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整合2.0:现已步入艰难时期



    彭明盛

  过去20年间,由于数字网络改革、贸易壁垒的破除和经济民族主义的解体,一个全球共同体浮出了水面。有人称之为“扁平世界”,但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仍然是沟壑纵横。在这里,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确实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

  问题是:在这个竞技场上,谁是赢家、谁又是失败者?在变革的早期阶段,降低成本是主要目标。但现在,降低成本、在快速增长的市场轻松设立分公司及“水涨船高”式的想法都在自然而然地逐一实现。

  换句话说,我们不再有任何捷径可寻,我们已经走入了艰难时期。

  公司和国家领导人该如何是好?我认为,我们可以遵循四个步骤来迎接新挑战。

  首先,越来越多的开明的战略性的思想家正在决定如何差异化自身,以便吸引全世界为他们投资、从他们手中购买产品并聘用他们。成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公司乃至国家在通过自我优化、实现创新方面都面临艰难选择。他们是要投资物质和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他们是否需要从税收到知识产权一路创造开放的政治环境?技术水平和教育基础怎么样?

  第二,发达国家必须确保有序投资。我们仍是最有实力的群体,但我们处在极不稳定的位置上。我们的经济出现了严重赤字,对各种资源极度依赖。我们的人口结构,即日渐老龄化人口,使这些趋势进一步恶化。我们需要像发展中国家那样通过融入全球经济环境来调整国家和地区的资本。

  第三,我们需要认识到全球经济不仅给大公司带来了机会。现在,小企业也能成为跨国玩家。地方企业家能够跻身正在全世界兴起的新型中产阶级行列——开具第一个银行账户、购买第一部手机的数亿人以及通过第一张信用卡购买第一辆汽车的数千万人。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知道小型企业和企业家是创造工作机会的引擎,而创造新工作机会又是全球整合中被热议的经济和政治问题的焦点。

  现有机制无法为此类新型的小型跨国企业及企业家提供支持。为此,IBM及其大量合作伙伴正在努力创建名为全球企业家交换(GlobalEntrepreneursExchange)的在线服务。这项服务基于IBM与世界银行早在几年前启动的计划,该计划已在发展中国家吸引了350万名签署者,我希望看到更多的此类功能和服务涌现出来。

  第四个挑战也是最严峻的挑战:赢得全心的认同。这里,要争取的主要对象不是CEO和政府领导人,而是其他管理层以及地区和地方机构的决策人,尤其是大多数公众,即至今还不认为自己能够从全球整合中受益的社区、个人和民众。

  为此,我们需要基于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多边方案。此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反对全球整合的人并不是在无理取闹,特别是全球整合关系到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对工作机会、教育和技能的影响,对获得通信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影响,以及高居不下的能源成本、引用水的安全问题和大规模流行病爆发等固有的全球问题。

  也许,处理这些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能够为我们开辟另一个天地,但我们不能总是从理论上对反全球化的立场给予反驳;我们不能只是空喊着“自由贸易!自由贸易!”的口号,等着天上掉馅饼;我们不能总拿1990年甚至1890年的论据来说事儿。

 全球整合2.0:现已步入艰难时期
  我们需要跨越多个学科和国界的对话和途径——不仅限于商界,而且还包括国家和地理政治学以及决策方。全球共同体或扁平世界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从本质上就没有国界之分,我们必须遵从这个性质。

  过去10年,在这个快速整合的世界中社会该如何处理竞争、冲突和机会等问题,一直都存在着激烈争论。在政治领域,这样的争辩常被圈定在所谓的“现实主义者”与“强权主义者”之间。前者预测将来会出现多国竞争的格局,手头最紧迫的工作是实现“势力均衡”;后者则预测将来会出现超级强权实体,最终将由其中的某个实体统治整个世界。

  在我看来,无论是哪一方都未能真正从全球的角度看问题。庆幸的是,过去几年出现了“第三种势力”,常被冠以“软实力”或最新的“理性实力”(smartpower)称谓。

  我可以证明这种方法的确有效。我所在的IBM公司曾经是商界的“超级强权”,统治着整个行业。但这种统治地位总是稍纵即逝。然而,不同于最终走向灭亡的大多数帝国,我们没有在这个星球上消失,而是选择了反思后进行自我改造的做法——破除了官僚主义,变得更开放、更崇尚协作。

  在我看来,这就是商业社会中某个特殊公司的“理性实力”。那么,如何才能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整个全球共同体呢中?什么是“扁平世界的理性实力”呢?

  本文作者彭明盛(SamPalmisano)为IBM公司现任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4904.html

更多阅读

人立方2.0:众人拾柴火焰高

编者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随着社会化计算实验系统微软人立方2.0的推出,人物搜索的江湖变得越来越热闹了。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新版本添加更多新功能,聚集大众的力量,实现互联网知识的整理。作者:微软人立方研发团队由微软亚洲研究院

互联网思维2.0: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面对互联网焦虑笼罩下的整个商界,对于不少传统企业而言与其坐而待毙,不如揭杆而起!笔者闭门数月,在对100多位互联网大佬(如:曾鸣、陈春花、张亚勤、KK)等关于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转型研究的基础上,万万没想到终于炮制出互联网焦虑的独门解

互联网思维2.0:企业互联网化

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帝王哲学家”、《沉思录》作者 马可8226;奥勒留   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谈论,我也真是醉了,从最初奉如神明,到后来弃如敝履。但不容忽视的是“

马云推销“网货2.0”:阿里巴巴+淘宝=B2B2C

“十年以来,我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最大的忽悠者,我讲任何话都是‘忽悠’,我今天还想再‘忽悠’一把!”5月17日,广州流花展馆内,一身白衣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台上谈兴甚高。这次,马云带来的新概念是“网货”。马云说,网货的概念来自

网络营销2.0:战地黄花分外香

  2007年对于中国互联网来说,无疑又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一年。据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中国的网民年增长率达到了31.7%,并预计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中,上网人数将会急剧增长。2006年是Web2.0大放光彩的一年,2007年Web2.0虽

声明:《全球整合2.0:现已步入艰难时期》为网友叱咤枭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