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华尔街战争》
现时发生的全球经济危机和衰退,表面上看是因为次贷,但深 层的原因是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不平衡源于东西方消费模式的截然不同。由信贷驱动的西方消费模式,也造成了一个巨大的需求虚位。当这个需求虚位走向极端,就造成了消费过头的经济病,从而引发借贷、信用,以致于银行一连串的经济危机。 同样的,东方的“省吃俭用”到了过度的程度,对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阻碍。这是一个消费的虚位。这个虚位必须由拉动消费来填补。西方社会放缓消费之后,必然带来中国巨大的生产过剩和生产设备闲置的问题,从而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这一虚位必须由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来填补才可能得以解决。 当消费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引擎和基础时,当它走向极端,就会造成经济赤字的结果。金融大鳄索罗斯对此有精辟的分析:“在过去的25年里,我们始终保持着经常项目赤字。中国人和各产油国则获得了盈余。我们消费多于生产。在我们把债务越堆越高之际,他们在储蓄,在创造财富。这个趋势将持续:中国人会获得世界上更多的份额,因为他们会把他们的美元储备和美国国家债券变成实业。这将改变权力分配。权力往亚洲方向推移是美国在过去25年里造孽的结果。”
![第38节:大格局(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454212295815.jpeg)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并非仅仅是次贷引起的,次贷只是导火索,而美国实际上25年来已经在危机的火山上生存,不断增加债务,总相信危机会自然消失。然而事实表明,债务是不会自己消失的,危机也是不会自然解除的。 国有观:姓社与姓资 意识形态的争论已经没有意义。此刻,国家重返经济领域比任何时候都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用白猫黑猫的形象故事化解了姓资还是姓社的大争论。这一思维上的破冰,为中国潜心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梳理了人心。就在古老的中国不断地开放打开国门的时候,西方国家还陷入姓资还是姓社的教条主义中。 西方国家多年来一直批评中国国家管控太多,尤其是金融领域。现在,在危机的情况下,西方却也不得不走“回头路”,把很多银行国有化。德国媒体把欧元区主席荣克称为“欧洲最聪明的人”,原因是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当真实到来的时候,意识形态就停止了。”美国开始放弃了它一贯倡导的自由经济原则,向大型商业银行直接注资,并置换银行的股份。 中国经济发展总的趋势是在走向包括银行在内的私有化,但始终保有一以贯之的“国有情结”。这种做法,看来是根据国情和金融业的规则做出的正确决策。相反,华尔街投行不受约束的行为,会给国家金融和经济带来极大伤害,这也是被事实证明了的。当前的金融危机表明,各国自己的切身利益应该是最重要的经济指导因素。经济“意识形态”,不应该成为找到解决问题的绊脚石。事实上,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里有社会主义的成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