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旅游:如何“游”“学”相长?



    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 白四座

  所谓修学游,主要指针对学生群体设计的以语言学习、教育机构观摩为特点的旅游产品。修学游,既非单纯的旅游,也非纯粹的教学,它介于游与学之间,又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是一种以游相伴的见学、以学为主的旅行。在世界旅游潮流迈向主题旅游,旅游市场深度细分的大背景下,修学旅游已经成为国际比较流行、国内开始盛行的一种旅游形式。然而,修学游因其客源主体的教育性、市场运作的利益性,许多情况难以做到游学兼具,以学为主。

  一、游学相伴,意义不凡

  修学游是一种游历精神和体验漂泊的人生感觉。这种感觉,是在教室、书房里无法体验到的,对于发展人类多元文化,提升人们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影响深远。

  1、素质教育的“助推器”。修学游的意义就在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弥补了当前学校课程过于偏重书本知识、偏重课堂讲授、偏重被动接受的缺陷。修学旅游以游促学,还学生一个体验、学习和发现的空间,并贯穿了理财、生存、感恩等教育形式,往往成为学生们一生难忘的记忆,使其受益终身。

  2、人生前程的“孵化器”。修学旅游的目的,一是见证文化、梳理感觉,尽可能入乡随俗、身临其境;二是吃苦尝酸、体察真知,以求得到精神收益。虽然修学游在短促的“行动”中,可能只是捕捉些新鲜活泼的东西,但通过游学对当地文化层面的认知,将游与学很好地融合贯通,修学游就可能带来一种精神和情怀,其经历就可能改变学生的人生设计,并将对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外语学习的“兴奋剂”。修学游持续升温,关键在于国内有市场。望子成龙的家长视此为日后孩子出国的热身。国外全新的语言学习方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迅速提高外语的应用能力;游学给学生提供一个体验全外语环境的机会,让学生在全外语场景中去运用外语,培养起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语言来感受不同的文化差异。再加上国外老师的鼓励,勇敢开口对学生就不是难题了。

  4、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催化剂”。对于学生的成才实践,修学游既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国际意识,也提高了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沟通能力,这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国际化发展的平台。国际化视野的开阔,使学生较早走出国门并感受咄咄逼人的国际化人才竞争态势,往往激发其产生“知耻而后勇”、“学然后知不足”的上进动力。

  二、存在隐忧,不容忽视

 修学旅游:如何“游”“学”相长?
  透视修学游火爆之势,许多学生经历一番短暂的体验放松后,确实游有乐、学有获。但也有不少修学游,打着修学之旗号却尽享旅游之快乐,背离了修学之本意,也偏离了旅游之宗旨。

  1、表面化。修学游的应有之义是有游有学,游学得当。但当前我国修学游产品鱼目混杂,普遍存在着名不副实,日益表面化的现象。即将针对成人设计的旅游线路用几个涉及修学游主题的旅游景点或活动稍加点缀,于是普通旅游线路“摇身一变”便就成了专门针对学生群体推出的修学游线路,于是就出现了只“游”不“学”、重“游”轻“学”、“游”“学”两层皮等名不副实的修学游产品。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旅行社出于获利,打着修学游的幌子赚学生的钱。

  2、低龄化。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抱有“让孩子小时候到国外旅行可以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为日后出国做准备”的观点,一味认为“早出去比晚出去好”,结果不顾年龄大小盲目跟风。据了解,近年来,小学生出国、国内旅行报名的学生呈现低龄化的趋势,9至12岁的孩子比例越来越多。学生低龄修学游有其弊端,不少旅行社由于在硬件、软件设施不大完备的情况下组织,结果因学生低龄造成的安全、教育心理等旅行负面问题接踵而至。

  3、奢侈化。修学游乃高端旅游本身是一种高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体验需求的增长,近些年出境修学游渐成时尚,由此带来的家庭消费着实支出不少。如某公司推出针对5-14岁孩子的高尔夫修学游,以学习高尔夫的规矩、礼仪为主,数天时间,大小班费用均在2000元以上。据说,这一活动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贵族气质。短短几天训练,花费上千元,却是从小让孩子沾染上所谓的贵族气质。这类修学游,显然是为促销个人奢侈、尽显少爷派头而打造的卖点。

  三、多管齐下,游学相长

  目前,修学游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具潜力的旅游黄金市场之一。但与国外相比,与良好的市场前景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修学游市场仍然处在由公益型向市场型转换的初级阶段。

  1、突出教育。修学游不是简单的“学习+旅游”,而是把一个主题在旅游过程中由始至终地体现出来,通过多种多样的游玩、娱乐的形式达到提高学生在科学知识、智力能力、情感与意志、个性心理等方面能力的目的。因此,旅行社开发修学游产品时应始终围绕着素质教育和文化知识学习的主线来展开。一要注重知识性。以某一主题为目标,或考察风俗文化,或探究一门学科,或学习一种语言,或参观高等院校。二要增强实践性。修学游,重在启发心智、洗涤心灵,强调学生们的参与程度和治学因素,只有他们充分融入其中,才会感到“不虚此行”。

  2、品牌经营。在市场经济时代,品牌是任何产品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修学游作为特殊形式的旅游业态,必须有品牌支撑才能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目前我国修学游产品的种类虽然多姿多彩,但真正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修学游却屈指可数。修学游如果拥有了知名的市场品牌,那么带给它的将是无穷的发展空间。

  3、校企联合。目前我国专职从事修学游运营管理的人才较少。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旅行社与教育部门根据各自在旅游资源和教学能力上的优势,协同合作构筑高水准的专业修学游从业队伍。旅行社着力负责旅游事项的管理,包括线路设计、市场培育,食宿以及行程安排等;教育机构则负责修学游活动的教学、活动项目以及营地的日常管理工作。两者各司其职、分工协作,让学生在游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游玩,共同提高修学游的整体运行质量。

  4、产品大众。目前,我国修学游产品大多价位走高,国内修学游普遍在千元以上,而出境修学游更是直指万元“天价”,这让众多工薪阶层的家长们望“游”兴叹;而少数中低档次产品又大多存在质量、安全保障等问题。这就形成了一边是市场需求旺盛,而另一边却是旅游商家找不到买主的矛盾局面。拥有了市场主体才容易把握市场主动,对此,旅行社应将视角从高端修学游转到适合大众的中低档次上来。

  5、深化国内市场。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区的文化差异比较大,为国内修学游创造了丰富题材。有关专家估算,我国学生总人数达到2.16亿人,学生平均出游天数约为5.5天,出游人均每天花费约77.5元,按10%的学生出游计算,即逾2000万人,一年旅游花费总计可达92亿元。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一旦进入国内修学游市场,其规模将是何等的壮观与宏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5059.html

更多阅读

习俗| 正月初五:如何正确地接财神?

正月初五,初五这天是财神爷生日,华夏大地有迎财神习俗。财神爷是国人最为崇拜的神祇之一,初五如何正确迎财神呢,这是有讲究的,中国易经风水今天要仔细跟朋友们说说迎财神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五,又称为“牛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

大案直播间 第十四期:如何处理赠与合同纠纷?

徐昕按: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我的搜狐自媒体与《大案》搜狐法律援助专业账号联合推出的【大案直播间】栏目正式上线了。每周三下午15—16点,200多位志愿者,将在搜狐新闻客户端直播栏目,为民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咨询者,请加微信:mycase/大

美股开户攻略:如何选择美股券商?

美股开户攻略:如何选择美股券商?投资美股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选择一家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可靠券商美国的券商,那么选择美股券商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呢?一. 券商的规模实力美国的证券经纪不是国有垄断行业,大大小小的股票经纪公司数不胜数。

好研网:如何让孩子有教养?养不易,教更难!

如何让孩子有教养?养不易,教更难!文/赵化鲁媒体此前报道,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者,经批准后允许生育二胎。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微调,有利于人口的平衡发展。计划生育政策,极大地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随之而来的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

声明:《修学旅游:如何“游”“学”相长?》为网友莫失莫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