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距离获取控制权相去甚远,但微软故意把Facebook的价格拉高,为其他并购者设立了壁垒,如果“后来者”要并购Facebook的股权,必然要支付起码与微软同样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很可能是不划算的
文/林少娜 程序
2008年5月28日,全球第二大社交网站Facebook正式宣告开放Facebook平台源代码。所谓Facebook平台,是指其在去年5月推出的一个对外开放的项目——把自己的API(应用编程接口)向公司外的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开放,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将开发的产品在Facebook平台上推广。 在上述声明中,Facebook表示要进一步扩大对外部的开放。其发言人说,公司正在实施开放源代码计划。源代码开放后,其他社交网站也将可以利用Facebook的平台。发言人称,Facebook平台日趋成熟,走向开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具体的细节会很快公布。 在业内人士看来,Facebook的这项举动,实际上针对的是Google在2007年11月推出OpenSocial。而Facebook与Google展开的社交网络平台争夺,很可能牵涉到谁能夺得互联网未来的制高点。在Facebook与Google之争的背后,微软的影子时刻闪现,这个隐藏在幕后的大鳄,在争夺Facebook的股权斗争中,已经领先了Google一步。 2007年10月25日,微软出资2.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二大社交网站Facebook1.6%股权,同时为Facebook销售网络广告。微软花费巨资仅仅收购了Facebook1.6%的股权,震惊了全球IT界,更有众多人士认为,微软此举不明智,因为Facebook根本不值那么多钱. Facebook的财富泡泡Facebook本身就是IT界的一个奇迹。 自2004年2月在哈佛大学诞生以来,Facebook的注册用户人数持续高速增长,知名度迅速提高。目前Facebook已经拥有超过4000万个用户,每名用户平均每月在Facebook停留3个小时以上,用户停留时间和访问量构成了一个优秀的广告平台。Facebook2007年营业收入为1.5亿美元,净利润3000万美元,分析师预测,2008年度Facebook的营收将迅速增至7.5亿美元,2009年预计将达到15亿美元。 按照微软以2.4亿美元收购Facebook1.6%的股权可以推算,Facebook的整体价值高达近200亿美元。 成立仅四年的Facebook值这么多钱吗?针对Facebook的估值,微软平台和服务部门总裁约翰逊表示,“以Facebook现有的增长速度,其用户有望达到2亿人,存在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因此150亿美元以上的估值合情合理。” 约翰逊认为,美国网络广告市场的年营业收入为400亿美元,并有望进一步增至800亿美元,参股Facebook显示出微软对自身开发的广告平台和Facebook的信心。 虽然微软对Facebook的发展前景信心十足,但“离谱”的高价还是让人觉得微软似乎在“犯傻”。 SiliconAlleyInsider公司(以下简称“SAI”)对全球互联网领域的25家私营公司进行了估值,在SNS(SocialNetworkingService,即社会网络服务)社区网站中,Facebook以90亿美元的估值排名第一。在互联网领域的非上市的公司里,Facebook是人们心中公认的老大。但是,90亿美元还是远远地低于微软入股Facebook时对其的估值。 微软对于Facebook的定价相当于后者2007年净利润(3000万美元)的500倍,相当于当期营收(1.5亿美元)的100倍。2005年,新闻集团仅支付5.6亿美元,就收购了美国第一大社交网站MySpace。如果Facebook的价值达到150亿美元,那么按照对Facebook的估值方式,MySpace的价值将达到250亿美元,相当于新闻集团市值的1/3以上。如果Facebook的价值达到200亿美元,那么,按照4000万用户来计算,目前Facebook的每个用户价值将达到500美元,很显然,这高估了Facebook的用户价值。 因此,无论怎么看,Facebook都不值这么多钱。问题是,精明的微软难道真的会“犯傻”吗? 微软没“犯傻” 中山大学会计学博士后罗党论认为,“企业发生并购的时候,不能单纯从企业基本面来评估其价值,微软这次的并购所给的溢价,更多从战略层面来给并购者溢价。” Facebook的价值还在于该网站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2007年5月,Facebook开始允许第三方为其开发应用程序。很多业内人士预计,Facebook最终也许会成为一款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范围广泛的工具,例如搜索应用。到目前为止,Facebook已经拥有4000多个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将使得Facebook更加强大,至少更具吸引力。在这方面,运行在微软Windows平台之下的桌面软件无法与之相比。随着互联网迅速普及,用户花在网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很多年轻用户将大量时间用于社交网络,包括共享图片、与好友聊天、以及发布有关自己的信息。如果Facebook成为一款整合所有功能的操作系统,未来将会占据大部分用户的网络时间。由此Facebook可以控制时间,控制广告支出。 近年来,微软一直希望能增加其网络广告市场份额,以打破Google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利用Facebook开放的软件平台,将有利于微软销售更多网络广告。通过收购Facebook股份,微软给予了Google有利一击。 如果微软不收购Facebook的股份,雅虎和Google将获得更大的机会,至少它们与微软对抗的资本将会得到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微软将失去Facebook这一有利可图的广告平台,同时让竞争对手雅虎和Google占据更多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竞争对手收购Facebook股份并施加影响力,Facebook可能会更加积极地拓展网络商业应用市场,在商业软件领域向微软发起强劲的挑战。 微软仅收购Facebook1.6%的股权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微软此举虽然距离获得控制权相去甚远,但其故意把Facebook的价格拉高,为其他并购者设立了壁垒,如果后来的并购者要并购Facebook更多的股权,必然要支付起码与微软同样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很可能是不划算的。可以说微软只用了区区1.6%的股权,就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Facebook的未来运作。从这个角度看,微软不仅没“犯傻”,并且是一如既往的精明。 事实上,2006年,微软已经针对美国国内网站上条幅广告与Facebook达成了协议,有效期至2011年,也就是说,至少在2011年前,在国内网站条幅广告上,Google被阻挡到了Facebook之外。 如果Google等公司也试图通过收购Facebook的股权控制这个公司,微软则很可能迅速增持Facebook的股份,直到能够相对控制Facebook。当然,这还要看Facebook的意愿,但是,由于已经持有了1.6%的股权,按照一般交易规则,微软是有购买Facebook更多股权的优先权的,或许在1.6%的股权交易协议中,双方对此有明确约束,微软完全有可能明确要求Facebook不能向Google等特定的几家公司出售股份。这样,即使微软在购买Facebook1.6%的股权时出了血,但换取了对后者的股份出售优先权或监督权,也是非常划算的。 新兴公司估值迷局 对于像Facebook这样的新兴公司来说,并没有太多固定资产,有的甚至还没有盈利,一切都只能靠预期,到底应该如何估算这类公司的价值? 近两年,社区网站成了互联网领域的一个热点。甚至有人断言,下一个Google将会在社区网站内诞生,而一系列事件,似乎也印证了这一判断。 新闻集团5.8亿美元收购Myspace,微软2.4亿美元购得Facebook1.6%的股份,之后是李嘉诚迅速跟进,投资Facebook超过1亿美元,之后SNS社区网站热潮席卷了互联网领域。太多人对社区网站充满期待,太多人被SNS概念蛊惑的五迷三道。 社区网站到底有多大商业潜力?有多大商业价值呢?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答案,但大都觉得社区领域“钱景无限”,蕴藏着巨大金矿。 互联网的商业价值,有时很难按常理来准确预测。就拿Facebook来说,不管200亿、150亿还是90亿,现在都只是对其商业价值的估算而已,这里面当然里也蕴含着对它价值的预测和期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算标准。 罗党论指出,“SAI是将Facebook2008年的营收预期3.5亿美元乘以25,得出了接近90亿美元这一数字。至于微软是怎么算出150亿来的,无从得知,可能除了估值的因素之外,还有双方谈判博弈的因素在内。” 既然是估价,必然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价格偏离价值完全有可能。任何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互联网领域有太多这样的先例。在一种新的模式、新的应用出现后,往往在概念和流量的作用下,会有一些价格偏离价值的判断,这很正常。 回到Facebook来看,互联网领域,在门户、电子商务、搜索、游戏之后,还没有更引人关注的应用模式,所以社区网站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于互联网新模式、新传奇的期待心理,所以,在社区网站还没有坚实的盈利基础的情况下,人们用经验和想象,赋予了社区网站无限“钱景”。当然,最终尘归尘,土归土,想象和经验,最终都要被时间和现实来验证或者粉碎。 社区类网站的价值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看实用价值。世界越来越开放,而个人作为存在的个体,却越来越孤独,所以,社区类网站这样一个网络化的空间里,人们交流和交往的欲望和能量都得到了释放,所以才有Facebook的火爆。 其次,再看商业价值。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一般都会有商业价值,没有人会否认社区类网站有商业价值,问题是,它的商业价值到底有多大?流量和用户是社区类网站商业价值的核心,在“天量”用户和巨大的流量背后,肯定蕴藏着巨大商机,只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式,把其中的金子开发出来而已。目前,社区类网站已经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广告、电子商务等,都有了尝试,只不过尝试的方式和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所以,对于社区类网站,想象、经验、激情,都只是推力和加速器,但是,在没有真正有效的方式将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之前,一切的估算和推测,都无法准确界定其商业价值。 中国的类似网站不能因为微软对Facebook的天价估值,就认为自己也可以卖个好价格。首先要看中国的这些网站,是否能够成为某个“大鳄”的战略性收购对象,若是,则收购溢价就可能很高,前提是,这个网站要做得足够好,规模足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