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单纯的搜索服务提供商向内容提供商角色延伸的过程中,Google的Knol正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这也意味着,目前全球最大的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wikipedia)面临挑战
记者/吴河(综合报道)
虽然早在半年前Google就声称要推出Knol服务,但进展缓慢的测试并没有让业界过多放在心上,而现在,Google终于来了。 7月23日,Google宣布结束长达半年之久的公司内部测试,Knol正式上线,拥有Google账号的任何网民都可以登录这部百科全书查阅资料或创建词条。Knol的主题涵盖非常广泛,从科学概念、医学信息、文学艺术到地理、历史、娱乐、产品乃至生活常识、维修手册等等无所不包。 Google公司表示,希望Knol能够成为网上百科知识的首要来源。言辞虽短,透露出来的语言无疑是向目前最大的网络百科维基百科发起的战书,这不能不让人为维基捏一把汗。维基百科是目前网络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依托免费、自由、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协作平台,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都可以自由编辑其中的任何词条及文章。它自2001年诞生至今的7年时间里,英文百科词条数目达到了250万条,堪称互联网的一大奇迹。 在此情况下,Google推出这项服务的用意明显,意图凭借公司在互联网上的巨大优势和影响力,将它打造成最权威的网络知识库,进而拓展网络广告平台。 Knol不是复制品 擅长互联网营销的Google近几年动作频频,先后收购了数家大型网络公司,其业务已经走向了多样化。曾有消息透露,Google想与维基百科合作,在维基词条页面中加入内容关联广告。这一提议立即遭到了维基创始人之一的吉米·威尔斯(JimmyWales)的拒绝,在多次接洽和几番遭拒之后,Google决意另起炉灶打造自己的百科平台。 有分析师指出,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资料的需要越来越依靠便捷高效的网络,而网络知识库最能吸引住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Knol的推出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这也表明Google正在学会扮演内容提供商的角色,将由专一地索引和过滤其它网站内容转向自己产出内容,Knol服务必然促进用户领域的发展。 面对既有的最大网络百科平台维基,Google深知同质化的后果就是不能和对手平起平坐,对于如何建立全新的Knol与维基展开竞争,Google早有打算。 Google公司的技术副总裁乌迪·曼波尔(UdiManber)明确表示,Knol的一大特色是突出作者,它完全允许作者留下自己的名字、照片等个人信息。在这一点上,Google的作法完全不同于维基。曼波尔说,在传统媒体中,无论是书籍、新闻还是科学论文都不会缺少署名,但在网络百科上,作者的名字却往往被忽略,而Google公司认为,作者署名有助于读者相信内容的真实性,对于用户理解和利用网络内容有很大帮助,因此作者信息对于网络百科全书有着重要作用。此外,Google会向使用真实姓名的作者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作法对于用户而言确实有不小的吸引力。 对于作者署名,Google还有着更深一步的用意,这便是关联广告Adsense计划。为了迅速推广Knol,Google为其加入了广告机制,根据自愿原则,用户可以选择根据文章内容显示Adsense广告,Google将与内容创建者共享营收。坚持中立立场的维基百科显然没有这样的优势,Google此举旨在激励更多用户为Knol作出贡献。 维基为力求观点的中立性,完全允许游客对文章进行后期修改,提倡以团队编辑的方式来撰写文章,而Knol正好相反,它强调的是个人写作。Google允许游客对Knol的文章加入评论进行在线反馈,但不允许未经作者许可的内容更改,写作的控制权仍完全在原作者手中。Google称这样不仅是对文章作者的重视,也更有利于保留个人观点。 以渗透应对变局 纵观互联网近些年的变动和融合,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一个显著的趋势就是Google正在加紧吞食互联网这块大蛋糕,范围经济已不能满足它的胃口,Knol是这家互联网巨头以后转向桌面出版、手机通信服务等新领域的重要步骤。不过以维基百科现有的地位,纵然挑战是由Google发起,也难说一定就会成功。 维基不是任由Google揉捏的柿子,他们没有坐等对手找上门来。早在去年,维基先发制人向Google的核心业务——搜索领域发起了挑战。 在创办维基百科获得巨大成功之后,2004年,吉米·威尔斯又创办了商业网站Wikia,并获得了1400万美元的投资,他亲任网站董事长,CEO则由eBay公司的前副总裁吉尔·佩奇那(GilPenchina)担任。2007年9月,吉米·威尔斯表示,维基百科正在酝酿推出一个新项目——Wikiasari维基搜索(又称Wikisearch)。Wikia公司提供各类主题的维基网站的托管,目的是通过提供一个合作选择,与Google、雅虎和微软等共同分享规模达225亿美元网络搜索广告市场。当时业界普遍认为,维基搜索的推出对Google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维基完全有抗衡Google的实力,弗吉尼亚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调查显示,维基百科每月有近3亿人次的访问,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这一访问量同期仅次于Google、微软、雅虎和AOL。“搜索领域不再只是Google的天才才能做的高不可攀的事情,”威尔斯表示,“如果我们取得成功,这不仅会改变搜索行业的结构,也将有力地影响整个互联网市场的结构。”当然,威尔斯的愿望是Google不希望看到的。 微妙的是,维基搜索的到来也正值互联网业务可能发生巨变的时候。微软当时报出446亿美元的高价欲对雅虎实施强硬收购,以提高微软在搜索市场的占有份额。雅虎立即拒绝了微软的收购提议,声称微软的报价严重地低估了雅虎的应有价值。雅虎随后一方面联合Google测试一些由它提供的搜索广告链接,另一方面同时代华纳洽谈并购AOL事宜,以巩固自身地位。微软、雅虎、AOL这三大网络巨头已经让Google感到了不小的压力。去年4月,Google为打入品牌搜索广告市场,开出31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DoubleClick,从而阻击了微软和雅虎的觊觎。网络并购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新势力的快速崛起往往会让老庄家措手不及,如今维基也盯上了搜索。“如果我是Google,维基搜索会让我每晚难以入睡,因为完全有可能发生市场的洗牌。”一位资深网络分析师这样评价。 观其变尚需时间 近日,有多家网站发现,在Google正式发布Knol之前,它的一些页面就已经出现在Google的搜索结果中,并且其中的许多内容并非原创,而是直接引自其他网站。一家名为SEOBOOK的网站为此专门做了几个百科关键字的搜索测试,结果发现Knol的页面排序多数比原始页面的排序更高,SEOBOOK认为这表明Google在搜索技术上使结果显示更倾向于自己的网站。对此有媒体评论,Google的这种行为不仅丧失公正,更重要的是无视版权。 面对业内的指责和疑问,Google产品经理塞德里克·杜邦(CedricDupont)明确表示,Google搜索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不会因为自己介入百科全书而改变。他说:“我们将把百科网页和其他所有网页同等对待,如果根据搜索关键词,Knol网页应该排名第一,Google就会让它排名第一,我们将保证搜索结果的客观和公正。事实上,在许多关键字的搜索中,维基百科网页往往排在第一。” 杜邦还否认Knol百科是维基百科的“杀手”的说法,他说,“维基百科现在很成功,我们深感高兴,如果有人想杀死维基百科,那也将会伤害到Google。我希望Knol百科不是维基百科的竞争者,而是一个补充对象。长远来说,我们希望维基百科作者会援引Knol文章作为参考,如果Knol成功,对维基来说也是一种帮助。” Google表现的友好姿态和合作精神与往常咄咄逼人的杀手形象相去甚远。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Google更加务实,面对维基,Google做不到一招制胜。从过去几年来看,Google在搜索之外的领域还没有杀死任何竞争对手,业界曾普遍认为Google的电子商务平台Base将杀死eBay和Craigslist,支付平台Checkout也将干掉PayPal等预期都没能成为现实。以此看来,纵使Knol借着Google的大船迅速发展壮大,但有着庞大用户群体的维基百科仍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一方面Google正在制订新方法积极完善Knol,另一方面维基也在不断升级搜索引擎以加强其综合力量来对抗Google的进攻,双方未来竞争的格局对互联网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维基在Google的施压下将何去何从,业界尚需等待才能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