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来说,必须对由此引发的外需环境的巨大转变做好充分准备。
作者:程默
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标志,“中国制造”开始在全世界泛滥。中国的出口部门在告别2001年个位数的增长之后一骑绝尘,2002年至2007年的增速每年都在20%以上,出口额从2001年的2661.5亿美元暴涨至12180亿美元。 而在“中国制造”的另一端,则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持续膨胀的消费热情和消费规模。从1994年到2007年的14年间,按实值计算,美国实际消费需求的趋势增长率每年高达3.5%——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对现代史上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都是一场最盛大的消费狂热。同一时期,美国实际可支配个人收入平均增长仅为3.2%。在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看来,依靠发达的金融创新和宽松的监管体系,美国消费者似乎发现了一种新的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战术以代替传统的收入型储蓄。这种资产型储蓄,先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的股票质押,然后是本世纪上半期的房产抵押。储蓄模式的调整,一方面支撑了美国狂热的消费,并轻而易举把其储蓄率推低至零点甚至是负值。另一方面,美国消费者也为此背负了创纪录的债务。截至2007年底,美国家庭部门负债率飞涨至可支配个人收入的133%,比10年前上升了40%。 但如今,随着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这种规模庞大的消费盛宴正在走向终结。根据尼尔森9月底至10月初对52个国家2.6万人的调查,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相信自己的国家将在未来12个月内步入衰退。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努力攒钱,减少去餐馆吃饭等“户外”娱乐,削减购置新衣的支出。同时,超过1/3的受访者开始转向更廉价的日用品牌。这些变化已影响到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服装等“非生活必需品”的销量。尼尔森营销业务副总裁詹姆斯·罗素称:“我们看到消费者行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以往的衰退中,消费者没有明显改变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方式,但现在人们已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长久以来,外出就餐一直是希腊和意大利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两国如今已开始发生重大转变:近3/4的希腊人表示,他们呆在家里的时间更长了,而超过50%的意大利人也在这样做。超过50%的日本受访者减少了外卖的购买,尽管日本公寓狭小,不适合烹饪。 在金融危机的中心——美国,公众消费模式的改变,简直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从拉斯维加斯赌场附近那些高档消费场所,到汽车销售这样与普通美国人息息相关的行业,都感受到了美国家庭巨大财务压力的气息。美国经济咨商会的调查显示,将在未来半年内购车的美国人比例已经下降到了5%,这是1967年开始进行此项调查至今的最低值。此外,美国人也在减少乘飞机出行的次数,不管是因为公务还是休闲。外出就餐的人数也在减少,饭店不得不努力提高上座率。 种种迹象表明,金融危机毁掉了欧美发达国家成千上万人未来十几年的消费支出计划,甚至可能使下一代在不同的消费观念中成长。消费模式具有强大的惯性,其转型并不容易,但一旦转变发生,再恢复过来也不容易。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不仅意味着二战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落幕,更导致了欧美发达国家消费行为的深刻改变。人们不得不选择更省油的日本品牌的小汽车、不得不把家庭的空调转向25度。此后新能源开始逐渐深入人心。 在20世纪70年代那次石油危机中,美国消费者的存款率仍有9.5%,而今,这一数字为负。欧美发达国家将不得不面对其传统消费方式行将终结这一现实。毫无疑问,这种消费行为的改变意味着传统的“亚洲制造、欧美消费”的全球经济模式将要经历痛苦而漫长的调整,而中国将会首当其冲。我们难以预期这个过程会持续多久,程度有多深,但对于中国来说,必须对由此引发的外需环境的巨大转变做好充分准备。也许,只有中国内需市场的真正启动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迎接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