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证监会发布《A股交易相关收费大幅降低》通知,随后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当日宣布,降低A股交易的相关收费标准,总体降幅为25%。调整后,沪深证券交易所的A股交易经手费将按照成交金额的0.087‰双向收取;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的A股交易过户费将按照成交面额的0.375‰双向收取。
继4月27日国内四大期货交易所同时宣布全线下调期货交易手续费30%左右、证监会4月28日正式发布的新股发行改革意见、沪深交易所4月29日分别发布的主板和中小板新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之后,一周内连推四大新政,不禁让投资者联想证监会是否意在救市、A股市场是否迎来重大行情等一连串的问题。
中国A股市场在过去10年间,经历了熊牛转换,然而沪指又回到原点。这期间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里,GDP平均增速高达两位数以上,但中国股市过去一年整体跌幅超过20%;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沪深A股上市公司由2001年底的1248家发展到2290家,10年间包括新股发行、再融资等,上市公司共计从沪深两市集资近4万亿元。而过去一年A股市场融资量全球第一,因而被股民戏称“熊冠全球、扩容第一”。
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证监会的连续新政对于持续低迷的A股市场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初步估算,此次降低A股交易相关收费预计年度总额会达到30亿元人民币,不考虑上市公司价值创造的因素,这相当于政府让渡给股民30亿元的整体利益,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减轻了投资者负担。有分析人员认为这是证监会明确的救市信号,甚至有分析人员认定在未来的2-3年内将会出现一轮不亚于股改的大行情。而且根据过去的经验,降低交易成本通常是下调印花税,因此要是市场仍然低迷,证监会仍有下调印花税的空间。然而归根结底,与新增资金注入等政策相比,降低交易成本的调控政策更像一个似有非有的精神慰藉,控制性很差,除了免征资本所得税这样的强有力降低费用政策,全球还鲜有源于此的牛市。
据此,笔者以为证监会新政无疑是利好消息,但能否成为A股行情转机却值得商榷。
从国外实践来看,这种降本增效的资本市场政策不乏先例,美国证监会从上世纪70年代就着手打破纽约证券交易所固定佣金制、建立统一信息披露系统和禁止“穿价交易”等种种降低交易费用的改革,直到2011年,纽交所还推出了对高频交易业务执行更低的交易费用的新政。这么看,降低资本市场的整体交易费用还真是和救市关系不大。
从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履新以来推出的新政来看:推进债券市场制度规范统一和监管审核统一;多管齐下逐步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完善退市制度,坚决遏制恶炒绩差公司的投机行为,先在创业板探索试行退市制度改革;将启动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券工作;坚定不移地打击内幕交易行为;在国务院领导下,协调有关方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这些政策鲜有短期行为政策,更多给人留下意在夯实证券市场基础,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印象。况且郭主席还明确表示过“不存在救市这个概念,市场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至此,我们基本可以明确地说,证监会新政无意于救市,在乎市场制度建设也。
值得一提的是,细心者已经发现沪深交易所发布的主板和中小板新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存在若干差异,这个信号无疑是证监会下放权力,或是中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市场化改革的信号。若果真如此,笔者倒是觉得股民大可不必计较于一时利好,重要的是中国资本市场行情或因此长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