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 陈奇 独立董事制度建立,至今已五年多了。应该说,独立董事制度的推出,是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保证上市公司规范的需要。五年来,独立董事制度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笔者认为,这还远远不够。据上交所的“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职情况分析”透露,在沪市862家上市公司中,只有26家上市公司的40位独立董事对相关事项提出了异议。分别占上市公司总数和独立董事总人数的3.01%和1.5%。 现在的独立董事,大多数是由各个行业的专家和资深人士构成。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些专家无疑是行业内的权威,但专家独立董事也带来了另外一些问题。首先是他们本身都有自己的职业,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都是兼职,而且往往是一人兼好几家公司;其次,独立董事需要全面的专业知识,专家独立董事对企业管理以及公司运作可能并不是很在行;第三,目前的独立董事仍然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聘请,大股东给津贴,难于做到真正的制约和钳制。
![万科独董华生 独董能否职业化](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485258718433.jpeg)
而且,部分独立董事缺乏企业管理经验以及知情权难以保证。其中知情权难以保证除了上市公司不提供外,更重要的是独立董事无法提供足够时间和精力来履行职责。由此可见,独立董事的现有人员构成和选聘制度应该说是阻碍独立董事充分发挥职能的根本。 笔者以为,要彻底解决这一弊端,其方法应该是独立董事职业化。具体地说,建立一个独立董事协会,对所有的独立董事进行培训、考核以及资格证书注册。上市公司聘请独立董事,由股东大会从注册独立董事中竞聘人员中选择。独立董事津贴由协会统一发放。上市公司向独立协会缴纳会费,并保证独立董事在公司的审核权的履行。每个独立董事每年的股东大会上向股东报告履职情况,有股东对其工作进行考评,并作出是否续聘。 独立董事职业化,首先能够保证独立董事能够具备从事职业的专职知识和技能;其次,能够保证独立董事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和各项工作是否落实,从而能够真正代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和监督;再次,独立董事职业化,可以使得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得到保证;第四,独立董事职业化,还能够加强独立董事自律行为。这样,使得独立董事能够更公正的代表公众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