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光远
美国《财富》杂志7月9日公布了2008年全球500强排行榜,沃尔玛以3787.99亿美元年销售额蝉联榜首。中国企业的表现而言,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上榜企业有35家,比2007年增加了5家。除了中石化以1592.6亿美元的年销售额连续两年杀入前20名以外,这次最大的亮点无疑是联想以167.8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499位,首次杀入《财富》全球500强。 去年《财富》500强出炉的时候,面对央企中石化首次杀入前20名和联想、海尔、华为等民营企业的再次铩羽而归的悲喜两重天,我在南方都市报的专栏文章中感慨:“《财富》500强与其说是中国企业的骄傲,不如说是中国企业反思的一面镜子,当一个国家杀入500强的清一色都是垄断或者官办企业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喜悦的理由。”2008年经济面临的诸多困难,以及在制度层面既得利益集团日益强化的垄断地位和对竞争性制度变迁的阻却,我对联想等企业近几年杀入《财富》500强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此,这次联想入围,确实有点出人意料,尽管排在500强的倒数第二位,但其象征意义,却是值得好好玩味的。 不可否认,500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比如,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这和美国的经济地位也是相称的。今年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处于衰退的边缘,入围500强的企业也从去年的162家减至153家,为10多年来最低,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就这个意义而言,如果说500强真的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的话,那起码说明,在联想杀入500强之前,我们至少还没有培养出哪怕一个完全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巨头。“激荡三十年”,与杀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的逐年增加的荣光相比,这个尴尬的纪录似乎更让人有刺痛和灼伤感。联想的入围,让我们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伟大时刻的时候,少了尴尬和缺憾,这样的意义,我觉得是很欣慰的,也算是给这个中国人最值得纪念的时刻一份厚重的献礼。我曾经想给联想的入围以更多的制度层面的解读。比如,联想不是中字头企业,联想是完全靠残酷的竞争在中关村的战场上浴血杀出来的,联想是高科技企业,联想是非国有企业(我指的实质而言)。我想大家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是制度层面的,我想将联想的成功归功于中国推行的增量式的改革,归功于非国有经济的崛起,归功于垄断的打破,归功于中国科技创新的国家战略。这些都对,又似乎都不对,因为联想只是一个个案,而且是一个并不能拷贝的个案。在数百万的科技企业里,一个孤零零的联想和其余20多个中字号的垄断企业,不仅不能说明制度的成功,反而更印证了制度在提升非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制度残疾。可以说,联想的单兵入围,从另一个层面更说明了我们并没有为非垄断企业的壮大提供一个和谐的制度支撑体系。我们有“非公36条”,我们有国家创新战略,但这些国策在缺乏操作性的法律机制的情况下只能在和垄断与国有企业的资源争夺中要么沉沦于“原罪”,要么被活活挤掉最后一点存活的空间。所以,最后只有一个联想,杀出重围,成为仅存的硕果和奇迹,而奇迹是不可以复制的。 这样以来,联想的入围,冲淡了思维里短暂的喜悦,而又转换成对中国未来竞争态势的忧患和经济民主的担忧。30年的制度变迁,我们只孕育出一个联想,这是制度的成功还是制度的失败,好像答案不言而喻。 (本文来源于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