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1月18日,国家工商总局就发表声明称“中国驰名品牌”评选是场骗局,然而这种药品至今仍在使用这一称号。对其标注的“纳米银”成分,厂家又拿不出权威的认证。
有调查显示,对“小痛小病”,中国老百姓习惯自己解决,不会特地跑医院就医。非处方药和各种保健品在这一心理的作用下,走上了各药品超市的货架。大众媒体上也少不了药品广告的身影。那么,神通广大的纳米技术在医疗药品上又有哪些应用?
记者首先采访了北京一家市级医院药剂科的负责人。他回答说:“纳米技术很早就听过,但是从目前医院引进的药品来看,还没有包含这一技术的产品。” 那么,在药店能看到“纳米药品”吗?记者在北京朝阳区随意挑选了一家药房,进去询问是否有纳米科技的药品,立刻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售货员拿出一盒标注有“纳米银”字样的妇女用药向记者介绍说:“这是新产品,纳米技术,比原来那些膏状的效果好多了。”记者随即询问“纳米银”的功效,身穿白大褂的售货员显出十分专业的样子说:“纳米是一种计量单位,“纳米银”杀菌性很好。而且这是‘中国驰名品牌’!”她指着包装盒上的标签说,“你看,这是中国医科大学科技开发公司研制的,质量是很有保证的。”在药品成分栏里可以醒目地看到“纳米银颗粒”等字眼。 然而据了解,工商总局曾发出声明,国家权威机构并未进行过中国驰名品牌评选。 记者随即致电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开发公司,希望能了解一些研制情况,一位始终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公司研制的,但这项技术很早就转让出去了。现在跟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在包装盒的下方,记者看到出品方为沈阳天宝药业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了解详情,记者先在国家食品药品技术监督管理的数据库上进行查询,并没有发现相关记录。随后,联系到沈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检科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这家企业并不是药品直接生产厂家,所以不属于他们的管辖范围内。 按照包装盒上所留的号码,记者拨通了沈阳天宝药业有限公司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市场部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纳米银是一项新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副作用比较小。”当记者进一步询问该产品是否经过认证时,她随即说这些问题她没有办法解答,需要和“开发区”那边联系,国家认证和审批的材料在他们那里。记者表示希望直接与开发区负责人联系时,她推说现在正忙,而且开发区和她现在所在地距离很远,改天才能把材料传过来。至于为什么该产品没能在药监局数据库里登记,她解释说是非处方药的缘故。“这个问题,应该属于卫生部管,如果算是医疗器械的话又不一样。”电话里一直有嘈杂的声音,听上去该名负责人工作十分繁忙,采访匆匆结束。 之后记者又几次联系该公司,也只得到“负责人不在,改天传给你们”之类的回复。随后,该公司电话一直处于忙音或者无人接听状态。截至发稿日,记者也没有收到该公司的传真材料。记者采访尚且如此,普通消费者要搞清所谓“纳米银”妇女用药的底细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