成了社会主义,而中国更像资本主义。及至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来,及至众多发改委官员围住三里河,才惊觉:中国才是骨子里的社会主义呀。 比如美国政府救市计划的实施设计是:政府举债,通过私人机构收购那些“有毒证券”。注意是私人机构,收购哪种债券和股权,以什么价格收购,私人机构更有眼光。待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得到改善,市场信心恢复,“有毒证券”开始退毒,垃圾变黄金,美国政府趁机将其脱手,还清举债,赚上一笔。而那些金融机构,放归市场兀自玩吧。 中国不是这样。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比如高速公路,政府立项,政府投资,政府招标建设,建成后政府收费管理,最多立起个政府部门属下的公司,进行疑似的市场操作管理。这些项目也许会允许私营资本进入,但如果预期效益太好了,于是不好意思,明里暗里设置门槛阻止之,比如石油项目。

在特殊时期,美国是从政府始,市场终;中国是政府始,政府终,肥水不流外人田。 理查德·麦德利(Richard Medley)曾是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合伙人,曾任索罗斯集团首席策略师和执行总裁,也是一位对冲基金大佬,他猛烈批评对冲基金,恰恰是因为它太“社会主义”了:对冲基金自己只有一点钱,整个是建筑在别人金钱之上的,“免费的钱让人愚蠢”。 而对官员来说,这4万亿投资几乎就是“免费的钱”,从头到尾都让官员们独自操办了,这怎不让公众担心? 同样是花钱,官家与私人不一样。 比尔·盖茨前半辈子挣钱,后半辈子花钱。虽然是花钱,但那是自己辛苦挣来的,自然勤勉操心。从捐献项目选择,到实施过程监督,比尔·盖茨就像挣钱那样认真。比如中国项目,他一定要求中方的配套资金,把两家的利益捆到一块儿。 但如果中方的资金是政府的,又正好碰上一个不负责任的官员,比尔·盖茨不也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