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与当下社会 网络时代的商业社会



    姜奇平

  服务精神是网络时代商业社会的本质,只有保障网民的权利,保护他们的话语权,我们社会的主角们才能在新时代把握机会,创造真正的繁荣。

  什么是“网络时代的商业”?窄义地说,IT的商业化与商业的IT化,都属于网络时代的商业(这里的IT包括了网络,商业是指商务而不光是流通)。广义地说,网络时代的商业还要包括进它的环境(商业社会)和它的服务对象(网民)。

  今天网络时代的商业,正在发生与十年前不同的变化。变化之一,舞台变大了。网络时代的商业,其生存的空间和发挥的作用正在变化,向着商业与社会互动的方面发展。忽视这种变化,就可能失去话语权。变化之二,观众变多了。网民越来越成为网络时代商业的基础(如果不直接称为“基础设施”或基础环境的话)。网民—而不光是网上顾客—与商业的互动,决定着商业的未来。这两种变化都指向同一个主题词—社会。我们需要面对网络时代的商业社会,在商业社会语境下谈论商业。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在今天,离开商业社会,就没有网络时代的商业可言。大买卖取决于大背景。过去的成功不等于现在的成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网络时代的商业,我们需要与之共同成长。

  商业社会是什么意思?商业社会是相对于官家社会、精英社会而言的。在今日中国,官家社会与精英社会,都不应成为商业的可持续的主背景。所谓官家社会,就是官本位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反对官本位,就是反对全能主义。以人为本要求政府将管不好、管不了、不该管的事,交给社会去管。其本意,当然不是交还给官家去垄断。那么,政府管不好、管不了、不该管的事,会交给精英社会吗?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不可能。因为中国的精英同企业家比较起来,一方面缺乏理性和建设性,具有左右两个方向走极端的危险;一方面具有自我中心倾向,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商业社会的角色突显出来。商业为人民服务,决定了企业家的服务本质;商业自身利益,决定了企业家的理性和建设性。香港发展表明,商业社会在政府、社会和民众关系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稳定作用。如果商业社会不能在政府转型中发挥填补空白的作用,最坏的情况下,国有、权贵垄断与民营式微的两极分化就有可能出现。

  为什么是“网络时代的商业社会”呢?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社会。是一般商业社会的增量部分,这种增量在商业上包括三大版块,一是新产业,信息产业、网络文化创意产业,日益成为增长、出口和就业的主力军,推动产业升级;二是新方式,各行各业信息化,转变了发展方式;三是新需求,2亿网民拓展了新市场和新社区。这种增量上的商业社会,与传统民营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可以在新的增量空间,通过增量改革建立起来。回顾“激荡的三十年”,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存量空间分蛋糕,总是不如在增量空间把蛋糕做大,双赢的机会更多。直观的比较更能说明问题:一部《激荡的三十年》之所以变成了一部“政治”经济学史,盖因民营企业家在存量空间中,摆脱不了权力的左右。相反,互联网“激荡的十年”,却是民营企业家阳光致富的传奇。原因很简单,因为互联网是新的,网络时代的商业也是新的。

  然而,网络时代的商业正走在十字路口上。制约网络时代商业发展的深层因素,也在不断暴露出来,新的机遇不断带来新的挑战。

  第一,商业社会繁荣的基础是权利的保障。然而,民营互联网企业家的权利和网民的权利,虽然得到很大发展,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在新的逐利空间,建立“国有”门槛的冲动还不定期地涌动;对某些资本的“逐客令”还可能放大产业发展和出口的波动;对网络消费的某些不利舆论还在沿惯性发展……。因此,为新兴商业阶层主张权利,是催生网络时代商业社会,扩大网络时代商业规模的必需功课。IT商业媒体负有使命,为知本家这一个新兴阶层的诞生鼓与呼,为网络时代商业社会的形成贡献力量。

  第二,网络商业的繁荣,有赖于新机会的把握,新模式的消化和新观念的普及。首先,IT产业新增点的发现与把握,是网络时代商业繁荣的产业基础,是新兴商业社会成长的生产力基础。印度把握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机遇,就改变了印度商业社会的面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机会还有很多,无论是宽带移动通信、文化创意产业,还是现代信息服务业,大的机会始终存在。即使在竞争激烈的电子信息产业,只要深入几十个行业细分市场,抓住产业演进的前进机会,民营企业生存空间的拓展,比起传统商业社会的机会也是只多不少的。问题在于,对于新机会,要从靠经验把握,升级到靠专业的服务、甚至服务的专业;而且要求真务实。其次,IT应用,是网络时代商业繁荣的催化剂,是新兴商业社会成长的生产方式基础。创新商业模式,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推进信息化,是IT应用的要点。值得一提的是,务实引进吸收消化新商业模式,对网络企业把握先机意义重大。再者,网民需求创造和满足,是网络时代商业繁荣的市场基础,是新兴商业社会成长的根本动力。特别是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创造与满足、网民日常生活权利的实现,是网络时代商业社会形成的关键。在这方面,一个重要切入点是普及新观念。要站在共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上,认识网民主体价值,尊重网民自然权利,维护网民正当权益。推进网民参与,拓宽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网上渠道;倡导网民自律,推动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建设性地促进政府与网民之间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产业、商业、文化等不同层次建立广泛共识,以加速推进网络商业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最终提高国民幸福水平。

 网络时代与当下社会 网络时代的商业社会
  网络时代的商业,需要新商业精神。商业精神的本质就是服务,商业社会的根基也是服务。新商业精神,就是体现网络精神的服务。在服务中,人民最大。不要说男一号(政府)、男二号(精英)、男三号(企业),哪个号都不要自我中心,否则老百姓往哪儿摆?中心只能是老百姓,他们“去中心”地分布在网络所有节点上。谁响应这些网络节点,谁就会变得更重要。如果说服务是商业,服务网络就是商业社会。只有主题聚焦,一切才能顺理成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5096.html

更多阅读

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创新 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时刻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黄群慧: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时刻创新  刚刚结束的“双11”电商促销大战中,“天猫”以350亿元的天文数字为中国商业,也为本次论坛提供了一个无可避免的话题: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变革。面对

移动网络营业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

     2012年是O2O元年,无论是成熟的传统企业、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以电信、银行、娱乐等为代表的与民生相关的企业,都在探索和践行O2O模式,因为O2O中孕育着极富创新性的商业模式。《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是国内首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创新 大数据时代商业信息传播与管理的创新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信息传播面临着全新的媒介融合环境,受众接触媒体习惯正在变化,信息交流方式也在改变;这一系列新现象的本质是: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类社会活动信息(包括部分思考、话语、行为

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变革

     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催生商业模式变革  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颠覆性的改变工业革命所形成的经济形态和增长模式。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与共享性等特征使得人们能够通过互联

声明:《网络时代与当下社会 网络时代的商业社会》为网友画上佳人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