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全球股市下跌,楼市也因为各种原因进入了衰退周期,但是涨幅惊人的商品泡沫还是让部分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商品交易所,它们是这轮商品牛市最大的受益者。 目前谈到商品交易所,伦敦、芝加哥和纽约还是首屈一指的重镇,而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亚太,目前还毫无建树。

面对着巨大的经济刺激,有着“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坐不住了,它希望在2009年年初开设一家商品交易所,这则消息立即引起了国际投资者的注意。 许多欧美企业和投资机构都希望能够到香港进行商品交易,以便更快地了解内地的商品需求。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国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亮点,他们对于商品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欧美经济可能进入衰退的时候。”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也表示,香港面临发展商品期货市场的巨大机遇。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设立香港商品交易所是由新加坡企业泰山石化集团发起的,并得到了香港政府的支持。 “我们认为现在是筹建交易所的最佳时机,因为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一直增长惊人,无论是石油、铁矿石还是其他软商品。”香港商品交易所董事长张震远暗示了他对于内地市场的定位,“合约将以内地为中心,交割将在内地进行。” 在谈到中国内地市场时,张震远提到中国已经有几家商品交易所,但由于交易受限,国际投资者无法参与交易,内地商品买家难以在海外对冲风险。 让发起人感到兴奋的是,当香港商品交易所还在筹集之中的时候,就有多家国际巨头有意成为交易所的会员或股东,其中既包括美林和摩根士丹利这样赫赫有名的名字,也包括来自中国内地的大型机构中信集团和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为了能够尽快做大做强,香港商品交易所已聘请了麦克马汉(ThomasMcMahon)担任总裁。 交易所方面表示,选择麦克马汉看中的就是他之前主持纽约商品交易所亚洲业务时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据交易所方面透露,他们推出的首个产品将是以美元计价的燃油合约,在中国南方地区进行实货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