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愿望 英文 《感应管理之路》摘录21回报信任的强烈愿望难于控制



系列专题:《感应管理之路》

21.信任的状态

 ——回报信任的强烈愿望难于控制

信任乃人之本性。较新的神经经济学领导领域的重要领导者、加利福尼亚克莱尔蒙特研究生院的保罗·扎克,对人类“信任”的品质的研究取得了突破。他说:“经济学家之所以无法解释实验室中出现的这种高度信任,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考虑到信任的神经病学因素。”他们通过从神经突触点到社会的各个层次,理解人类的社会交往。

这样的实验证实了生活教我们的东西:在经济交往中,人们常常选择合作、信任和慷慨。“当别人向我们表示信任时,我们想要回报对方的这种强烈愿望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是无法控制的。”“人类的信任似乎是由情绪感知而非意识决定做什么来驱动的。”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显示文明的“情感信任”出自相对原始的区域位置。扎克的研究认为,社会合作可能是古老的大脑区域产生的明显的贪婪。多样和互补的信任机制已经在大脑进化的不同阶段出现了。

信任作为人的本性,领导者、管理者要从三个层面去思考。首先要认知自我具有这一本性;第二, 要承认他人,进而联想到团队本身信任的客观存在和主观愿望;第三,可以探索信任的规律,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对物、对大自然应有的信任。可以有感觉地理解:我们的信任转导到他人、他物的信任本身,便会引起心理共振;尤其是信任到值得信任的对象时,引起的共鸣、感应的程度那自然是非常的剧烈。

领导者、管理者一旦信任了某人、某团队、某交易、某项目、某事物,就会依附他、依赖他、依靠他、把自己的某种“要件”交给他,愿意先付出利益,或愿意回报更多的利益。这便会传导出令对象感激的情愫,只要是人,必然意会得到;如果是物,信任者也会在心中与之形成“友好”的情感。被信任者的反应,信任者又能感受出来。这种相互间的传导、反应,引入管理,效果定会是事半功倍。

抽样调查100个单位(企业),收回的9255张表中,在“对领导者、管理者的第一项期望”这一栏中,有6893张填的是信任,占74.5% 。可见下属多么地期盼领导者、管理者信任他们。

作为领导者、管理者,我们是不是也希望上级信任我们,希望同事、下属相信我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我们的爱人、亲人、朋友、同事,交往中的熟悉、不熟悉的人都相信我们。从这个角度去想,期望被信任,也是人之本性。

上述分析的信任的状态,对领导者、管理者,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这适用于个体的规律,也适用于团体,乃至适用于国家。正如保罗·扎克的合作伙伴、世界银行的史蒂夫·奈克指出:“信任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健康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在信任度较低的时候,个人和组织在参与经济交易时会更警惕,因而往往抑制国家经济。”

 强烈愿望 英文 《感应管理之路》摘录21回报信任的强烈愿望难于控制

总部设在安阿博的密歇根大学的《世界价值观考察》对世界各国的人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一般来说,你认为陌生人都可以信任吗?”肯定回答的比率相差甚远,从挪威的65%到巴西的5%左右。……那些信任率低于3%的临界水平的国家(南非和美洲的很多国家都是这种情况),可能落入因摆脱不了怀疑心理而长期贫困的陷阱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596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强烈愿望 英文 《感应管理之路》摘录21回报信任的强烈愿望难于控制》为网友我素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