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华尔街战争》
1994年,保尔森来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宣布高盛北京代表处开业。在中国,高盛是开创数个“第一”的外资机构。 在主掌高盛的7年中,保尔森一直积极开拓中国业务。高盛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也是首批获得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认证的外资机构之一,并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

高盛还是第一家中标协助中国处理不良资产的外资机构,也是第一家完成不良资产国际销售的外资机构。 保尔森在各个场合对中国朋友评价甚高。保尔森强调中国伙伴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他更推崇中国的政府官员,他评价中国民众愿意接受好的建议,尤其在实践中探索最适合中国市场的运作方式上,而且完成工作的速度极高,“在其他地方一项所需要的时间,他们只要一半或1/3就足够了”。 在白宫供职3年后,保尔森转而投身商界,加入了高盛公司,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商途生涯。在他的执掌之下,高盛成为美国最 赚钱的证券公司。 2006年7月,处在事业巅峰的保尔森决定接受总统布什的邀请,从前任斯诺手中接过财政部长一职。 凭借着对华尔街的深入了解,保尔森成功入围美国财政部长,而在他之前布什总统提名的前两任财政部长——奥尼尔和斯诺都是没有华尔街背景的公司高层。可以说,在成为财政部长之前,他的职业生涯几乎都在华尔街最重要的投资银行——高盛度过。保尔森是这个地球上最熟悉华尔街的几个人之一。 2006年,携带7亿美元身家离开高盛的时候,保尔森还是一个不为公众熟悉的实干家,他不抽烟喝酒,不会驾驶保时捷兜风,他说话磕磕巴巴,表情严厉。和巴菲特一样,他的爱好是喝可乐。 在中国金融圈,保尔森也以低调、谦和与幽默为业内人士所知。 他曾经说:“我从来没梦想过会涉足中国的国有企业重组和股票上市,我从来没有梦想过与中国的众多国家领导人相见。” 在美国国会,不健谈的保尔森在入主财政部的最初几周内,就迅速地与国会建立起亲密关系,仅仅是会议就召开了48次。 在国际环保圈,保尔森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为人们所称道。他曾经捐出个人价值1亿美元的高盛股票,资助环保机构“保护自然”的成立,并担任主席。他还致力于促进中国的环保工作,曾经在环保议题上同云南省政府合作。 看上去,这位从政治转身商业,继而由商业到科研,再由科研到政治的华尔街元老,身上还有很多同期华尔街元老所不具备的理想主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