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线和寻找控制成本的途径,李洪信带领太阳纸业正享受着行业上升带来的美好时光。
文 Changcheng Zhu
李洪信没有想到,26年前因为在公社做会计的原因而参与创办太阳纸业,现在却成就了他终身的事业。2007年,山东太阳纸业集团完成产量145万吨,销售收入80亿元,利税11亿元,成为国内高档包装纸市场的第一品牌;预计到今年底,太阳纸业能够完成浆纸产能20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利税15亿元的目标。作为太阳纸业的董事长,李洪信以个人资产60.6亿元位列2007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94位,山东省第一位。 已经跻身中国造纸业第一阵营的太阳纸业,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环境仍然相当利好。中国政府明确规定“十一五”期间关闭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造纸产能,以降低造纸行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国家从2007年起开始关闭小型造纸厂和草浆生产线,仅2007年造纸行业就关闭了2,000多家小型造纸企业。 “这在客观上为大型造纸企业扫除了低端竞争者,为市场腾出了新的空间。”李洪信说。自去年以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部分产能关停造成的产能供应缺口,白卡纸、铜版纸、日常生活用纸等几乎所有纸品价格大幅上升。这个时期对以铜版纸和白卡纸为主导产品的太阳纸业来说,无疑是一段美好时光。 太阳纸业并没有坐等政策带来的市场利好,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以循环经济的模式降低成本,一直是李洪信的既定策略。早在1982年创办企业之初,太阳纸业只能生产最初级的包装纸产品,年产量只有509吨,“毛利低到请支援的技术人员吃顿饭就能削去利润。”李洪信说。直到1994年,在与青岛造纸厂联营过程中,通过对方的技术支持,太阳纸业开始生产单胶纸,此时才有7%-8%的毛利率。太阳纸业发展史上第一次有了工艺水平等生产概念。 事实上,在1997年改制成民营企业之前,作为一家公社办乡镇企业,太阳纸业最早的业务是为青岛造纸厂提供草浆原料,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技术力量,只能通过引进外部技术人员来满足技术改造需要,这也让太阳纸业养成了尊重外来技术人员的良好习惯。 但技术投资对当时的太阳纸业仍然是笔不小的支出。李洪信通过合资的方式,取得国外的资金和技术,解决这些问题。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年产量刚刚突破万吨,太阳纸业就已经陆续与香港、加拿大、美国等4家造纸企业合资建厂,生产原来所不能生产的打印纸、高级静电复印纸和涂布白纸板等纸品。合资办厂对双方都有利,一方面合资企业享受到国家对三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又用合资的资金,壮大了太阳纸业的经营规模。 李洪信将这种策略总结为“小步快跑,量力而为”,不搞高负债,“每年都上一个台阶,但又不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李洪信说。近3年,太阳纸业每年用于技改的资金都达到了10多亿元,每年保持上一个大项目,使得其造纸生产线工艺水平保持与国外竞争者相同的水平。现在,高档铜版纸和白卡纸成为太阳纸业的主力产品,用于香烟包装的烟卡纸在国内产量第一。与晨鸣纸业(000488)等综合性造纸龙头相比,太阳纸业在高端细分市场上有自己的优势,其高档产品的比重占到太阳纸业销量的95%以上,毛利水平达到20%左右。 太阳纸业新的收入增长点来自30万吨无菌液体包装纸板生产线。无菌液体包装纸是一种多层复合包装用纸板,主要用于果汁、牛奶等饮料和方便面碗等食品包装。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是一项成熟而环保的包装技术,但国内仍主要依靠进口,每年需求量达到50多万吨。。 2006年4月,太阳纸业与世界第一大林业和造纸企业美国国际纸业公司(InternationalPaper)合作,共同投资2亿美元共同扩大高档涂布白卡纸的生产规模,并投资、生产30万吨无菌液体食品包装生产线,这使得太阳纸业的产品线进入造纸行业的最高端,目标客户为利乐等液态包装企业。该项目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成为太阳纸业未来的战略产品,预计最终可形成年销售52亿元的规模,其毛利率更可高达30%以上,近于再造一个目前的太阳纸业。 在不断提升产品线的同时,李洪信也一直在寻找降低成本的办法。李洪信的法宝之一是充分利用当地人力成本和资源的优势,以降低运营成本。对于造纸企业来说,能源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12%左右,由于临近兖州煤矿,太阳纸业依靠便利的煤矿资源,自建热电厂项目,其新建的15万千瓦热电项目,不仅为造纸生产提供了廉价的电力和蒸汽能源,还参与到循环再利用生产中。新上马的机械磨木浆生产线把废水蒸发后上高压碱回收炉焚烧,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实现物尽其用,同时实现“零排放”。此外,兖州当地职工流动率很低,产生了大量价廉物美的造纸工业熟练工;同时,太阳纸业还有一支技术能力很强的安装、实施技术队伍,在新的生产线投产及技改项目中能够节约每吨产量投资约40%。 李洪信的法宝之二,是希望更多地控制原材料的成本。由于木浆成本占造纸总成本的60%以上,而最近木浆价格的持续波动不断撩拨着许多造纸企业老总的心。目前中国国内制浆产能明显不足,2007年58%的木浆依靠进口,太阳纸业每年也需要进口100多万吨木浆,利用废纸回收和草制浆不过50万吨左右。“控制上游造林、制浆环节,成为造纸业企业间竞争的重要环节,”李洪信说,“谁控制了木浆成本,谁就有市场主动权。”于是李洪信开始向产业链上游的林、浆资源进发。 2001年,太阳纸业首次尝试向上游的造林方向发展。当时计划在兖州附近的鲁西南地区种植20万亩杨树,但中国政府鼓励农民种植粮食的政策改变,使该项目无法实现既定目标。李洪信开始重新寻找合适的种植经济林区域,经过两年多的考察,李洪信决定走出国门,选择在政局稳定、成本低廉、离中国市场较近的老挝投资300万美元,建立林业公司,新建育苗基地,今后还将陆续建立制浆生产线等设施,以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材料资源,缓解原料木浆和废纸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李洪信希望未来将太阳纸业建成一家在全球寻求最廉价资源的公司。 此外,太阳纸业还着手建立20万吨化机浆生产线和20万吨化学浆生产线,分别计划于09年中期和09年三季度试车投产,届时太阳纸业木浆自给率可达到70%,从而在自己控制资源和成本方面把握更多的主动权。 除了不断进行产品升级、不断降低经营及原材料成本,李洪信坚决走高度专业化的道路。“什么行业都想做,就会什么都做不专业,并且未必能赚钱。”李洪信说。因此,太阳纸业上市时募集的10多亿元资金全部用于造纸技术改造及产品升级,而没有发展其他产业。李洪信深有体会,“我们没有向下游发展物流产业,就是觉得做物流的长途车需要往返载货才有利润,我们自己搞物流,很有可能亏损。”对与造纸产品有关的中间原料等,太阳纸业以合资、非控股的方式涉足。当前的资产,除了配套的热电厂等项目,太阳纸业完全围绕造纸产业发展,没有多元化发展的计划——即便是在前几年房地产如此热门的情况下,李洪信也从来没有动摇过。 尽管在中国政府在《造纸行业产业政策》中明确鼓励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造纸企业,但李洪信对企业兼并同样持审慎态度。他的收购原则坚持两个标准:对方的工艺水平与太阳纸业相当;对方的产品为太阳纸业所未有,收购后能快速弥补太阳纸业的产品线。照此两条标准衡量,“国内值得收购的企业不多,”李洪信说,“未来几年太阳纸业将会通过自建新的生产线和向上游控制原材料资源,抓住从做大到做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