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给我们描绘了极为绚丽的蓝图,各项投资跃然纸上,但各个投资项目能否如承诺般得以执行,还取决于政府对政策诉求的选择以及执行和受益主体是否一致等。我们认为基建外,往后排的依次是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建设、电网、大型水利、能源(发电)、医疗社保、教育。
联合证券 赵媛媛 中央是近期扩张性财政的主力 在宏观报告《GDP 的个位数时代——财政政策顺周期的视角》中我们曾经提到,政府的扩张性财政往往受到税收等财政收入的制约。借用《地方财政及投资行为分析》中的数据我们也能看到,财政支出的顺周期特征在地方更明显,而中央支出启动稍早。也即是说,中央项目在目前更具现实意义。(注,这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只论及中央的投资项目,不包括税收等财政政策)。 被提及的投资方向 照管理层的公开表态,消费和投资都是刺激内需的重点。但实际上,目前刺激消费的政策力度还远远不够: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是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完善的社保体系还停留在纸面,个税起征点的大幅上调也仅仅是个倡议。最关键的问题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乏力和财富缩水的大环境中,依靠居民自发启动消费不太现实。而居民为享受到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福利也是我们诸多制度所致,短期内不会有任何改变。 因此,能短期见效的手段还是落脚于投资。投资方向可谓是五花八门:唱主角的传统基建(尤其是轨道、机场、公路等交运设施)、保障性住房、三农领域(小水电、水库、灌溉、公路、农资产品)能源项目(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电网)、通讯、大型水利(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教育、公共卫生/农村医疗。毫无疑问的是,这些项目不会面面俱到。目前财政已经收不抵支,明年将安排部分赤字并发行大量国债(即使是如媒体报道所言有几千亿规模)。但资金投向肯定会有偏重。因此,有必要从各种政策诉求对项目的力度做一个判断。 政策诉求 在98 年那轮投资中,政府投资项目比较单一,偏重于基建项目。有些政策诉求依然如故,如该产业占GDP 的比例高、带动的产业多、吸纳的就业多等;另外一些新目标尽管还不是主流,但也进入了管理层的视野: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粮食安全等。此外,一些执行问题如资金来源、牵头部门的执行力等等也会有影响。 国民经济关联性 房地产和基建这两个行业自身和重要上游行业(关联度在10%以上1)分别占到到了GDP 的15%(关联建筑、房地产、金融)和6.4%(关联建筑、金属非金属)。因此,正如我们看到的现实情况,基础建设和房地产成为成为了启动经济的首选,各种预算、税收利好纷沓而至。不被普遍看好。当然,由于相关的工业金属、建材(这两块因受其他因素负面冲击难以改观)、电力、工程建筑、专用设备电器设备都已经都已在价格中有所体现,这里就不着重论述了. 吸纳就业力度 就业率对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研珠、长三角并火速起草失业救助报告便是一个证明。从这点上说,(包括FAI 本身和建成后对劳动力的吸纳),保障性住房和交运设施成为重中之重也就不奇怪了。排在最后的公共卫生、社会保障虽然对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有正面作用,但对解决目前最头痛的就业并不多大帮助。 其他目标 在兼顾拉动经济和解决就业等传统目标的同时,服务于能源、粮食安全等重要但不紧急的目标也进入了管理层的视野。因此,像农村基建、能源项目、大型水利、农村医疗等就是服务于这些目标的。
执行主体和执行效果 经济学理论里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也能用来观察财政行为。从信息对称性来讲,一些投资项目需要由地方政府去牵头执行:地方政府对于地方的投资需求更为了解,有利于选择最有效率的项目,或者因地制宜地以最优的方式去解决。但其中的悖论是,因为项目的外部性(受益范围为全国),在信息上理应由地方牵头的项目拿给地方政府执行达不到效率最优。当然在中国还有一种情况是靠项目去争取中央财政拨款,但实际执行效果不一定好。(如各地争抢的核电项目)这篇报告说论及的投资方向都是由中央牵头发起,但执行的时候有可能是通过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由后者执行的。 从上表的情况看大型、跨省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省内公路铁路、电网和大型水利等因为执行主体和受益主体一致,最后得以执行的力度和效果可能是最好的。 总结 监管层给我们描绘了极为绚丽的蓝图,但各个投资项目能否如承诺般得以执行,还取决于政府对政策诉求的选择以及执行和受益主体是否一致等。综合以上分析(见下表),我们认为除了被上下一致认可,被政策和资金前呼后拥的基建,往后排的依次是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建设、电网、大型水利、能源(发电)、医疗社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