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潘石屹,他们真的不同。八年了,潘石屹,微笑着还是那个微笑;王石呢,坚持的还是那个坚持吗
文/盈盈
00期,八年,鬼子都被打跑了。如果我们按三五年为一代来划分的话,八年的时间,中国的企业家也不止诞生了一拨。回翻这100期杂志,个中人物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于是,我们有了一种冲动,想对影响了《新财经》百期的人物做个盘点。 恰在此时,网络上爆发了“200万及10元”事件,我们目睹了王石与万科的悲情,耳闻了潘石屹与SOHO中国的玄机。我们发现,王石、潘石屹,他们真的不同。只可惜,我们对他们两人的了解还很不够,我们眼中的他们,也仅仅还是印象而已。 关键词一:大众传媒 我以为,没有哪个企业的代言人做得像王石、潘石屹一样好。长久以来,在公众眼里,王石就是万科,潘石屹就是SOHO中国。而王石登顶珠峰的意义,远不止于他对自我的挑战;潘石屹对家乡学子的救助,其意义也远不止于自我救赎。他们在公众面前的每一次闪亮登场,都在为其企业品牌增加新的砝码。我们无须揣测潘王二人是否真的拿出过2000万元用于公关策划,但毋庸置疑的是,在“5?12”之前,在传媒面前,在公众面前,他们,或者说他们公司的形象,是无可挑剔的。然而,这一切,在“5?12”,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地震发生当天,万科集团总部捐款人民币200万元。一些网友对这个数字很不以为然,大呼和万科形象不相称。不少帖子举出捐款超过1000万的企业名单,呼吁万科再多捐点,不要显得寒酸、抠门。 对捐出的款项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我当然表示敬佩。但作为董事长,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元是合适的。这不仅是董事会授权的最大单项捐款数额,即使授权大过这个金额,我仍认为200万元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使)慈善成为负担。 上面这段语录是5月15日,来自王石博客上的文章“答网友之56”。此时,距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天!如果说,5月12日地震刚刚发生,王石对灾难之惨烈还没有反应过来的话,那么,三天后,还说出上面一席话,就显得十分不恰当了。更糟糕的是,在这以后,王石并没有停止他的辩白。接下来的几天,他始终在博客上试图解释“200万”一事。然而,事态的发展并没有顺着王总的意思来,正所谓越描越黑。开始,网民只是恼怒于他的“抠门”,此番,对他的话已经忍无可忍。网络声讨愈演愈烈。终于,5月20日夜,万科发布公告,宣布斥资亿元参与四川地震灾后重建。2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石对自己在博客上的不当言辞深表歉意和悔意。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只是此番王石之失太大了。5月15日,王石发表上述言论当天,万科股价每股22.57元,之后连续六个交易日一路下跌至5月23日的每股19.6元,六个交易日内市值蒸发了204亿元。更有网民自发组织了“抵制购买万科住宅、抵制持有万科股票”的活动。在他们看来,一个“冷血、麻木、丑陋的地产商人”是不值得信赖和选择的。 市值缩水,哪怕是200亿,对万科而言,也未必是致命的。但品牌受损,王石、万科的形象在人们心中一落千丈,这无论对王石、对万科来说却都是无法挽回的。 回放整个事件,我总是不能把这一次的王石,这一次的万科,与我们以前多次采访过的万科联系起来。聪明的王石,强调社会责任感的万科,这一次到底怎么了? “大约上市公司太多的资金和你的名声以及你越来越好的自我感觉,弄坏了你的脑子。”这是网友在王石博客上的跟帖。 我个人始终对网络世界的攻击谩骂不以为然。但我确实认为今天的王石与其忙着解释,不如含悲忍恨、少安毋躁,好好看看网友都说了些什么,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相较于王石,潘石屹此番可谓有惊无险。5月12日,在得知汶川地震的第一时间,SOHO中国也捐出了200万元。在网上辩论甚嚣尘上之时,老潘没有废话,只是抓紧时间做着他该做的事。在SOHO中国基金会追加了2000万元之后,老潘涉险过关。 设想,在网络上遭到质疑的是潘石屹。面对质疑,潘石屹会像王石这样用上几天的时间与网友争辩吗?我看不会。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面对大灾,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做什么、怎么做,真的只是你个人的事情。而对于王石、潘石屹这样的名人来说,灾难面前,说什么、做什么,就决然不是你个人的事了。荣誉面前,王石是万科,万科是王石;责任面前,王石也还是万科,万科也还是王石。这是王石的宿命,也是万科的宿命,无法逃避。 早年间,刘晓庆曾说了一句著名的话: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此番“捐款门”,让我们看到,名男人们也真的很不易,王石、潘石屹、马云……哪个没有些难言之隐?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大哥做得太久,容易淡忘了自己的本分,这可是万万忘不得的。忘了,就不要再做大哥。更何况,除了本分,我们还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对人,不忘本分;对己,不忘良心。 关键词二:同行 “捐款门”后,潘石屹在博客上与网友互动时谈到了王石与马云。短短数语,既包含了对朋友的理解,也含蓄地回应了SOHO中国最初的“200万”。 王石和马云都是我非常了解的朋友。在地震发生的当时,王石和冯仑在一起,据冯仑说王石马上就安排了捐款……在这次大地震发生当初,谁也没有料到会如此严重。我在5月12日上飞机之前,看到网上说有4人死亡,多人失踪。所以,对王石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应急反应和讲的话我能理解。 马云几个月前关于捐一元钱的说法我也能理解。最近三年来,我基本上和马云一样,每次别人让我捐款时,我总是很有礼貌地说:“没有带钱包!”因为,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些捐款根本不知道用到什么地方去了。但每一次大灾难面前,马云总是挺身而出,如东南亚海啸,中国企业家捐款就是由他第一个发起的。 秉承他一贯的态度,对同行,潘石屹从不恶语相向。被逼问急了,便大耍太极,说些不伤大雅、无关痛痒的话。实在躲不过,就给你讲一段故事。2007年,当顺驰的孙宏斌因“从规模放量,用速度扩张”被业内广泛质疑的时候,老潘对前去采访的《新财经》记者也不肯多说一句评价孙宏斌的话,只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某天,在深圳的某桑拿房里,王石和陈劲松一边蒸桑拿一边聊天。突然开门进来一个小伙子,一声不吭拿起一大桶水全都浇到了桑拿房里烧红的石头上,桑拿房里的温度骤然升高,逼得人喘不过气来。陈劲松大叫了一声,马上推开桑拿房的门跑出去了。留下了王石和那个小伙子还在里面坚持着。终于,小伙子坚持不住了,开门跑了出去。桑拿房的温度降下来了,陈劲松走进来对王石说:“王总,你真行!把这小青年给熬跑了。”王石说:“这人就是房地产界的孙宏斌,跑进来就是搅局来的,所以一定要坚持住,不能输给他。” 故事的主角恰恰就是王石。在房地产界,除了大嘴任志强,论敢说敢干,还真就得算王石。即便是低头不见抬头见,我也是该灭你就灭你,爱谁谁。“顺驰与万科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种黑马其实是一种破坏行业竞争规则的害群之马。”立场分明,毫不含糊。说这话的只能是王石,潘石屹张不开那嘴。 关键词三:太太由于工作的关系,平常总会接触到一些这“总”、那“总”,以及他们的太太。许是养尊处优被人宠惯了,这些优越感极强的太太们很多并不讨人喜欢。更有自认为长袖善舞者,走到哪里都指手画脚,高谈阔论,似乎天下没有她不懂的事,没有她不能的事。于是心下总是嘀咕:此种女人怎能拴得住老公的心?也别怪小三儿们趁虚而入,与她们的狐媚娇嗲比起来,你们真是差得远呢。 此种女人见多了,就觉得“总”的太太们也不过如此。除了名牌多点儿,心眼儿还真未必多。 忽一日,张欣出现了。在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作为潘石屹太太,她正接受访谈。谈吐优雅、举止大方、从容淡定、善解人意。只这一面,她便征服了我——这才是心目中“总”的太太的样子。自此以后,一直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第一面印象,并以此类推,爱屋及乌,认为能娶到这样的太太的人一定是聪明之人。 知道王石太太王江穗,差不多是在一年前。2007年7月,深交所披露,“在万科股价此次疯狂上涨之前,王石夫人王江穗购买了万科股票。”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据报道,万科股价那一轮暴涨始于2007年7月6日。当日,王江穗斥资90余万元购入万科股票46900股,成交均价为每股19.38元。此后万科的股价在一连串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一路扶摇直上,短短十几个交易日,涨幅超过30%。 作为回应,万科董事会就此事发布公告:“董事会认为,王江穗的买入行为没有违反《证券法》、《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业务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其原因是,“在万科公司董事长王石于境外休假登山期间,其夫人王江穗的代理人在王石和王江穗均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二级市场买入万科A股股票46900股。”言下之意,王石及其夫人对此没有责任,该行为没有构成内幕交易。 此事到底是否违法,明眼人一看便知,法律界人士也自有公论。事后,王石在博客上道了歉,太太也把盈利的钱吐了出来。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事隔十个月,当王石因另一场风波与网民论战的时候,我真想对他说:王总,撇开是非曲直,起码做人要厚道一些。少些强辩,多些反思吧,不要说人家没给你机会。股民、网民、业主,他们曾经很崇拜你,他们曾经很信任你,但你的“门”是不是开得太多太离谱了?想想吧,“股票门”事件如果发生在“5?12”之后,你、你太太、万科,还能轻易过关吗? 记得谁说过一句话:看一个男人,先看他身边的女人。此话靠谱。 关键词四:出身 对自己的苦出身,潘石屹从不遮遮掩掩。苦难给了他求生的勇气,向上的力量;苦难教会了他珍惜所有,知恩图报;苦难更使他懂得了人生不易,因此要处处小心,踏实做人,谨慎做事。虽然他也出镜,他也亮相,他也作秀,但骨子里的潘石屹浸淫了农民的圆滑、务实、谦卑和不动声色。于是,八年了,我们认识的潘石屹,始终挂着招牌式的微笑,以不变应万变。 记得有一年的端午节,父亲把自留地里打下来的水稻在几十里外的一个镇上碾成了大米,过节的前一天包成了粽子,端午节的早晨让我送给周围的邻居:叔叔、婶婶家。我记不清楚当时有多大年龄,只记得我端粽子时总是端不稳,粽子总是掉在地上,从地上捡起来又放回盘子里,继续送。送给每一家人时,他们都说很多感谢的话,总会说:“你们家没有粮食,还给我们送什么啊”。回来时,他们还总是回送给我们一些馍之类的东西。而我也总是重复着妈妈临出门前不断叮嘱我的话:要感谢他们,再三地感谢他们,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这是给我印象最深的端午节,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节日。至于端午节和屈原跳汨罗江的故事都是后来才知道的事了。 我想,在帮助别人时,也是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不能有任何一点点的优越感,因为这种优越感常常会把爱心冲得烟消云散,还会让人很反感。我时时刻刻这样提醒着自己。 上述文字是今年6月9日,端午节的第二天,老潘写在博客里的随想。有钱了,发达了,还能随时这样想想,不错。 毛主席说过一句话:“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翻译成大白话,无非是说“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会打洞。” 王石是有福气的人,因为他出身于军人家庭。20世纪6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都明了在中国“军人家庭”意味着什么。军人家里的孩子,也有童年的不愉快,但那是怎样的不愉快呢?看看王朔的小说。曾有一个军人家庭出身的“70后”,向我讲述他童年动荡的生活: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于是,他的童年就经常是坐着飞机往返于外婆家和自己家。他坐的飞机是空军的飞机,还免费。我第一次坐飞机已是二十几岁的事了,还花钱。好心疼。 还是那句话,“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熟悉王石的人都能感觉到环绕在他身上的强烈气场——军人的气场。这个气场孕育了他的军人气质,也孕育了万科的军人气质——纪律、秩序、征服和勇争第一。这种气质在2003年王石登顶珠峰时达到了极致。之后的2005年,万科的年度主题词虽然加上了“共生”——联手,和优秀的伙伴一起成长,但其推崇的仍是强势的“颠覆”与“引领”——“所谓颠覆,表示万科要从零开始,就是要清零。”万科总经理郁亮对前去采访的《新财经》记者解释,“所谓引领,就是万科要继续领跑……我们就是要成为企业的榜样,行业的领跑者,这是我们的责任。” 强势,附着在有责任感的人身上,就是敢于承担,勇于担待;强势,附着在无责任感的人身上,就是强词夺理,就是推诿塞责。 但愿大地震能带给我们心灵以大震动。路断了,我们一起修;房塌了,我们一起建;做错了,我们一起改——大不了颠覆自己,一切清零,从头再来。 到《新财经》200期时,希望我们还能将王石和潘石屹做一个比较,一个有了更多了解后的更全面、更立体的比较。也希望那时的王石、潘石屹仍是人中龙凤,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