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这次机遇,中国将不仅能够展现自己的领导力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且能够为未来30年的发展奠定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稻葵
这场金融危机接下来将如何演变?笔者认为,从现在开始,六个发展方向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从现在开始,快则2个月,慢则5个月,这场金融风暴可能就会过去。(这里金融风暴的定义是两个事件的叠加:一是大规模金融机构的破产,二是短期借贷市场的崩溃。)金融风暴将很快结束的原因在于,目前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已在不遗余力地参与抗击金融危机,这种情况已经与一个月前的形势迥然不同了。 第二,金融风暴将发展到第三阶段,即将有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遇难。乌克兰、巴基斯坦、匈牙利已经出现金融问题并接受IMF援助,它们的金融危机与发达国家相比更加严峻,因为它们没有国际货币发行权,所以金融危机马上引发国际收支危机。我们周边的国家,如韩国、印度等国,其形势也是岌岌可危。 第三,这场风暴即便在5个月之内过去,也将对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重创,不过这个重创会比较短、比较浅,可能是三、四个季度,但会导致西方尤其是美国消费市场的萎缩,因为它们的消费信贷机制大打折扣。消费市场萎缩之后,会给西方国家带来一个比较长的5~10年的低速增长时期。 第四,美欧政府将是最大的赢家。现在美国、英国一只手向国际市场借钱,另一只手用借来的钱去买那些价格已经跌了40%~50%以上金融公司的股票。注意,在金融风暴到来的今天,美元不仅没有贬值,反而大幅升值,美国国债也是价格大涨。所以,3年之内美欧政府非常有可能大赚一笔。反过来讲,那些手持巨额美元外汇储备的政府,包括中国,如果应对不当,则有可能成为这场金融大救援的下家。我们应当慎之又慎。 第五,美元将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贬值通道。长远来看支持美元的基础一是实体经济,二是金融市场的健康程度和规模。美国实体经济中长期内难以恢复高速增长。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美欧在金融危机以后非常可能进入一个金融过度监管期,因此,它们的金融业将难以重振雄风。同时为了救市,美国发行了近万亿美元的国债。如果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同时金融市场吸引力不强,谁愿意去买你的金融产品呢?所以对美元的需求会下降。 第六,国际金融新秩序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起来。国际金融新秩序肯定会建立起来,但是这个过程恐怕是一个较长期的、不合作的博弈过程。今天的情况和1944年的情况完全不同。1944年的时候美国是二次大战最大的赢家,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作为基础,同时那时国际贸易占GDP的比重、资金的国际流动性都远远低于今天的情形,那种局面下容易对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形成国际共识。今天没有一个经济体或者经济组合体(例如欧盟)能够对跨国金融流动产生相应的对冲,不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完全固定的汇率体制,不可能由一两个经济体通过协议来确定新的体制,所以不合作博弈还将是未来长期国际金融格局的基础。国际金融新格局是打出来的而不是谈出来的。 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根本利益。第一,中国即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储蓄国和对外投资国,同时我们的金融体系还没有完全放开,我们的金融改革必须要向前推进,但是我们希望在稳定的前提下做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希望保持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不愿意看到类似于今天的金融大动荡,我们也希望汇率不要有大的波动。 第二,希望人民币通过渐进式的、可控的方式逐步实现国际化。当人民币国际化之后,我们就能够远离国际收支危机,更不用说获取一定的国际铸币收入。金融危机之下的美国,为什么没有引起国际收支问题,没有人去炒作美元?就是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美国政府有发印国际钞票的能力。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的长远奋斗目标。 第三,中国要通过参与国际金融秩序建设的过程,来体现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升国际领导力。短期内中国可能还不具备这个能力,目前我们的话语能力甚至还不如印度,但是我们要参与,其中一种形式是与一些国家政府进行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目前我们也许可以提出三个主要议题: 1. 支持和参与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加强国际监管和监测的工作; 2. 呼吁加强各国救市计划之间的协调配合; 3. 呼吁IMF框架下的改革, 包括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和注资权,而且IMF的投票权应当考虑以人民币以及其他货币为基础;在IMF救援机制方面,我们期待国家破产机制的最终出台。我们也要呼吁各大主要货币之间互相协调,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 总之,当前的金融风暴及其引发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讨论既充满挑战,也充满了机遇。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应该,也一定会抓住这个机遇,不仅要展现我们的领导力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且确实要为未来30年的发展奠定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作者是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