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记者 焦晶
采写/本刊记者 焦晶 李源 刘宏君 在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有几个学校全体师生毫发无伤? 桑枣中学堪称一例。这是一所位于安县的中学,与如今人人尽知的北川县毗邻,也在地震中遭受重创。但其2200名学生、上百名老师无一伤亡。地震发生后,所有人从不同的教学楼和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用时仅1分36秒。 无可否认的奇迹。 但奇迹的背后是什么?是花40万元将造价16万元的一栋“豆腐渣”实验教学楼的彻底加固,以及每学期一次的严格紧急疏散演习。每个班的路线、楼梯的使用、不同楼层学生的撤离速度、到操场的站立位置等,都已事先定好——此次逃生过程、模式及结果,与演习一模一样。 这位叫叶志平的校长,因而被网友誉为“史上最牛校长”。许多人感叹:“做校长,当如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 那么,做企业当如何?伴随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企业已经成为社会中最重要的基本组织之一。当突发灾难来临时,员工无疑期待企业成为最可信赖与依靠的“家庭”。在众多企业的文化表述中,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人性化等已成为越来越浓厚的主题。但在事实上,有多少企业真正将自己定位为员工保护者的角色?其本身具有足够大的抗震能力吗? 至少现在,恐怕没有多少中国企业能自信地回答“是”。 事实上,在此次地震发生后,北京、上海等有震感的大城市中,最混乱的区域恰恰是写字楼。在这一刻,许多员工失去了组织,完全陷入到慌乱与盲目之中,其中不乏明星企业。在企业领导中,“叶志平”的数量尚不足够。 奇迹并不总是靠运气,更多时候,拯救之神来源于自我的危机意识与应急机制;关注员工并不只能靠语言,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表述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行动。 为此,本刊采访了两家在灾害管理、员工关怀方面有着相对严谨体系与有效实践的跨国企业,两位资深危机管控专家,以及两位在灾害中知行双丰收的民营企业家,力图展现他们成熟而细致的“人文管理”与建议,作为我们更多本土企业运作中弥补这一缺失环节的借鉴。 当类似的做法成为常态时,在员工心目中,企业的力量与意义,都将大为不同。那时,很多眼下的棘手难题,比如:企业家的公众形象、企业使命的生命力、企业员工的忠诚度……还会那么棘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