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崔晓琪 在梦魇般的“9.11”席卷美国的七年后,9月14日晚,噩梦再次降临美国。 当晚,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而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至此,美国五大投行仅存高盛和摩根士丹利。9月15日,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宣布了“噩耗”,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随后,美国保险业老大AIG宣布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寻求400亿美元的短期融资支持以渡过危机;而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深陷泥潭宣布倒闭,摩根大通公司以19亿美元收购其存款业务、分支机构以及其他业务。

9月16日,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暴跌超过500点,7000 亿美元瞬间蒸发,华尔街褪尽昔日风光。之后的周三,在美联储宣布动用850亿美元注资AIG后,股市再次大跌400多点。 当美国民众对前途、生计忧心忡忡之时,也许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成为唯一尝到这场金融危机甜头的人。在10月初盖洛普民意测验中心公布的民调中,奥巴马以48%比44%领先麦凯恩。皮尤民调公司同一天公布的民调显示,奥巴马以49%比42%领先麦凯恩。同样,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同日公布的民调也显示,奥巴马以49%比43%领先麦凯恩。 要知道,在民主党代表大会举行前,奥巴马与麦凯恩的民意支持度始终不分上下,一度同为45%。而8月份格鲁吉亚危机的爆发,使麦凯恩的支持率显著上升。进入9月后,《今日美国报》与盖洛普发布的民调仍显示,麦凯恩以50%的支持率领先奥巴马4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成就奥巴马的翻身之仗源自美国的党派传统。长期以来,民主党被认为更擅长处理经济、医疗等民生问题,而共和党则更擅长处理安防、外交等议题。今年4月的民意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一半以上的调查者认为麦凯恩能更好地处理伊拉克战争或反恐等国家安全问题,而在经济和医疗问题上,超过五成的调查者对奥巴马更有信心。 于是,华尔街金融危机为奥巴马的竞选带来转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民调负责人霍兰表示:“经济问题仍然是麦凯恩的致命弱点,而当经济危机开始侵袭美国百姓的家庭时,奥巴马的支持率也将缓慢地上升。” 百年一遇的金融灾难使民众和媒体的关注点聚焦至华尔街,经济议题成为重中之重的焦点,也成为奥巴马发难麦凯恩及其背后共和党的最佳利器。通常情况下,经济形势好有利于执政党,经济形势恶劣有利于在野党。哈佛法学院毕业的奥巴马思维冷静、讲究逻辑,把这一“优势”发挥到极致。他尖锐地指出金融危机是对共和党以及布什总统“失败政策”的最终审判,不能让其继续执政延续错误的路线。 奥巴马斥责布什政府过度依靠市场竞争、长期缺乏必要的金融监管,从而催生各种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最终酿成这场金融灾难。的确,这一点麦凯恩无法辩驳。坚持自由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是他一贯的立场。在议会多个投票中,麦凯恩都对“政府管制下放”的法案投赞成票。无论对石油工业,还是对金融业,麦凯恩都支持减少政府直接管制,给市场更多自由调控的空间。而在眼下全面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加强对金融投资市场的监管势必成为未来金融政策势在必行的改革方向。 奥巴马还指责麦凯恩和共和党一方面批准给富人减税,同时却忽视普通美国工薪阶层的需要。尽管错不在麦凯恩,奥巴马说:“但我认为麦凯恩支持了错误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养肥那些拥有最多财富的人,指望繁荣会一点点地往下分流。” 由于麦凯恩曾自认在90%的时间里都是布什决策的坚定支持者,这就让奥巴马抓住了把柄,称其与旧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本不可能真正进行改革,“麦凯恩的上台将不啻是布什的第三个任期”。尽管从参选开始就一直刻意与布什政府保持距离,但身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麦凯恩终归难以独善其身。 在惨淡的经济背景下,奥巴马俨然成功地化身为美国民众的代表,悲愤地痛诉共和党执政时期的不作为,称其为悲惨现状的根源,加深选民对现状的忧虑和不满,选民们选择了共和党的对立面,也就是加入了奥巴马的阵营。 这一次,奥巴马也许成为了经济危机中最大的收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