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浪潮不断袭来,IT业进入寡头时代。并购还是被并购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个问题。
本刊记者 毕美红
随着全球整合化浪潮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IT企业的并购不断地发生,甚至愈演愈烈。回顾一下过去的2007年,IT行业的并购硝烟弥漫,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有:Google(www.g.cn)以相当于两个YouTube的价格并购DoubleClick:华为(www.huawei.com.cn)联合贝恩资本以22亿美元收购了3Com的全部股份,这是华为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略投资:宏基(www.acer.com.cn) 并购Gateway,交易额为7.1亿美元。这些连续不断的并购案汇聚成了时代背景下的IT并购大潮。 并购浪潮来临 其实,早在2001年9月,惠普(www.hp.com.cn)宣布斥巨资——214亿美元并购康柏时,就有人预言,IT业将迎来并购整合的浪潮,首先在软件领域,中小企业的逐渐消失就是大企业不断并购的结果。有数据表明,在过去的几年里,仅甲骨文一家就已经耗资约250亿美元收购了30多家软件公司。而且,在此大背景下,有专家预计甲骨文还将继续推进其激进的并购战略。因为客户越来越需要有一家软件商能够提供几乎全部的应用。而硬件领域的并购也不能幸免。从惠普并购康柏到近年较受关注的联想(www.lenovo.com.cn)并购IBMPC部门、宏基并购Gateway,硬件业的并购浪潮并不亚于软件领域的竞争,而且目前并没有结束的迹象。国外知名杂志《商业周刊》引用eBay的并购交易主管罗林—麦克唐纳的话说,“如果要开展并购交易,现在我们正处于最佳时机。”看来2008年的IT业仍然战火不断,我似乎听到了马鸣声和枪炮声。 除了国际知名企业不断的整合之外,国内的企业也不甘寂寞,纷纷上演并购大戏。2002年初,亚信(www.asiainfo.com.cn)为了实现“全电信”的宏伟蓝图,以总金额4700万美元收购了广州邦讯;2002年6月,神州数码(www.digitalchina.com.cn)收购了广州新龙,积极拓展在金融领域的市场份额;国内的IT龙头企业——联想集团,在全面向服务转型的过程中,更是不甘落后,先后联合汉普咨询、广州智软和广州中望,积极拓展市场。 不管国外企业还是国内企业,一路的并购既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在时代浪潮中的命运起伏,又让我们看到了商业竞争的残酷。那这场并购潮是怎么来的?每一个并购协议又是怎么达成的呢? 为什么并购 经济学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促进专业化,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可以增加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的熟练程度增加、效率提高;还可以有效的承担研发的费用等等。那么表现在市场行为当中,企业为了上述种种好处而不断地进行并购,并购浪潮的出现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每一个成功的并购案,在达成协议的背后都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它融合了有利的市场时机、企业的战略等主客观因素才能得以成功。细细分来,我们又可以看到各种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在客观因素里,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在发挥作用:一是低迷的市场为并购提供了有利的商机。受美国经济形势和股市的影响,公司的价值也随之不断下降。低廉的价格成为刺激IT行业并购的一大因素。其实,不只是科技企业,在钢铁行业,金融行业等领域的并购也在不断的发生。可谓“时势造英雄”。二是产业走向成熟的需求。一个行业成熟的特点表现于:中小企业往往竞争不过大企业,资本、市场和产量会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在IT行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大企业对小企业进行并购整合,使强者更强,或者是强强联合,都是大势所趋。 在主观因素里,企业对利益的诉求在起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份额的占有。这既是产业发展自身的要求,也是企业的生存条件所需。如有文章指出,“在2002年并购康柏前,惠普的规模不到500亿美元,在成功并购康柏和一系列专业软件公司后,现在惠普成为规模过1000亿美元的大企业,而在并购EDS后,惠普成为1200亿美元量级的巨无霸企业”。二是扩大业务和客户所需。发展新的业务和拓展新的客户都需要耗费公司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通过并购就能轻而易举的实现该目标。企业何乐而不为呢? 寡头时代的选择或如愿以偿或无奈收场 随着IT行业的不断并购,我们可以看到,象甲骨文、微软、IBM(www.ibm.com.cn)这样的大企业,自然就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IT行业逐渐进入了寡头时代。那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因为实力的不同,对未来的选择也因此差之千里。 对于有资金、有实力的大企业来讲,通过并购拓展业务、增加客户群,自然易如反掌。诚然,并购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一是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如果“竞争对手的实力很雄厚,并购比单个企业直接参与竞争效果更好,成本更低”;二是在资本缺乏的情况下,通过并购可以扩大企业规模、拓展新的业务、增加新的客户;三是通过并购,可以降低企业竞争的风险和成本,对于新创立的公司更是这样。但是,追踪并购后的大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情况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乐观。因此,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成了企业家和研究者非常热衷的问题所在。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似乎面前只摆着一条路——被并购。因为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IT企业往往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有很多的不足,资金缺乏、技术力量薄弱、人才储备不够、市场份额小等等都成为阻碍这些企业前进的步伐,进而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生存艰难。在甲骨文对仁科的收购过程中,仁科的态度反复、欲拒还迎,让我们看到了中小企业在并购前的犹豫、反复、挣扎和无奈,尽管我们都期待看到一个中小企业反收购的神话。 但是,无论是并购还是被并购,企业对利益的诉求以及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性质并没有改变,所改变的只是财富分配的不同罢了,只是在这一“群雄逐鹿”的时代,时势造就了哪些英雄,历史又会淘汰哪些,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