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管理案头必备手册:项目管理工具箱》
6)对招标人的资质等级的要求。 七、资格审查 (1)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采取资格后审的,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应载明对投标人资格要求的条件、标准和方法。 (2)资格审查的内容。资格审查应主要审查投标人或者潜在投标人是否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企业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 2)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资格和能力,资金、设备和其他物质设施状况,管理能力,经验、信誉和相应的从业人员。 3)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 4)在最近三年内没有骗取中标和严重违约及重大工程质量问题;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3)实际考察。资格审查过程中如有需要,招标领导小组也可对潜在投标人已完工程和在施工工程以及机械设备等组织现场考察。 (4)投标资格的确定。采用资格预审的,资格审查由工程牵头,工程前期部、项目部、预算部、采购部,财务部、审计部、经营管理单位共同组成评审小组,从参加预审的单位中选出不少于五家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由评审小组在《工程招投标资格预审审批表》签署意见并呈报公司总裁批准后,由工程部向通过资格预审的单位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告知获取招标文件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同时向资格预审不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告知资格预审结果。 八、招标文件的编制 (1)招标文件由工程部牵头,工程前期部、项目部、预算部、采购部等共同拟订。 (2)招标文件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投标邀请书(附投标邀请书格式)。 2)投标须知,包括工程概况、招标范围、资格审查条件、投标单位资质等级、工程资金来源或者落实情况(包括银行出具的资金证明)、标段划分、工期要求、质量标准、现场踏勘和答疑安排、投标文件编制、投标保证金、投标文件正副本数量、投标截止日期、提交与修改及撤回的要求、投标报价要求、投标有效期、开标的时间和地点、评标的方法和标准等。 3)合同的主要条款(附合同协议书、专用条款与补充协议、通用条款)。 4)投标文件格式及附录(附投标文件投标函格式、商务标格式、技术标格式、资信标格式)。 5)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应当提供工程量清单。 6)招标工程的技术要求。 7)设计图纸。 8)投标辅助资料。 (3)职责及分工: 1)工程前期部、项目人员拟订或审查招标文件中有关技术标的条款和内容,编写招标工程的工程综合说明,确定工程地点、建设规模、结构类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工期、招标范围,各专业工程工作界面的划定、现场环境及地质条件、投标人资质及合格条件、技术规范等内容。 2)预算部人员拟订或审查招标文件商务标的条款和内容。具体编写或审查计价依据和计价办法、投标文件商务标评标标准、方法和中标条件、确定投标报价的范围、确定合同价格的方式、合同价款调整的条件和方法、工程变更的确认和工程竣工结算等内容。拟订投标人有关财务状况的招标规定,确定和审查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的提交方式及担保书格式、资信情况等财务方面的内容。 3)采购部人员拟订甲供材料及设备的招标规定和要求。确定甲供材料设备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质量等级等内容。 (4)招标文件的审查和批准:
![第47节:项目管理制度(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460374930078.jpeg)
1)招标文件的审查由预算部经办,审查意见由评审人员和工程副总经理签署意见并填写在《工程招标文件评审表》中,评审表和经修改后的招标文件呈公司总裁批准并在招标文件上签字盖章。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按《工程合同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评审。 2)招标文件批准后(采用公开招标的,招标文件应报招标管理部门审查备案),工程部方可组织招标文件的发售和邀请投标人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