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次级债 中国的次级风险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良好,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 本刊记者 梁志坚/文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受金融危机的直接损失并不十分严重,中国未来的风险更多地与二级影响有关。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良好,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直接损失有限

  短短一年时间,美国经济从次贷危机演化成金融危机。“危机还在进展过程中,问题的严重性还没有充分暴露。对中国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也还不好客观评估。”安邦董事长陈功的观点与大多数专家一致。

  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总额达1.81万亿美元,美国债券在其中占据半壁江山,达9220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5187亿美元,占美国国债总额的19.4%,为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美国“两房”等机构长期债券3763亿美元,占28.9%。尽管中国金融市场没有完全开放,但全球金融市场恶化,中国的金融资产同样面临巨大的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杀伤力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资产缩水。”梅新育指出,中国投资者在美国持有大量证券资产,除了官方外汇储备多数投资于国债和准国债之外,中国金融机构、企业、居民个人持有的多数是机构和公司债券、股票等,金融危机会损害中国海外资产的价值。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中国可能受到的损失有限,还在金融机构能够管理的范围之内。美国国债下跌幅度不大;“两房”被美国政府收归国有。

  房利美、房地美“技术性破产”,其资产合计高达5.3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38%,一旦破产倒闭,美国净金融负债将超过GDP,会危及美国金融体系和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因此,美国政府必须救助“两房”,中国持有的“两房”债券到期兑付本息是有保证的。尽管如此,这条途径的潜在冲击仍然不可忽视。

  专家还认为,即使购买了一些已经宣布倒闭的美国金融机构的债务,损失也是可控的,因为多数债券是要优先偿还的。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金融危机最多会让中国银行业今年的一部分利润因此损失,但不会伤及资本金。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存贷款利差,今年主要商业银行的利差水平都很高,达4个百分点左右,而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利差只有1.5~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银行净利润增长率超过60%。并且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每年以17%的速度递增,给银行带来了充足的流动性。

  由于外汇储备总额较大,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是此次危机中中国最大的损失。随着美国救市计划的扩大,美元汇率极可能在转强之后再度走弱。而美元贬值,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就不得不面临持续缩水的可能。

  梅新育认为:账面浮亏和真实亏损是两回事,现在面对的是流动性危机,只要不急于变现,就慢慢等待复苏。中国的资本金充足,来核销这些坏账应该没有问题。

  不需要夸大危机的影响,是专家们近来的共识。直接冲击虽然有限,不会对宏观经济构成重大的威胁,但是间接冲击则不容忽视。

  次级风险严峻

  “中国已经受到了影响。但是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未来的风险更多地与二级影响有关——即危机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影响,而不是次贷危机本身。”美国《时代周刊》的观点与中国专家一致。

  全球经济进入周期性的下行区间,随着金融海啸继续蔓延,受冲击最大、最持久的经济体将是那些外贸依存度高、出口制造加工业规模大,并大量进口大宗产品和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中国恰恰是具有典型性的例子。

专家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中国经济衰退,将主要通过贸易而不是金融资本流动和信贷周期的渠道来传递。

  无须讳言,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目前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

  对外出口已先行陷入困境。出口是中国近年来经济扩张的基石,每年增长幅度保持在20%以上,2007年出口占GDP的37%,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1.5%,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目前中国出口仍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今年前8个月增幅为22%,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中国企业在其他新兴国家不断找到新市场,不过,有经济学家认为,这也仅仅是推迟了出口下滑的局面。

  美国和欧洲占到中国总出口大约40%,欧美经济低迷,对于正苦于出口增长减速的中国雪上加霜。目前中国已有大量出口型的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大中型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也大幅下滑,纺织、房产、钢铁等行业提早步入寒冬。

  在出口增长受阻的同时,进口呈现迅速增长态势。前7个月,中国出口价格同比增长9.6%,而进口价格同比增长19.3%,意味着中国单位出口价值与进口价值的交换收益减少。

  投资效益也在不断降低,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为19.4%,较去年同期的37%大幅回落。

  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方式的投资拉动下,中国安然度过了亚洲金融危机,此后10年间继续保持高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面对着本次危机,扩大投资已经不再是解决危机的“王牌”。过去10年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留下了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后遗症。今后一个阶段,国内经济面临的可能是由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伴随着国内的产业转型和升级,一段时期的经济阵痛将不可避免。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热潮的主要因素之一。房地产投资是总投资中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部分,2007年对GDP的贡献在8%左右,这还没有考虑其与上游重工业之间的联系。去年以来,由于销售持续下滑、房价持续回调,再加上银行对开发商贷款严格控制,预计未来数月房地产投资及开发建设活动将显著放缓。房地产市场的趋冷,对其产业链中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几十个产业将形成重大冲击。

  中国经济增长唯有靠内需推动,但目前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5%左右,靠拉动内需来弥补出口衰退和投资减速造成的GDP缺口,短期看可能性不大。股市的暴跌,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速回落以及消费信心的下降,都将导致消费进一步走弱。中国社会保障相对匮乏,让百姓拿出防病、教育、养老的钱消费的可能性极小。而且,不计后果借贷消费,只会重蹈西方的覆辙,中国政府也不会鼓励这么做。

  目前热钱还没有从中国大量撤离,但这个危险已在加剧,专家警告,外资退出将对中国的资本市场、人民币汇率等生成明显压力。

  日前,亚洲开发银行(ADB)将中国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展望从9.8%下调至9.5%。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师庄健说:“从整体来看,明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是必然的事情。”

  基本面依然良好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仍然保持较高速度,通胀率有所回落,投资过热基本得到遏制,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经济运行总体效益较好,在世界陷入流动性紧缺情况下,外汇储备依然居高不下,资金充裕。政府有能力组织协调各种资源力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

  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2008年秋季报告》认为,总的来看,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中国经济保持了增长速度较快、价格涨幅趋缓、结构有所改善的较好态势。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2008~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属于经济增长调整性波动,出现所谓下行拐点的证据尚不充分。

  报告认为,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不少矛盾和挑战,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增多,但是也具备不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

  受美国经济危机影响,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但即便是对中国经济最不乐观的预计也认为2009年中国GDP同比增幅不低于8%,依然是全球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事实上,即便没有此次危机,中国也需要把经济增长速度调到正常的水平上,因为当前过快的发展速度是不可持续的。

  中国拥有巨额财政盈余,政府在调控经济发展时拥有更大政策空间。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达到4.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4%。据估计,目前中国财政储蓄、企业储蓄和国民储蓄加在一起超过45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5.73%。巨额资金为应对危机提供了坚实基础。

  尽管中国已采纳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中的许多内容,但仍未放开资本账户,对所有对内和对外投资进行严格监管。

  去年下半年,中央政府果断实施“房贷新政”,有效地限制了房地产投机,遏制了房价上升势头,排除了房地产信贷对金融安全的产生大冲击的可能。政府的目的是限制投机和避免泡沫。而中国的住宅市场不存在严重的供给过剩,中高收入居民房屋需求仍十分巨大。

  还有一种比较乐观的说法是,发达国家消费者用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商品,替代更高端的商品,中国的出口将保持继续增长。而政策放松的时间可能提前、力度也可能更大,中国出口的表现可能会强于预期。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为广阔的市场,蕴藏着巨大的需求。重大的实体经济还是由中央控制和配置,虚拟经济的步伐远远不及欧美国家,对中国伤筋动骨的实质性影响并不太多。金融风暴在给中国经济带来危险的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会。

  有专家提出,中国参与应对危机,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挖掘机会的过程。华尔街金融机构纷纷在全球范围大幅裁员,为中国金融机构提供了吸引人才、学习金融服务高端技术的良机。

  受发达国家需求萎缩的影响,国际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呈下降趋势。这对饱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之苦、面临巨大通胀压力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目前,中国经济“保增长”,城市化进程还在继续中,还需要更多的国际资源。此时原材料价格回落,无疑对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会有积极影响。

  经济转型良机

  为防止经济过热、控制通胀压力,中国央行曾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而目前,中国政府对通货膨胀压力的担忧已有所减轻,货币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

  多位专家称,央行有望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及利率,实行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增加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力度。

  但专家同时指出,货币政策的调整是“治标”之策,其目的在于稳住局势,让大多数中小企业都能生存下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内需不足、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必须通过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扫清体制上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

  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利润增长模式已经发育到了最高峰,继续依赖这种模式保持经济增长已经很难。而中国经济政策一直在抑制通胀与防止经济下滑之间犹豫,从而忽略了转型。当前,西方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外贸需求将大幅下降,通胀压力减少,防止经济下滑成了主要任务,这都增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动力。

  中国的产品市场化已走得非常彻底,但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几乎都受到政策的限制,存在成本的扭曲。导致出口强劲但消费不强,从而形成经济增长结构不理想。中国需要从产品经济向更高层次过渡,需要实现大面积的经济升级,这就必须在经济升级前实现政策升级。

  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和成功转型,内需的启动将成为关键因素。多年来,刺激消费政策一直难以真正奏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府占有收入的比重过高,政府收藏了GDP三分之一的财富。降低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程度,加强国民消费带来的内需动力,可能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

  专家认为,拉动消费的方法之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以增加广大普通国民的消费能力。

  适度从紧的货币,灵活的金融政策,宽容的财政政策,是当前政府调控的原则。从长期来看,财政政策至关重要。

  专家认为,国家的财政政策要考虑同时运用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近期可望出台的举措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扩大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等。

  税收措施之外,政府还可以增加资本性支出,特别是对基建项目的投入,从而直接提升国内需求,带动经济增长,也推动经济转型。

 中国人寿次级债 中国的次级风险
  多达八亿人口的中国农村消费市场一直需求乏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瓶颈之一。加大对农民的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结构性政策转变,能够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短期内,这一政策将增强农村家庭的消费信心。从更长的时间来看,这一政策将鼓励对农业的投资,并改善农业生产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577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的影子银行在哪里? 中国影子银行报告

-在香港会计师公会的演讲(9月21日)...... 前面,我讲了中国各级政府对小额贷款行业的过度而且愚蠢的监管。我认为,这些监管正在窒息这个行业的成长。下面,我回答大家的第一个问题,中国的影子银行究竟在哪里?我的回答是,中国最大的影子银行是

李嘉诚撤资中国的背后 李嘉诚的撤资连环计

     近日,李嘉诚连续在香港和内地抛售大量资产的举动引发外界的忧虑,因为素有“超人”之称的他,数十年商海遨游鲜有败绩。有人称“李嘉诚此举很可能是一个连环计,以退为进、隔岸观火、趁虚而入,再一举多得。”  从中国撤资,到欧洲

中国印度贸易逆差外媒 警惕中国的事实性贸易逆差

     近10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有几个,其中之一就是加入WTO。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贸易顺差快速增长,到2008年达到高峰,迄今积累了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在此背景下,国内外舆论日益形成一个“主流观点”,贸易顺

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 直面中国经济社会风险

     本刊执行总编朱敏对话竹立家教授: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沧海桑田,乾坤巨变。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发展的成就为世界所瞩目。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并冲击着中国人的生活,社会现实开始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也

声明:《中国人寿次级债 中国的次级风险》为网友仅似老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