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2007年,深创投“面向全国”的初衷才真正落地。大公司战略的重启将给它带来怎样新的挑战?
文|本刊记者 潘虹秀
8年的寂寞。深创投终于迎来一个发展的小高潮。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深创投退出了十余个项目,其中橡果国际、怡亚通(爱股,行情,资讯)、西部材料(爱股,行情,资讯)、同洲电子(爱股,行情,资讯)、远望谷(爱股,行情,资讯)等项目都给深创投带来几十倍的账面回报。这些成绩让这个老牌本土VC一下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2008年5月举办的第四届亚太投资峰会上,主办方给深创投颁奖时,称其为“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上最耀眼的VC”。在去年年底,深创投凭此业绩摘取了清科集团2007年度创投机构TOP排名第三的佳绩。而2006年,它在中国创投机构50强中仅仅排在第29位。同时它也是进入清科创投机构TOP10排行榜的惟一一家官办VC。 VC界的黑马几乎年年都会有。但有政府投资背景的黑马十分罕见。一般来讲,官办VC大多是区域性基金或是基金中的基金,更多的则是兼而有之。比如,与深创投前后脚成立的上海创投,就是投资本区域基金的基金。新组建的苏州创投集团则是苏州工业园区的直属国有企业,其前身也主要投资园区内的基金。老牌的中关村(爱股,行情,资讯)创投则聚焦在中关村中的企业和基金。这些官办VC基本上不直接投资项目,还有,更多是在行使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 深创投则主要是管理型的基金,投资的项目更是遍布全国,不拘泥于深圳一地。深创投为何与众不同? 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 深创投全名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犹如其名,创新二字一直伴随着深创投。 李万寿,现任深创投的总裁,也是深创投最老的员工之一。在加盟深创投之前,李曾担任深圳市计划局局长助理。1999年年初,深创投集团的前身深圳创新投资公司刚筹备时,他正是筹备小组的副组长。李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称,深创投的创新基因在筹办中就已经埋下了。 李万寿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深圳市市长李子彬给深创投筹建小组的指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按经济规律办事、向国际惯例靠拢”。这种不落后于国际的情怀也是那一阶段很多特区金融官员的梦想。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王岐山曾说:“我国众多新兴行业中,与世界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几乎同时起步的只有创业投资行业。” 现任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是另一个对深创投至关重要的人物。当时,他是深圳市副市长,负责深创投的筹建。之前他曾担任深圳市证券交易所总经理,目睹过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政府办的创投公司未能发挥很大作用的情形。 李子彬现在是中小企业协会会长。他曾评价庄心一:“在怎么不落俗套,不走老路上花了很多心思”。庄请来了很多外籍专家做顾问,也请来了外资VC在本土的管理人。李万寿称之为洗脑。“这个洗脑不仅洗的是筹备人的脑子,还有政府的脑筋,投资人的脑筋。” 洗脑之后就是筹备组的热烈讨论。这也是深创投将本土实际情况跟国际惯例结合起来的创新过程。现在很热门的有限合伙制,深创投在筹备时也研讨过。考虑到公司制在当时的法律体系下容易实现,深创投最终采取了有限责任的公司制。确定后,庄问道,怎么能突破,把国际惯例用进来?IDG的熊晓鸽也是当时的外脑之一。他说道:“按国际惯例,管理团队的激励是拿利润20%的分成。”庄就问管理团队成员:“可不可以少点,给你们15%。”这让管理团队大吃一惊,说道:“15%跟传统体制反差还是很大。”最后,管理层主动把数字缩到8%,并一直保持到今天。也是通过洗脑,深创投决定不做当时很多创投机构所做的产业投资,而是做财务投资性质的风险投资。 最具突破性的是,深创投确定了“立足深圳、面向全国”这八字投资方针。这种不囿于本行政区域投资的官办VC,即使在8年后的今天,也是很少有的。今天,深创投枝繁叶茂的收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一个开放的方针。 从“四面开花”到“精耕细作” 不过,深创投有点生不逢时。 同当时雨后春笋般冒出的众多创投机构一样,深创投成立之初把希望寄托在了深圳创业板的按期推出上。不过后来,创业板迟迟未推出。本来活跃的深交所和上交所也进入冬眠,A股市场的IPO窗口几乎完全关闭。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2005年。这几乎堵死了VC的生路。国内IPO本是本土VC们所倚重的退出主渠道。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有很多VC倒闭。 深创投虽有官方背景,却依然面临严峻的短期财务压力。深创投的股东除了深圳市国资委以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比如大众公用(爱股,行情,资讯)、深圳市机场集团、深圳市盐田港(爱股,行情,资讯)集团、粤电力等股东。这些上市公司为了报表的好看,希望投资每年都能获利。 深创投的第一任总裁是阚治东。阚当时在证券界已经小有名气,加盟深创投时是第一次做创投。他不想辜负这些股东,想了个“闲置资金不闲置”的办法。他将部分资金投向了他熟悉的证券市场上。2000年,深创投全年收入1.2亿元,利润达9158万元。 善于学习的阚极富事业心。他曾数次率队前往美国硅谷、以色列、中国台湾考察拜访优秀的VC。他觉得海外大的VC大多有着强大的金融集团背景或者实业背景,凭单一的VC业务难以做大。在证券市场小有收获后,阚试图打造一个金融帝国,同时发展创投以外的金融业务。不过这也极大地分散了深创投的精力,因此让深创投被业界广为质疑。 多年后,李万寿也认为,这是深创投走的一段弯路。 阚在深创投的总裁职位做到2002年,之后重返证券界。在阚治东时代,他给深创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阚曾用他的语言解读了李子彬和庄心一所指示的精神:“既然李子彬市长说是商业化运作,就应该是哪里有钱挣,就往哪里投”,“市场不讲地域、不讲行业、不讲国界”。在这种解读之下,阚治东同国际上的基金展开了合作,同时也在全国各地布点。为了能管理更大规模的基金,阚一方面扩充注册资金,到2000年,深创投注册资本达到16亿人民币。同时阚也面向全国,从大型上市公司中吸收资金,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基金。 此外,阚治东也为深创投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和创新氛围。2000年的深圳高交会上,阚治东发起成立了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给同行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2001年,深创投创办了内刊《创新》杂志,这个刊物成为当时深创投管理团队学习交流的平台。每次出国考察后,阚都会及时写自己的学习心得,发表在《创新》内刊上。除了深创投的成员,其他创投机构的VC也会在《创新》上发表自己对创投的摸索心得。 在创投业务上,阚也有其观察。2001年年初,他指出:“创业板在刮风。有的机构乱投乱抢项目。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宁不投,不乱投。” 在李万寿看来,阚治东是深创投历史上的关键人物,他主要奠定了深创投的战略和创新基因。 2004年8月,靳海涛的上任则将深创投推向了更为专业务实的时代。靳是深创投历史上第一任全职董事长,之前深创投的两任董事长都由深圳市政府官员兼任。靳拥有产业方面的深厚背景,同时也了解资本运作。 靳加盟时,深创投的战略已基本成型。上任后,靳除了坚持既有战略外,做了些扬弃。他扭转了深创投“四面开花”、什么都想做的大财团思路,重新聚焦在创投业务上。《创新》内刊也由思想的交锋阵地变成了更加注重工具、技巧、实务。在深创投的具体投资上,靳海涛也突破了深创投原有的框框,将投资范围从科技型企业拓展到服务型等更广泛的行业。靳也更加注项目的退出。他认为:“创投的核心是卖,研究卖比买更重要,未规划好如何卖,就不要买。”在人才方面,他也更加注重引进有企业高管经历的产业背景的人才。在投资项目决策上,吸引了内外部专家参与。在国际合作上,深创投也突破了吸收资金的基金合作模式,探讨项目投资上的合作。在跟红杉中国合作时,双方互相推荐项目或共同投资。在深创投去年退出的项目中,怡亚通、橡果国际、易居中国等都是与国际VC共同投资的。李万寿认为,靳让深创投“从外在到内在,公司向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方面转变”。 集团化的挑战 与IPO退出全面开花一样值得称道的是,深创投与各地政府合作成立的政府引导基金也在去年一年,呈现爆发式增长,一共成立了7个。 深创投成立第二年,就曾在上海、哈尔滨、武汉、西安、成都布点。证券业出身的阚治东对布网点的热情正契合了深创投“面向全国”的理想。 此后,阚治东曾号召同仁:“有的地方不懂创投,北京、上海、深圳要去帮一把。与当地政府共同设立创投管理公司。”这些布点肩负两重使命,一是吸引周边政府和公司的资金,成立地方基金。二是借助当地资源,用这些基金去投资周边区域的项目。比如上海辐射华东片区,哈尔滨辐射东北地区等。这种沿袭大公司的组织模式在当时没有任何国内外先例可循。只是早几年,深创投这条道路一直没走通。最终的结果还是由设在深圳总部的公司来投资全国各地的项目。那些设在地方的网点也大多亏损。不过深创投一直没撤点,他们认为:“深创投应该作为全国的企业,而不是深圳的企业,这是公司的基本战略。” 这种固守也带来了回报。2005年下半年开始,退出瓶颈的解决,再加上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得政府引导基金在理论上成为可能。这年年底,武汉科技局抛出绣球,与深创投探讨怎么把政府资金更好地商业化运作。“他们在寻找科技成果产业化体制的变革,我们在寻求真正覆盖到当地的合作模式。双方寻找需求的结合点。” 这种需求结合点直到2007年才在苏州首先得到落实。李万寿说道:“苏州政府非常欣赏这种模式。”2007年年初,由苏州市政府、苏州国发集团、深创投等共同出资成立了苏州国发创新资本投资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公司)。在这种合作中,深创投也改变了以往的惯例,允许当地合作伙伴派人加入到合作的基金管理公司中。 一年多以来,苏州国发公司成为深创投与地方政府合作政府引导基金的样板。深创投有不少地方公司都来苏州取经和交流。陈文正是深创投派驻苏州公司的总经理。他通常会这样向同事解读苏州市政府的想法:“苏州GDP中,很大比重来自招商引资。这些外商大多是成本导向,向生产要素成本低的地方流。当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时,这些外商很容易跑掉。当地政府想成立基金是想支持对当地GDP贡献大,地税贡献大,同时又承担着社会责任的地方企业。”地方政府还有个算盘是,资金放大,起到引导作用。比如政府出5000万,深创投出5000万,地方企业再投入5000万,政府的资本就得到了3倍的放大。在这种需求中,深创投积淀的专业创投经验,在业界的地位以及官方色彩的背景使得它更受各地政府引导基金的欢迎。 陈文正加入深创投已有6年。他对这种新模式的好处也深有体会:“我们扎根后,背靠当地资源,一年就看了100多家企业。正是所谓的资(金)和,人(脉)和。”这一年多时间里,陈文正已投资了8个项目。其中有些项目,就是陈文正借用了当地合作伙伴的人脉关系,然后凭专业的技能拿下的。在这种合作中,深创投也将投资和服务半径缩短,更好地理解着当地企业的需求,跟企业的接触时间也更多。陈文正说道:“很多企业对资本的理解还停留在过去。对上市有畏难情绪,或者认为上市就是到海外去,不了解国内资本市场。我们可以给企业做培训,起到桥梁作用。也可以从中发现更早期的项目。” 对深创投来说,全面布点或许正是新挑战的开始。李万寿说道:“现在所有投资决策都在深圳总部。在当前区域性公司的投资规模不是太大的情况下,总部可以承受决策压力。但随着区域性公司量的增多,比如20个、30个,对总部集中决策会是个挑战。” 在硅谷,很多VC的投资半径也就是开车2小时范围内,做到足够的本地化。如果深创投这个模式走成功了,那或许是创投公司集团化的一个样板。 深创投与当地政府共同发起成立的政府引导基金 苏州基金 2007年1月18日 苏州国发创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和苏州国发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立仪式暨苏州创业投资论坛举行,标志着深创投集团首个公司制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功创立。 淄博基金 2007年2月27日 淄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淄博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约。 湘潭基金 2007年6月28日 深创投集团第三只政府引导基金落户湖南省湘潭市。 重庆基金 2007年7月24日 重庆政府引导基金(重庆西永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投入运营。 郑州基金 2007年7月27日 深创投集团又一只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在河南省郑州市宣告成立。 南通基金 2007年9月15日 南通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管理公司成立仪式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 萍乡基金 2007年11月14日 萍乡创新资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萍乡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在江西省萍乡市成立。 资料来源:深创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