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国内自由化的进程,
也就是说,放开内部的自由化改革是比对外部开放更为重要的 改革部分。在经济改革的初期,改革开放可以并重,但在改革 的后期,对内改革应该大于对外开放。因为只有当市场比较成 熟了,中国才有可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在热钱的流入过程 中,有“软着陆”的机制更好的去应对市场的变化。
文|聂庆平
泡沫经济是必经过程,关键是“软着陆”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所遇到的问题,其实是中国经济成长中必经的泡沫经济过程。比如说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必然体现在房价和股票价格的上涨,2007年的房地产价格每月达10%的涨幅,股市上从998点上涨到6000多点,然后是2008年房价开始出现“拐点”,股市大幅度的调整;资产价格的泡沫化会产生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不仅是CPI上涨,PPI也上涨,因为财富效应带动全社会的消费需求,物价上涨也就很自然地跟上了。资产价格的上涨不仅影响国内,也会影响国外,热钱的流入自然发生,宏观经济中还要担心国际资本流动和外汇冲击引发的汇率与贸易问题,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对,当然最后要归结到生产能力会不会过剩、会不会发生泡沫经济危机。这些问题都是新兴市场经济向成熟经济转型过程当中所应该遇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泡沫经济过程并不是中国所遇到的独有的过程,因为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都遇到过这些问题。 比如说美国经济,从19世纪末开始起步,在20世纪初开始经济崛起的过程中遇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1970年代也遇到过石油危机,同样有一些经济的调整。再比如说,拉丁美洲国家在60年代也出现过金融危机,在经济发展很好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债务问题,导致了经济衰退。同样,日本也是这样情形,日本是在1960年代达到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在19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随着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也发生了经济危机。新兴经济体东南亚也是一样的,1997-1998年发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因此,所有的新兴市场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发达到发达,在转型过程中都会发生金融危机。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我们现在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和这个必经过程相联系的。中国现在能做的不是要绕过这个过程,而是我们怎么能够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避开或者说是减少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情况的发生,既要经历泡沫经济过程,又要实现“软着陆”,并且寻求平稳地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目标,这是目前经济学家所要解决和探讨的问题。 物价最终是要上涨的,关键是提高收入水平 有 人 问 , 会 不 会 出 现 物 价 持 续 上涨的情况?我的回答是,物价一定会上涨。因为只要是从新兴市场经济向成熟经济过渡,从低收入国家向富裕国家迈进,物价是一定要上涨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物价最终是压不住的,什么原因?因为就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平来说,我们的 物 价 和 国 外 的 物 价 有 一 个 比 较 差 。 换句话说,就是同样的东西在美国比在中国卖的贵,虽然国内商品的质量差一点,但是价格上的差距却呈倍数,有些商品价格可能相差3-5倍,有的可能差1倍。想要从低收入过渡到富裕,并且要赶上与发达国家一样的生活水平,物价就一定是一个上涨的过程。同香港、东京、伦敦、纽约等各个中心城市相比,北京还是物价最低的地方(踢除在星级酒店的消费情形),可以花较少的钱得到更多的商品或服务。因此,物价一定会有一个上涨的过程。 在 对 待 物 价 上 涨 问 题 上 存 在 两 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我们熟悉的控制物价上涨的方法,让物价的提高缓慢上涨,这种选择使得经济比较平稳,价格也比较平稳。但是物价缓慢上涨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是隐含产能过剩、国际资本流入和虚假贸易繁荣。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看,由于实行钉住汇率,当大量 外资流入时,缓慢的物价上涨,使外资流入不能尽快地达到平衡点,热钱就有通过流入流出获得资产价格泡沫差价的机会,触发泡沫经济危机成为可能。目前我国经济就处在资产价格泡沫和物价缓慢上涨的两难阶段,会产生宏观经济不平衡性,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汇率机制如何保持稳定问题;利率市场能不能够调节好;信贷控制能不能调节好 , 人 民 币 升 值 能 否 找 到 恰 当 的 均 衡点;贸易能不能很好的平衡;投资是否是有节制的,或者说投资是否适度。这些问题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物价缓慢上涨过程宏观经济调节的难度,对泡沫经济的“软着陆”过程拉长了时间。如果这种转型的方法处理不好的话,就有可能带来经济的衰退,出现物价从低点开始不断的高涨,冲到一定的高点后就会回落下来。由于其他的经济结构或经济体的微观基础层面薄弱,比如说企业的竞争力并不是充分市场化的,在泡沫的阶段也许很容易赚到钱,但是一旦泡沫破灭后,就丧失竞争力了,没有竞争力后,企业只有破产一条路。同样,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层面来讲也是一样的,比如信贷的投放,如果在经济泡沫时拼命扩充信贷,一旦经济泡沫不是真实经济增长的过程,宏观经济就会逆转直下,陷入危机当中。所以,只有在经济泡沫中,所有方面都能稳步协调发展,才是 比较好的结果。另一种选择是适度放开物价,加速资产价格泡沫化,缩短泡沫形成过程。通过经济内部的自由化,比较迅速地结束资产价格泡沫化的转型周期。因为,在自由化的过程中,泡沫经济一旦触到最高点以后,就产生一种自然的反应,即平衡下来。因为毕竟存在投机的因素,人们都看到泡沫经济带来的物价上涨。因此,这也是一种对待泡沫 经 济 的 方 法 , 或 者 说 是 一 种 转 型 模式。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泡沫经济转型就是如此。 我 们 究 竟 是 采 用 哪 种 方 式 来 完 成资 产 价 格 泡 沫 化 的 过 程 , 的 确 值 得 研究。快有快的风险,但也有它的好处。慢固然平稳,但经济中积累的矛盾不好解决。比如大家都看到房价要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同机会获得贷款,不是都有相同的机会获得土地的开发权利。所以,无论是从开发商还是从个人角度来看,都会产生财富机会的不平衡问题,这也会带来一个社会问题。扩大内需是解决泡沫经济转型过程的一条重要措施,扩大内需的方法可以是减税,可以是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也可以是增加工资。在我看来,增加工资是应对泡沫经济过程比较好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能让老百姓直接受益的方式,减税则可能出现不平衡,对老百姓来说,由于其收入有限,因此享受的减税额度也极其有限,而对有钱人来说,所征收的税也无关痛痒,所产生的边际效应非常小。 因此,建立工资自然增加的机制应该是行之有效的。因为,只有不断增加老百姓的工资,提高他们的支付能力,才能应对通货膨胀,才能应对资产泡沫中房价、物价的不断上涨,也才能形成资产价 格 、 通 货 膨 胀 和 经 济 增 长 的 良 性 循环,在动态中完成低收入向富裕国家的转换。增加工资的好处还在于,工资的增加会直接增加企业的成本,这也就迫使企业极力适应市场的需要,通过增强判断能力,提高竞争力,而不是依靠政府政策的保护,依靠低工资来支撑企业的发展。这一正循环形成过程中,经济发展的速度可能会有所放慢,但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它最终的结果是增强企业抵抗危机的能力。而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的形成并不是依靠政府政策,而是依靠各个机体在转型过程中运行行为,运行机理的合理性。一旦企业的这种有效风险防范机制形成,在出现大的经济波动时,它就可以有效抵制汇率风险。 应对热钱的流入,关键是对内实行自由化改革 当前经济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国内经济自由化的进程,也就是说,放开内部的改革是比对外开放更为重要的改革。因为只有当这些市场比较成熟了,中国才有可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在热钱的流入过程中,更好的去应对泡沫经济的变化。因为泡沫经济的市场波幅风险,并不是由政府一致行动能够抵御的,而是一个分散的市场行为,要由不同的经济体和经济变量来应对变化,这样才会对经济整体的影响小一些。所以在自由化的过程中,企业制度、金融制度首先应该进行自由化的改革。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更需要继续做更多深化改革方面的工作。其实,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一种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基本经济制度去应对泡沫经济特点的转型需要,仍然需要培育市场化的经济肌体去应对当今国际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挑战,这是对付泡沫经济危机的最好方法。 聂庆平 现任中国证监会机构部正局级巡视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