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大风暴(3)

 第13节:大风暴(3)


系列专题:《解析华尔街崩盘的基因:华尔街战争》

  用这个理论去推导:欠钱的人,反而认为自己很有钱,欠钱越多越有钱。落实到房屋买卖上,美国人近十年来,房子越买越大,小房换大房,大房换豪宅,好像欠银行的钱不是钱,欠得越多越光荣。这不是“市场失灵”,而是美联储的政策导致了市场的混乱,而市场的混乱又是源于经济逻辑的“二律背反”。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混乱,美国政府的政策有直接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1971年8月15日,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对内冻结工资物价,对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此后,美元不能兑换黄金。脱离了金本位后,美元滥发,全球基础货币供应量呈数十倍增长,全球物价飞涨,世界平均通胀水平日益增加,贫富分化问题逐渐恶化。次贷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就是来自两极分化。

  1968~1975年,为减少贫富人群歧视的信贷和房地产市场,《公平住房法》《房屋抵押贷款披露法》与《平等信用机会法》先后上市。这三大法律为次贷埋下了伏笔。多项法律都禁止在种族、性别或其他个人的特点上歧视。从表面上看,少数族裔获得了平等的法律权利。在《公平住房法》《房屋抵押贷款披露法》与《平等信用机会法》等法律的保护下,他们和低收入的蓝领阶层有机会和白人和“金领”一样向银行贷款买房了。这些法律的通过,似乎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打开了贷款买房的大门。但是,它并没有从实际解决买房的资金问题。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不能解决经济资源配置不平等的问题。当然,经济资源配置的不平等的问题,实际上被混淆“财富”概念的经济逻辑在心理的层面解决了。反正所有买了房的人都认为自己赚了,都认为自己“财富”大增,都可以利用银行的“房屋净值贷款”从银行借钱消费。

  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经济条件差,甚至没有住房,宽松的次级贷款政策极大地点燃了他们购房的热情,从而推动了美国房市的繁荣,吹大了美国房市的泡沫。然而,当贷款优惠时间结束,贫困的民众无法偿付房贷的时候,这一庞大的金融链条便开始从根部断裂,并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

  穷人不是不能拥有渴望财富的权利,而是必须将这种对平等财富的追求演变成脚踏实地的财富创造过程。法律制度上的拔苗助长,对于缓解与改善穷人的地位于事无补。

  当消费远远超出经济增长的支撑,人们开始尝到了苦果。长期以来,“超前消费”以消费带动生产,被作为美国模式向全世界推广。但这一模式有其内在的风险,当消费超出收入太多,导致资金链条断裂,尤其被金融衍生工具所放大后,危机会以成倍的规模爆发,超出了金融系统本身所能抵挡的范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3753.html

更多阅读

第13节:大易与管理(4)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象就是现象,在管理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动,自然产生不一样的现象,而且经常有变化。《系辞传》说得好:易学的内容,主要在于卦象;而卦象的作用,则是把一切事物的形态,用卦象征出

第13节:大化解(3)

系列专题:《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念之转》  把真正造成你痛苦(愤怒、怨恨、悲伤)的那些“想法”或“故事”全都写下来,并把谴责的指头先朝向伤害你的人、你最亲的人、你所妒忌的人、你无法忍受的人,或是令你失望的人。“我先生遗弃我

第13节:第四节:让我如何面对你?

系列专题:《无往不利的商战指南:九型人格销售经》  第四节:让我如何面对你?  1号的朋友把"完美"看得无比重要,他们追求完美而不只是卓越,他们的标准是来自于外在的。比如说,中国的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公认的做人标准,提倡"非礼勿视,非

讨薪只领回3箱酒 第13节:全美标准(3)

系列专题:《全球帝国的阵痛:大转型时代》  在大萧条期间,斯图亚特·蔡斯写过一段话,大意是:在一个流动的社会,总是有人在经济的阶梯上往上爬,也总是有人从阶梯上摔下来,但是,如果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就该有某种办法,防止后者一头栽到地下室里

第13节:大闹局长(2)

系列专题:《惨烈职场博弈奋斗:我在职场二十年》  我表达的非常成功。   局长和他的老伴目瞪口呆的听着我说话,他们一直在听,满脸的错愕,好象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我足足说了两个多小时,至少也把那个意思重复了五遍以上,看看快十一

声明:《第13节:大风暴(3)》为网友我比他好你的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